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像学表现

2021-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膀胱的存储和排空功能需要膀胱逼尿肌、扩约肌和盆底肌肉之间复杂的神经-肌肉协调和配合来完成。

支配会阴三角区肌肉的脊髓排尿中枢位于T11-L2脊髓节段,支配逼尿肌者位于S2-S4节段,通过锥体束进行协调和抑制。

图像

中枢或周围神经损害所引起的下尿路贮尿、排尿功能障碍称作神经源性尿道机能障碍,习惯上简称为神经源性膀胱。

主要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排尿反射过强,膀胱频发性不随意强烈收缩,括约肌功能紊乱,导致逼尿肌和括约肌增生与肥厚。

神经系统病变常见于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脓肿、多发性硬化、Parkinson病、脊髓横断、脊髓压迫等。

临床表现:频发性小便失禁或尿残留。

图像

膀胱造影:由于长期的内压增高,膀胱肌肉增粗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肌肉束。造影可显示膀胱壁边缘高低不平,呈很多波浪状向内凹陷的小梁样结构,即膀胱成梁征象;小梁之间可见多发的小憩室影,憩室大小不一,散在分布;因肌肉小梁增生、肥厚、膀胱颈部明显狭窄。膀胱增大,呈宝塔样或圣诞树样;有不同程度输尿管逆流,输尿管增宽,肾盂扩张积水,多呈双侧性;可合并膀胱结石等。

CT:

平扫时可见膀胱壁增厚,整个膀胱凹凸不平,有部分壁呈双层状或憩室状,两侧输尿管明显扩张,严重者可见两侧肾积水。

MR:可显示膀胱壁增厚,膀胱增大、双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等。

鉴别诊断:

需要与尿路梗阻性疾病,如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等造成的尿潴留相鉴别。可通过B超检查和尿道造影,结合临床病史不难鉴别。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zl/14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