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者与罕见病少年的ldquo罕
2021-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6.html“曾医生,感谢你们的治疗!我现在基本没有肌肉无力的症状了,上体育课都没问题啦!”这个叫“小龙”(化名)的大男孩刚刚走进诊室,就兴奋地跟我说。看到眼前这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谁能想到一年前的他,会因为全身无力而三番五次地中断学业呢?01突然的无力小龙出生在粤北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虽然家庭经济比较拮据,但父母亲都很支持他的学业,小龙自己也很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十岁那年,小龙开始出现眼睑下垂、周身无力的症状……最初仅仅是不能上体育课,到后来从寝室走到教室都愈发困难,严重的时候甚至生活都无法自理,不得不中断学业在家休养。小龙的父母特别着急,他们反复医院就诊,当地医生曾诊断病情为“重症肌无力”,但是服用相关药物后却一点儿也不见好转。02偶然的转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当地学校支教的香港慈善人士了解到了小龙的困境,为了尽可能地帮助小龙,他们不远千里把小龙带医院,想寻求更好的治疗。初次踏入神经内科诊室,小龙的眼睑下垂很明显,眼球已经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自由转动,四肢肌肉的力量都很差。瘦弱的身躯、苍白的面庞……看着受苦的他,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小龙的病诊断清楚,尽可能地帮助他!我们给小龙完善了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得到了阳性的结果,这提示他的神经肌肉接头确实存在病变,有可能是重症肌无力;但是肌肉注射新斯的明(多用于重症肌无力)后却得不到任何改善,却又不符合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03基因上找到病因!经过神经内科团队细致追查病史,发现小龙的母亲、舅舅和表弟也有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情况,这提示小龙有可能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随后,我们针对性地为小龙完善了相关基因的筛查,结果提示CHRND基因突变。紧接着在小龙的母亲、舅舅和表弟身上也发现了相同的基因突变,最终诊断考虑为——“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慢通道亚型”。该病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发病率仅为1/50万,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药物均无效,但一种廉价的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对它的治疗效果却很显著。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存在多种亚型,理论而言:神经肌肉接头有多少种功能蛋白(上图显示了主要的神经肌肉接头功能蛋白),就可能存在多少种疾病亚型;而不同亚型治疗措施大相径庭,故而诊断和治疗都存在一定困难。得到了明确的疾病诊断,治疗就简单多了。我们给了小龙足量的氟西汀口服,在随后的时间里,小龙的肌肉无力症状逐渐改善,每次复诊都能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再后来,小龙的母亲、舅舅和表弟也都接受了氟西汀的治疗,他们的肌肉无力症状也都得到了改善。04罕见病不该被“罕见”对待然而,并不是每一位罕见病患者都如同小龙一样“幸运”。由于发病率低,整个社会对于“罕见病”的认知率也非常低,普通患者往往陷入不知道该去哪儿就医的困境,医院之间,在反复煎熬中寻求答案。同时,罕见病中难治性疾病的比率比较高,所以很多患者会误以为罕见病都无法医治、或者诊疗费用极其高昂,进而放弃诊疗,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让人扼腕叹息。作为医务工作者,在处理好常见病诊疗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对罕见病的认识,有意识地去传播罕见病的诊疗知识。不能因为“罕见”而忽视不因为困难而放弃因为我们永远记得“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者信条!相关资讯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患儿特征性面容: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眼动困难、面肌无力。
如您身边有这样的群体,欢迎转发给他们,让他们的治疗少走弯路!
医院神经肌肉疾病门诊诊疗范围: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肌萎缩侧索硬化、炎性肌病、肌营养不良等)开诊时间:每周二14:00-17:30刚刚过去的2月28日
是第14个国际罕见病日
医院神经内科于3月1日举办年世界罕见病日公益讲座吸引众多市民和医护同事到场参与关爱罕见病群体
从了解开始我们的爱,不“罕见”!
科普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丁香医生图片说明:文中部分罕见病“别称”不应完全与病症对等。图中只是简单列出了几种罕见病及其基础症状,实际上罕见病的范围很广,给患者带来极大困难。文章来源:医院神经内科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点击跳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