我的系解学习方法
2021-9-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昆明治疗儿童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57304.html
学组培好比游蒙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方),有着一路的欢声笑语与怡人风景;啃系解好比登泰山,路途艰险遥遥无期,唯有”凌绝顶“后方可感知”众山小“的快意畅然。
昨天,终于完成了系统解剖学的期末考试,浑身轻松。从不敢以“学得好”自居,只是想记录自己8个月以来的学习历程,为这门专业课画上句号。下面,一一会将整本书分为四个模块加以叙述:运动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内脏等零碎章节。
(注:以下所有“一一”均为yiyi,不是破折号)
part1学习新知运动系统教材:系统解剖学(人卫第9版)
视频:山西医科大学人体运动系统解剖学
霍琨老师视频课
辅助工具:3Dbody
在一一看来,运动系统是整门课程的基石,第一章“骨”更是重中之重。肌肉的起止、脏器的位置、血管的分布、神经的走行都与之息息相关,故而掌握每一块骨头的特点、位置与相关疾病至关重要。
文字的叙述呆板且抽象,生动形象的立体图像总是令人印象深刻。一一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照课本内容,用3DBody查看骨头隆嵴凹陷等特点。人卫慕课上“山西医科大学人体运动系统解剖学”这门课程也深得人心,老师会在讲述的同时让旁边的图片动起来,让大家从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全方位了解某一块骨骼,颇有拨云见日之妙。学习过程中,一一会将一些重点且难以记忆的知识点单独摘抄总结以便记忆,如“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都有哪些特征性结构?“”哪些结构在体表可以扪及?”“翼腭窝的毗邻与交通”等等
颅内面有哪些结构呢?下列哪些结构可以在体表扪及?哪些部位薄弱易骨折呢?第二章“关节”的学习,一一则采用了列表比较的方法,主要涉及关节名称、关节面、关节囊、关节的作用、关节囊特点和相关韧带,书本20页的内容顿时被压缩成了两张表格,且更加清晰明了,何乐而不为?
制作好表格后,一一会将其拆分成7个部分,每个部分大约包括5-6个关节。此时一一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家中书房清晨七点的朝阳,强烈而温暖。伴着融融阳光,一一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写自己制作的表格,一天背一点,七天就可以背完一遍;第二周再进行复盘,如此循环往复。一个月过后,这些知识点就会牢牢刻在脑子里,甚至形成肌肉记忆。关节、韧带关节韧带“肌肉”的学习与“关节”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课本上已有了现成总结好的表格,省去了自己制作的步骤。列表比较,可以将零乱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拆分任务,可以使繁多冗杂的知识日日清;巩固复盘,可以让琐碎易忘的知识常相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在回忆起来,这段学习经历已是云淡风轻,但是当时有多少个夜晚为了那些并不容易想象的骨骼形状绞尽脑汁,为了那些并不容易记忆的肌肉起止翻转难寐。还好,一一坚持下来了,可爱的你们呢?
