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怎样去控制和管理糖尿病周围神经

2021-4-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病程和年龄有关,半数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者发生在病程10年以上,多数的患者可无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在40岁以上且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

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有时有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非常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临床诊断标准如下:

一、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这是前提条件。

二、如果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比如肢体末端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考虑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

三、要进一步确诊,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足部温度觉、振动觉、10克尼龙丝触压觉、脚针刺痛觉以及神经肌电图等检查。

上述检查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体征检查阳性,可以考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是发生糖尿病足的原因之一,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控制和管理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呢?我列举了以下几点:

1.管理好血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糖关系密切,长期高血糖是一种慢性炎症,直接损害我们的神经系统。另外,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动脉硬化等,神经会因缺血、缺氧受到损害。

所以,管理好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

2.加强足部护理

选择透气性良好质软的合脚的鞋袜,经常检查并取出鞋内异物。患者应每日洗脚,水温不宜过高。秋冬季节足部易干裂,可用中性润肤霜均匀涂擦,汗脚可撒些滑石粉。

3.定期进行筛查及病情评价:

①在诊断糖尿病后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DPN。

②对于糖尿病程较长,或合并有眼底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一次;一旦诊断为糖尿病性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应特别保护丧失感觉的双足,以减少皮肤损伤和截肢的风险。

4.镇痛治疗

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友,其中多数感觉异常者是以疼痛为首发表现,可以有多种疼痛感表现。改善患者神经痛的症状有多种药物供选择。

抗抑郁类药物:可通过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起到止痛的作用,如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等,但是这类药物对有血压、眼压有一定影响,使用时应该注意。

抗惊厥药物:也是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止痛药,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托吡酯等。这类药物有嗜睡、眩晕、行走不稳、疲劳感等副作用,而且常见于用药早期,所以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对于合并睡眠障碍者效果更好,为减少不良反应可从小剂量开始。

5.对症治疗

除了疼痛等感觉异常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常常会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症状,如腹胀、呕吐、便秘、腹泻、体位性低血压、尿潴留等。

1、营养和修复神经的药物,主要为甲钴胺,早期应用效果还可以,病史越长效果越差。

2、抗氧化应激的药物治疗,主要的药物为硫辛酸,通过抗氧化应激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神经损伤,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神经疼痛以及麻木等不适。

3、减少山梨醇的含量,主要应用依帕司他,可以减少周围神经山梨醇的积聚,可以减轻对神经的损伤。

4、要积极控制患者的血糖,因为血糖的波动以及不达标可以加重神经损伤,所以积极调整降糖的方案,使血糖控制达标、平稳,是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治疗方法。

5、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足麻木以及疼痛较剧烈的患者,必要时需要给予对症的止疼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的药物为抗癫痫以及抗抑郁的药物。

总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很复杂而且见效慢,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管理好血糖、血脂、血压等,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zl/13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