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联合国糖尿病日护士与糖尿病
2020-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联合国糖尿病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年共同发起的,定于每年的11月14日,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旨在提高人们对护士在支持糖尿病患者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的认识。在艰巨的糖尿病防控工作中护士们承担了管理糖尿病患者的大部分工作:诸如教育患者科学饮食与运动,如何正确服药、注射胰岛素、检测血糖,如何选择正确的袜子、鞋子以防发生糖尿病足,通知患者定期随访等。
科
学
认
识
糖
尿
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不敏感。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包括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01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1)“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2)手足麻木;(3)皮肤瘙痒;(4)视力模糊;(5)腹泻与便秘交替;(6)尿路感染、胆道感染等;02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1)有糖调节受损史;(2)年龄≥40岁;(3)超重、肥胖(BMI≥24kg/㎡);(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病史;(5)有巨大儿(体重≥8斤)生育史,妊娠糖尿病史;(6)高血压等。03
如何防治糖尿病?
1.教育及心理治疗:正确认识糖尿病,不谈“糖”色变;
2.饮食控制:(1)定时定量:按时吃饭,既不暴饮暴食,也不刻意节食;(2)科学搭配、营养均衡: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清淡饮食、少食油盐,让饮食由“粗放型”走向“精致型”;3.运动治疗: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从第一口饭算起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此时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每次运动20-30分钟;运动时间相对固定,避开药物作用高峰,避免出现低血糖;4.自我监测:学会使用血糖仪,定期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并做记录;5.药物治疗:常见的降糖药物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口服降糖药物,另一类为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病人如果药物控制不达标,则需要胰岛素配合治疗。因此,降糖药物的选择需要遵从医嘱,定期复查和调整。04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人体由于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全身几乎所有组织器官都会被损害,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病人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而糖尿病患者花费的一半以上的费用,都是为了控制并发症。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易失明)、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神经病变(感觉减退和感觉异常)、糖尿病足(严重者需做截肢手术)等。另外,糖尿病会加重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难度,例如当糖尿病合并肺炎时,会加重肺炎的症状,延长肺炎的疗程;糖尿病患者皮肤破溃后反复感染,难以愈合等。糖尿病的危害
1
对肾脏的危害
因为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
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心脑血管伴随症状是糖尿病致命性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得病人数和死亡率呈上升指数。
3
对周围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4
对神经的危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5
对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能够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闭锁,视网膜组织缺氧,从而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水肿、渗出、出血、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增殖性病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的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的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这也是属于糖尿病的危害表现。
6
对物质代谢的危害
糖尿病对物质代谢的危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糖代谢严重紊乱,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酮体大量产生,组织未及氧化,肺及肾也未及时调节排出酮体,血酮浓度明显增高,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需紧急救治。
7
急性伴随症状
糖尿病危害还包括急性伴随症状,尿病合并感染:得病人数高,两者互为因果,必然要兼治。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危害还在于糖尿病高渗综合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
8
乳酸性酸中毒危害
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酮体大量产生,组织未及氧化,肺及肾也未及时调节排出酮体,血酮浓度明显增高,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需紧急救治。病人多有心、肝、肾脏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饮酒、大量服用降糖灵史,症状不特异,死亡率高。
此外,糖尿病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及皮肤等感染,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引起周围神经炎,胃肠功能紊乱,尿潴留、尿失禁,男性阳萎,女性月经失调,性冷淡,此外指甲、口腔、牙齿、骨关节等亦可发生病变,因此糖尿病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
1突然的视力减退
糖尿病人的晶状体会因水分渗入而膨胀,变凸,增加屈光力,发生近视;还会因视神经损害和眼底血管病变、视网膜静脉扩张、出血,甚至剥离,导致视力模糊。
2
餐后低血糖
在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分泌过程缓慢,当达到高峰时,餐后血糖高峰已过去,会发生低血糖反应,餐后3-5小时出现头晕、眼花、心慌,甚至昏迷。
3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4
阳痿
男子性功能受植物神经控制和调节,糖尿病人因植物神经功能降低或丧失,会导致阳痿。
5
疲乏无力、肥胖
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6
手指发麻发凉
在平时会有人出现一些不知病因的手麻情况,当手指无明显诱因出现对称性发麻时,可以检测一下血糖,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的病变。
7
伤口愈合慢
因血糖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当突然发现皮肤破损而伤口不易愈合时,应检测血糖。
预防糖尿病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到,糖尿病对我们的身体是有极大的危害的,它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视力,导致我们失去看东西的能力,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及时的做好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工作,另外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些鳄梨、苦瓜等食物,这些食物能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
运动有如下益处:
?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有利于改善血脂的代谢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
?适当而合理的运动能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减轻体重,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
运动有较大的风险:
但是,与年轻人不同的是,老年患者运动能力下降,机体协调性降低,受外界影响血糖波动大,运动不当也会发生低血糖、跌倒、甚至骨折等风险。
NO.1运动前的检查/评估:
开始运动治疗前,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评估近期血糖控制情况,是否有运动禁忌症等。
运动绝对禁忌症:老年糖尿病患者伴随各种感染、肝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新发心肌梗死或血管栓塞、动脉瘤、各类型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严重换气障碍、高血压或代谢紊乱未得到很好的控制者等。
运动相对禁忌症:代偿性心瓣膜病、装有心脏起搏器、严重的静脉曲张、有神经肌肉疾病或关节畸形趋势、极度肥胖及服用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製剂等。
虽说运动治疗有助于控制血糖,但老年糖友们想运动前还是要先测量血糖:
?血糖5.6mmol/l,血糖水平过低,应该先适当吃点糖、巧克力、甜点等再运动;
?血糖在5.6-13.9mmol/l,非常适合进行运动;
?血糖>13.9mmol/l,意味着血糖水平超警戒线,最好监测尿酮体,若酮体阳性,意味体内胰岛素不足,强行锻炼会导致酮症酸中毒。此时建议及时加大胰岛素注射剂量,等血糖转阴后再考虑运动。
?血糖16.7mmol/l不能做任何运动,必须立即看医生。
NO.2一个运动计划/处方:
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共同决定了运动量,两者可协调配合。
NO.3运动前物品准备
?一台准确的血糖仪:以便检测您运动前后的血糖变化;
?一个手表/计时器;
?一双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注意密闭和通透性;
?一张信息卡:记录您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家庭住址、常用联系人及电话等;
?一个应急包:备有糖果、一片巧克力或小饼干、急救药品等。
NO.4开始运动
若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动:血糖≤3.9mmol/l,感觉身体摇晃、精神紧张或恍惚。
NO.5运动后评估
?运动量不足:运动后无汗,无发热感,脉搏无变化,在2分钟内恢复。
?运动量适宜:运动后有微汗,轻松愉快,稍感乏力,休息后可恢复,次日体力充沛。
?运动量过大:运动后大汗,胸闷气短,非常乏力,休息后15分钟脉搏未恢复,次日周身乏力。
来源:广州医院
编辑:揭西县京溪园镇卫生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