脉管系统教材:系统解剖学(人卫第9版)
视频:人卫慕课厦门医学院高洪全老师
霍琨老师视频课
辅助工具:3Dbody
初学心脏,四个心腔之间的位置关系,瓣膜与心骨骼的结构以及心脏传导系统的分布总是令人抓耳挠腮。
别慌,别放弃,这很正常。连续工作几十年分秒不懈怠的心脏大人岂是我们分分钟可以参透了解的。
为了较为深入地掌握循环系统,一一选择了去人卫慕课上搜索相关视频。向大家强烈推荐厦门医学院高洪泉教授的视频,老师的讲述深入浅出,用最简单易懂的大白话和简洁明了的动画PPT为大家讲解知识点,让人看到最后甚至有一点上瘾。
其次,一一家中有一心脏模型,是初中最好的朋友赠与的生日礼物,于是天天对照着课本把玩,试图去理解“分隔左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的结构是二尖瓣前瓣”、“肺动脉干位于心包内,在主动脉前方向左后上方斜行“等等抽象的话语,枯燥的文字便活了起来。每次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文字都会习惯性地出神、摆弄模型,偶尔可以通过看模型理解那些晦涩的语言,一一都像淘到宝一般激动得直拍大腿,那种快乐真的很简单,很纯粹。
最后,请相信一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静下心去啃书吧,视频也好,模型也罢,都只是辅助资料。相信自己的理解力与接受度,我们一定可以掌握最基础的人体解剖学。
毕竟,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至于动脉、静脉与淋巴系统,难点则不是理解而是记忆。一一认为应该把握好动脉的分支与静脉的属支,将两者联合记忆会事半功倍。举个栗子:如果我们对腹主动脉的分支了如指掌,那么肝门静脉的学习将会变得易如反掌。“牢记动脉的分支与走行”是重中之重,这样静脉的学习不仅不会成为我们的负担,而且还会帮助我们巩固动脉的相关知识,一石二鸟。课本提供的树状图方便明了,我们可以将每根血管涉及到的知识点标注在旁边,几十页的书便又被压缩成了两页纸,每天默写一遍,知识点便可了然于胸。
可能是从小对心脏的偏爱,一一觉着心血管系统的内容很是亲切,无形中更多了几分学习的动力。
神经系统“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神经系统的复杂性相信所有医学生都听说过、领教过。许是倔强的性格使然,一一当时一心想着:能有多难!竟囫囵吞枣般一口气看完了中枢神经系统,骄傲地和阿肥炫耀道:“哪里有传说中那么难。”
第一遍看完后,知识点悄悄地走了,正如它悄悄地来;它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它告诉了我神经系统的难度,仅此而已。不畏难,不在心理上打败仗,是学习所有知识的金钥匙。
尽管课本的编排将周围神经系统置于中枢神经系统之前,但一一还是建议大家先学习中枢神经系统,着重理解并记忆脑神经核,为周围神经系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事实上,中枢和周围本就是一体,切不可将其割裂,尤其是学习到脑神经的时候,将脑神经核与脑神经联系起来共同记忆效果更为显著。
对于周围神经系统的学习,一一认为应该把握重点,提炼考点,针对记忆。举个栗子,课本用了一页有余的文字洋洋洒洒地介绍正中神经,但经过剥丝抽茧的分析,需要我们记忆的内容只有三点:
正中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
管理前臂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外的所有屈肌和旋前肌;
损伤时可导致“猿手”
不止一遍地建议大家压缩课本知识,先将其变薄理解主干知识,再使其变厚记忆细碎知识,这种方法在神经系统的学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学习的过程中,画图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与记忆神经传导通路。一一记着自己在学习“瞳孔对光反射”与“视觉传导通路”的时候,尝试着自己画图并判断不同部位损伤时相对应的症状,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仿佛自己俨然是一位可以独立行医的小神医,很是快活。
part2复习备考不同于组胚,系统解剖学是有习题册的!作为一名成熟的大学生,我们要做的当然是将习题册做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但是作为一名追求卓越的医学生,我们需要将每一个知识点都搞清楚、弄明白。如何高效利用习题册巩固知识,取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呢?
整本习题册,一一总共刷了四遍。
第一遍:在第一遍学习的时候,一一每学完一个章节做一个章节的习题,这个时候我们对书本内容还不够了解,所以只需要把错题所对应的知识点在书本上勾画出来,比抄写的性价比更高。
第二遍、第三遍:集中复习的时候,一一会将答案写在纸上,并且把每一道题每一个不确定的选项的解析都写出来,方便日后查看。做第三遍的时候就会绝望地发现,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还是自己,因为第二遍做错的题第三遍还会错。
第四遍:考前一天我会第四遍做习题册,用最快的速度选出正确选项,确保自己背会了答案,并且对为数不多的错误答案进行着重记忆。
开学了
有一天
一一在复习《临床医学导论》
在楼道里站着
伴着来往同学的脚步声
背希波克拉底誓言
“无论到了什么地方,
也无论需诊治的人是男是女,
是自由民是奴婢,
对他们我一视同仁,
为他们谋幸福是我唯一的目的”
无论重复多少次
我都会想起《心术》中于莺莺说这段话的神情
也总是会鼻头微酸
眼眶微红
很开心
这么多年了
我依然如此热爱医生
除了她
没有任何一份职业
可以带给我如此强烈的悸动
文案:一一
图片:插画师Aeppo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