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2020-7-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或称为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痛)的一种。糖尿病可伴随血管并发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即可表现为神经痛。该病在国外的诊断和治疗较普遍,而国内对于该病的重视度远远不够。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国内尚缺乏大型可靠的流调数据。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10年随访对照研究显示,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从基线时的7%增长到10年后的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疼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像截肢痛呈昼轻夜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痛不但疼痛难忍,而且还常常导致失眠、抑郁、焦虑等表现。严重者会影响工作及生活能力,导致社会功能下降甚至丧失。
鉴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高发病率和严重后果,目前国际最新治疗理念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诊断时间,节省时间及费用。另外,由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多样化,患者就诊时主诉不定,因此需制定符合国内临床经验与情况的标准化诊疗程序。然而,从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数据可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诊断往往在中晚期。其实,该病的诊断并不难,目前国际上已有成熟的诊断标准。建议相应患者及时到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就诊,尽早解除病痛。
对于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应从多个方面治疗。首先是治疗原发病,即控制糖尿病,血糖要达到治疗目标。其次,可以使用B组维生素等营养神经的药物。第三,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带来的痛苦。传统镇痛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多个国际指南推荐采用抗抑郁、抗惊厥等药物治疗,还可以运用针灸或药物外敷等治疗措施。研究显示,仅有22%~42%的患者对治疗表示满意。因此,需要给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的治疗手段。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糖尿病大国,应该加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认识,早期识别相关疾病,制定临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