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老年慢性非癌痛药物治疗中国专
2018-6-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亚太地区年龄≥60岁者被称为老年人,老年人通常基础代谢率低,肝肾等脏器功能减退,且共病较多。
慢性非癌痛的定义:非肿瘤性疾病或损伤引起的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的疼痛。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慢性非癌痛发生率升高,同时易发生由于镇痛药物使用不当而致镇痛不足或药物相关的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亟须规范各类镇痛药物在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的应用,制定规范、合理、简明的镇痛药物使用原则。
危害年世界总人口约为73亿,预计这一数字到年将增加到97亿,老年人(60岁以上)的比例也将达到21%。最新的《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数接近1.78亿(13.26%)。推测年该数字将增至3.74亿,占人口总数的24.48%,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据英国的一项数据统计,约60%老年人受到慢性疼痛的困扰。患有慢性疼痛的老年人由于功能受限、抑郁和焦虑,导致其出现社会交际能力降低、食欲下降和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增加治疗费用。
病因
老年慢性非癌痛的常见类型包括:慢性骨骼肌肉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引起慢性骨骼肌肉痛的常见病因有骨关节炎、慢性风湿性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三叉神经痛、根性神经病变等;后者则主要包括脑卒中后疼痛、脊髓空洞症疼痛、压迫性脊髓病疼痛、脊髓损伤性疼痛等。
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是疼痛治疗的基础,老年慢性非癌痛的评估不仅需要明确病因和相关因素,而且需要考虑疼痛对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另外,由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沟通困难、痛阈降低等因素,导致老年慢性非癌痛的评估存在一定的挑战。
老年人常用的疼痛评估量表(1)视觉模拟评分(viaualanaloguescale,VAS),应用最为普遍,可靠性强,简单易行。
(2)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ratingscale,NRS),常用于评估疼痛严重程度的主观指标,适用于无意识障碍且语言表达正常的患者;操作简单,缺点是不适用于数字概念不清楚的老年人。
(3)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适用于交流困难,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的老年患者,但易受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4)功能性疼痛量表(facespainscale,FPS),结合了主观和客观指标对疼痛进行分级评估,适合于老年患者,特别是身体虚弱的老年患者。
(5)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neuropathicpainscale,NPS),是精确有效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工具,还可以用来评价治疗效果。医院疼痛科在治疗老年慢性非癌痛药物治疗方面,遵循阶梯原则,依据患者的病情表现和检查结果,给出个体化的处理方案。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医院郑拥军主任提示广大老年慢性疼痛朋友:目前还没有一种彻底治愈慢性疼痛的方法。慢性非癌痛的治疗目的不是达到完全无痛状态,而是通过控制疼痛达到患者可耐受的合理水平,注重患者身体的功能恢复,帮助患者重新工作,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慢性非癌痛的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临床对于老年慢性非癌痛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康复、理疗、锻炼、心理治疗以及微创技术等多种方法。医院疼痛门诊安排表
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特约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