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病认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020-10-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10岁的小勇发烧了,体温维持在39℃左右,嗓子疼的厉害,妈妈带着他到诊所看病,医生看到扁桃体有很多白色的脓性分泌物,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口服消炎药2天无效,又输了2天消炎药,还是发热。小勇妈妈不放心,医院儿科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除了发热、扁桃体有分泌物以外,孩子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化验血常规可见较多异淋,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建议住院治疗。小勇妈妈吓坏了,孩子好好的怎么得了传染病?扁桃体化脓,怎么还得住院治疗?
今天,我们就聊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急性期可出现皮疹。本病多数预后良好,极少数可以出现严重合并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因为命名的关系,很多患儿家长认为属于传染病,实际上本病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多呈散发发病。因为病毒大量存在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腺和唾液中,因此本病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少数由飞沫传播引起。由于本病可通过接吻传播,所以国外俗称“接吻病”。
传单大部分均有发热,体温38—40℃,一般发热持续1-2周,少数可持续数月之久,发热期间一般精神良好;咽颊炎表现为咽部、扁桃体充血,部分患儿扁桃体表面可见白色渗出物或者假膜形成,易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是传单的常见症状,多在病程1周内出现,颈部最为常见,大小不等,中等硬度,压痛不明显,常持续数周才慢慢消退;约有20-60%的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化验肝功可出现转氨酶异常升高,脾脏肿大可伴疼痛,偶有急性期脾肿大受外力压迫或者撞击出现脾破裂;部分患儿在病程中可出现皮疹,皮疹呈多形性,如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甚至出血性皮疹,皮疹多在病程1周内出现,持续1周左右消退,无脱屑,不留色素沉着。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EB抗体检测、EB-DNA定量及肝功能、心肌酶等。血常规出现大量异形淋巴细胞是传单典型表现,超过10%有诊断意义;EB抗体、EB-DNA定量检测是确诊依据。传单患者大部分都会出现肝功异常、心肌酶升高。
重症传单可以出现合并症,如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脑膜脑炎、周围神经炎、心肌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EB相关嗜血细胞综合征可危及生命。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抗病毒治疗可以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干扰素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合并细菌感染可以试用抗菌药物,肝功异常可以使用保肝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减轻脏器损伤,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本病病程约2-4周,少数恢复缓慢,可达数周甚至数月,症状缓解后可持续从唾液中排毒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病情痊愈后可获得稳固的免疫力。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避免接触患者,婴幼儿及儿童要杜绝经口喂食的不良习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制EB病毒疫苗,如若成功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医院儿科二区专科时间
宋文涛主任医师呼吸哮喘专科周一周五上午
胡云芝副主任医师新生儿专科周二上午
徐新齐主治医师儿童重症、呼吸周一上午
曹小彩主治医师新生儿专科周三上午
马萍萍主治医师小儿呼吸哮喘周三上午
声明:本平台的文章仅供医学知识普及,不作为治病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仅为普及医学知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者50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朋友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