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看头晕病人,这些诊断标准你清楚吗
2021-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内科医生每天都在接诊头晕病人,神经科医生就更不用说了,在繁忙的门诊工作中如何快速而又准确的做出诊断?除了前面几期中讲到的基本功外,掌握常见眩晕疾病的诊断标准也是必修课。近几年前庭医学发展迅速,这些最新的诊断标准你清楚吗?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不是所有头位或体位变化后出现的眩晕都是BPPV!诱发出的眼震方向须与受刺激的半规管一致(Flouren定律),且具有潜伏期与疲劳性。根据ICVD年诊断标准,已确立的BPPV主要有后半规管管石症(pc-BPPV)、水平半规管管石症(hc-BPPV)以及水平半规管顶石症(hc-BPPV-cu)3个类型,其他如前半规管管石症(ac-BPPV)、后半规管顶石症(pc-BPPV-cu)等尚有争议。(以下引用田军茹教授翻译)
2、前庭性偏头痛(VM)
前庭性偏头痛过去被称为偏头痛性眩晕、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年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的概念,并于年由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headachesociety,IHS)和代表了前庭研究国际学会的Bárány学会共同制定了VM的诊断标准,收录于ICHD第三版中。以往的研究多采用年Neuhauser提出的标准,新标准相比而言更为严格,因此国内有些专家推荐临床中仍采用旧标准。
Neuhauser标准
1.确定的偏头痛性眩晕
(1)中度以上的发作性前庭症状(旋转性眩晕、其他自身或物体运动的幻觉、位置性眩晕、不能耐受头部运动)。
(2)至少两次眩晕发作期间伴有至少两项下列偏头痛症状:①偏头痛样头痛;②畏光;③畏声;④视觉或其他先兆。
(3)符合ICHD-2的偏头痛发作(独立于眩晕发作外)。
(4)无眩晕发作期间可能发现中枢性和/或周围性前庭功能异常。
(5)由病史、体检及其他合适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2.很可能的偏头痛性眩晕
(1)中度以上的发作性前庭症状(旋转性眩晕、其他自身或物体运动幻觉、位置性眩晕、不能耐受头部运动)。
(2)至少一次眩晕发作期间有至少一项下列偏头痛症状:①偏头痛的头痛;②畏光;③畏声;④偏头痛特异性触发物如:特定食物、睡眠不规则、激素水平改变。
(3)偏头痛预防药物有效。
(4)符合ICHD-2的的偏头痛发作(除眩晕发作外)。
(5)无眩晕发作期间可能发现中枢性和/或周围性前庭功能异常。
(6)由病史、体检及其他合适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3.可能的偏头痛性眩晕(良性复发性眩晕)
(1)间断的眩晕、有时可有耳鸣但无听力下降。
(2)可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共济失调。
(3)发作时可能发现眼震。
(4)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至数天。
(5)独立于眩晕发作外的偏头痛性头痛发作和(或)有偏头痛家族史。
(6)听力检查正常,或即使偶然有耳聋也呈对称性。
(7)由病史、体检及其他合适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BárányIHS标准
1.前庭性偏头痛
A.至少5次中、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至72小时
B.当前或既往有符合ICHD标准中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病史
C.在至少50%的前庭发作中伴随1个或多个偏头痛特征:
–至少伴有以下2项性质的头痛:单侧、搏动性、中重度、日常活动可加重。
–畏光和畏声
–视觉先兆
D.不符合其他前庭疾病或ICHD诊断。
2.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
A.至少5次中、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至72小时
B.仅符合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B或C中的一项(偏头痛病史或发作时的偏头痛特征)
C.不符合其他前庭疾病或ICHD诊断。
3、梅尼埃病(MD)
许多非专科医生对梅尼埃病的认识还停留在“眩晕+耳鸣=梅尼埃”上,甚至给无耳蜗症状的反复发作的眩晕患者也扣上了这顶帽子,而从未思考过是否真正符合MD的诊断标准。年ICVD版MD诊断标准对眩晕持续时间、听力学证据及耳蜗症状均有要求,且强调了“低-中频感音性听力下降”与眩晕发作的相关性。(以下引用田军茹教授翻译)
4、前庭神经炎(VN)
尚无权威诊断标准或指南!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但是半数病人追溯不到感染史,有可能是潜伏于前庭神经的病毒的再激活而非急性感染。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持续数天至数周的头晕,眼震符合前庭周围性表现,甩头试验阳性,无中枢受累体征,可做出诊断。冷热试验、vHIT、VEMP等前庭功能检查有助于前庭神经炎的诊断,研究表明前庭上神经更易受累。
5、前庭阵发症(VP)
前庭阵发症的诊断标准由Brandt和Dieterich于年提出,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做了相应的调整,Bárány学会经过反复讨论于今年年初发表了ICVD版的前庭阵发症诊断标准。(以下引用田军茹教授翻译)
掌握以上常见眩晕疾病的特点与诊断标准,一半以上的病人能诊断了,那么剩下的一小半呢?以后会陆续介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