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学习脑出血后出现双侧面神经麻痹,为何
2018-6-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12次导读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但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较少见,尤其是脑出血继发双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更是少见。本文诊断报道一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作者:王勇飞
临床资料
52岁男性,以“口角歪斜、流涎半月,加重1天”为主诉入院。
患者半月前夜间睡眠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角歪斜、流涎,伴左侧肢体无力,伴小便失禁、大便次数增加,伴嗜睡、乏力,无发热、头晕、头痛、心慌、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自行口服止泻药物,效果欠佳。
发病6天后至我院消化科门诊查血常规、空腹血糖、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肌酐umol/L,尿酸umol/L,低密度脂蛋白3.52mmol/L。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
患者就诊前1天自觉症状较前加重,伴头部不自主运动,门诊行头MRI示右侧外囊血肿(亚急性期);左侧基底节区及左侧丘脑异常信号,考虑含铁血黄素沉积;左侧额叶点状脑白质脱髓鞘;空泡蝶鞍。
既往患者发现“高血压”20年,血压最高/mmHg,现口服“复方地巴唑胶囊”,血压控制可。个人史、婚姻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欠佳,颅神经检查无明显异常,示齿口角右偏,伸舌左偏,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走“一”子欠稳,左侧Babinski征阳性。
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头MRI+MRA(图1)示:右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结合门诊检查考虑血肿;脑MRA示轻度脑动脉硬化性改变。头CT平扫(图2)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图1
图2
入院诊断为脑出血;高血压病。给予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控制血压,甘露醇静滴降颅压,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静滴,莫沙必利、四磨汤口服通便治疗。
患者入院后11天突然出现左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入院后12天出现右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鼓腮,眼球活动自如,闭目无力,外耳道无疱疹,咬肌肌力可,饮水无呛咳,多颅神经炎可能性不大。
急行16层头CT平扫(图3)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较.1.8号片明显吸收,头MRI平扫(图4)示:右侧外囊区出血(亚急性晚期)。故可排除再发脑出血;患者无对称性肢体瘫痪,可以排除吉兰-巴雷综合征。
图3
图4
最终诊断为“双侧周围性面瘫”,给予甲泼尼龙治疗,更昔洛韦抗病毒,甲钴胺静滴、甲硫氨酸维B1静滴、鼠神经生长因子静滴。出院时患者双侧眼睑闭合完全,皱额可见3条额纹,鼻唇沟变深。
病例讨论
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中非常少见。发病率仅为每年1/万[1],目前认为其病因可归类为外伤性、代谢性、感染性、占位性、自身免疫性及特发性[2],神经内科临床实践中报道较多的是吉兰-巴雷综合征[3]、莱姆病、白血病[4]。
本病例脑出血后出现左侧周围性面瘫,最初考虑与占位有关。曾有隐蔽性颅内转移癌导致单侧周围性面瘫的报道[1],但本病例右侧无明显占位灶,不支持占位引起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少数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常见双侧面神经瘫,对称性肢体瘫痪和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特征性表现。本例患者无对称性肢体瘫痪,可以排除吉兰-巴雷综合征。至于外伤性、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病因导致双侧面神经麻痹,本病例均不支持。
最终考虑本病例为特发性双侧面神经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病因未完全阐明[5]。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年轻患者预后好,老年患者发病时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预后较差。
治疗原则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功能恢复。目前多主张急性期尽早使用1个疗程皮质类同醇激素、VitB族药物或甲钴胺及地巴唑治疗。本病采用面神经麻痹常规用药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疗效较好,这一点也符合双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6]。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单侧发病率较高。病因也相对单一,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中少见的症状。它往往是某一种或多种全身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的征兆。因此需除外其他可导致双侧面神经麻痹的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双侧中耳炎、莱姆病、桥小脑角肿瘤等,临床工作中要注意鉴别诊断。
本病例脑出血后出现双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国内文献暂无相关报道,是否脑出血或脑出血时机体相关生理、病理变化易导致双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还需要更多的文献验证。
另外双侧特发性面瘫病因诊断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要求通过病史和全面实验室检查来排除其它所有可能病因才可成立,包括听力学检查、全血计数、血生化、ESR、血清学检查ACE、CSF、EBV、巨细胞病毒、弓形体、支原体、各型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莱姆病、性病抗体滴度、类风湿因子、尿生化、颞骨、颅脑和胸部CT、MRI等有关检查。
本病例考虑到临床检查有限及病人经济情况,没能一一检查排除,欢迎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吴近森,诸葛启钏,瞿宣兴.颅内转移瘤[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90-91.
[2]JainV,DeshmukhA,GollompS.Bilateralfacialparalysis:casepresentationanddiscussionofdifferentialdiagnosis.[J].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21(7):C7-C10.
[3]张文召,王杰,何霞,等.以双侧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3(3):94-94.
[4]崔荣太,蒲传强,黄旭升,等.以反复发作周围性面瘫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J].中华神经科杂志,,40(8):-.
[5]刘洪.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46(3):72-72.
[6]梁建伟,吴展元.同时发生的双侧面神经麻痹[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4(6):-.
王勇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