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考试指南维生素B1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性质

编辑

维生素B1(“1”为下标)vitaminB1

又称:赛阿命(thiamin,thiamine)、硫胺素、抗脚气病素、抗神经炎素、维他命B1、维生素乙一、乙一素、BetalinS

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分解变质。酸碱度在3.5时可耐℃高温,酸碱大于5时易失效。遇光和热效价下降。故应置于遮光,凉处保存,不宜久贮。在酸性溶液中很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和受热破坏。还原性物质亚硫酸盐、二氧化硫等能使维生素B1失活。

广泛分布于骨骼肌、心肌、肝脏、肾脏和脑组织中,半衰期为9~10天。

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和麸皮中含量很丰富,在酵母菌中含量也极丰富。瘦肉、白菜和芹菜中含量也较丰富。所用的维生素B1都是化学合成的产品。在体内,维生素B1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

维生素B1缺乏时,可引起多种神经炎症,如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所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的周围神经末梢有发炎和退化现象,并伴有四肢麻木、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等症状。18~19世纪脚气病在中国、日本,尤其在东南亚一带广为流行,当时每年约有几十万人死于脚气病。中国古代医书中早有治疗脚气病的记载,中国名医孙思邈已知用谷皮治疗脚气病。在现代医学上,维生素B1制剂治疗脚气病和多种神经炎症有显著疗效。

物化性质

白色结晶,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仿;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潮解,有苦味,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熔点为~℃。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变质。可由以丙烯腈或丙二腈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制得。通常用乙基-β-丙酸乙酯、甲酸乙酯、金属钠丝等为原料进行合成法生产。

市场现状

编辑

1、全球维生素B1行业发展概况:

维生素B1属于小品种维生素,年维生素B1全球总需求量约7,吨,其中饲料级维生素B1的全球需求量为4,吨左右。由于行业连续多年不景气,生产企业纷纷退出VB1市场。

VB1全球市场需求吨,而产能约为1万吨,供给大于需求。年金融危机后,产品价格持续下滑,至年,价格到达谷底,东北制药、天津中津等多数企业停产。年6月,由于受到洪水影响,华中药业和江西天新生产受限,VB1又开始快速提价。随着两大企业生产的恢复,目前VB1价格已大幅回落,维持在洪水前水平。

2、VB1未来价格展望:

年3月份VB1上游原材料盐酸乙脒受山东一家工厂停产影响,原料供应有所紧张,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VB1价格被动上涨,4月均价环比上涨12.38%,目前最新报价约元/千克,据健康网报道,目前VB1市场需求旺盛,相关企业6月份订单已满,预计后市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发现历史

编辑

B1是最早被人们提纯的维生素,年荷兰王国科学家伊克曼首先发现,年为波兰化学家丰克从米糠中提取和提纯。[2]

生理需求

编辑

正常人群中,也可出现许多轻度的维生素B1缺乏,但容易被忽略。它的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肌肉软弱无力,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易浮肿,血压下降和体温降低。通过仔细研究病人的饮食情况及测定红细胞转酮醇酶的活性便可明确诊断。

它的生理功能是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正常活动等,缺少它会得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成人每天需摄入2mg。它广泛存在于米糠、蛋黄、牛奶、番茄等食物中,已能由人工合成。因其分子中含有硫及氨基,故称为硫胺素,因为其能治疗脚气病,故又称抗脚气病维生素。它主要存在于种子外皮及胚芽中,米糠、麦麸、黄豆、酵母、瘦肉等食物中含量最丰富,此外,白菜、芹菜及中药防风、车前子也富有维生素B1。

提取到的维生素B1盐酸盐为单斜片晶;维生素B1硝酸盐则为无色三斜晶体,无吸湿性。维生素B1易溶于水,在食物清洗过程中可随水大量流失,经加热后菜中B1主要存在于汤中。如菜类加工过细、烹调不当或制成罐头食品,维生素会大量丢失或破坏。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被破坏,而在酸性溶液中则对热稳定。氧化剂及还原剂也可使其失去作用。维生素B1经氧化后转变为脱氢硫胺素(又称硫色素),后者在紫外光下可呈现蓝色荧光,利用这一特性可对维生素B1进行检测及定量。维生素B1在体内转变成硫胺素焦磷酸(又称辅羧化酶),参与糖在体内的代谢。因此维生素B1缺乏时,糖在组织内的氧化受到影响。它还有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缺乏维生素B1时此酶活性过高,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之一)大量破坏使神经传导受到影响,可造成胃肠蠕动缓慢,消化道分泌减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障碍。

作用用途

维生素B1结构图

▲促进成长;[3]

▲帮助消化,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改善精神状况;维持神经组织、肌肉、心脏活动的正常;

▲减轻晕机、晕船;

▲可缓解有关牙科手术后的痛苦;

▲有助于对带状疱疹(herpeszoster)的治疗。

维生素B1是人体能量代谢,特别是糖代谢所必需的,故人体对硫胺的需要量通常与摄取的热量有关。当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类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最大。

维生素B1还是维持心脏,神经及消化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当维生素B1缺乏时,按其程度,依次可出现下列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干性脚气病),心血管系统反应(湿性脚气病)Wernicke(韦尼克氏)脑病及Korsakoff综合症(多神经炎性精神病)。

许多神经体症和症状是周围神经炎,伴有肢端感觉障碍,包括局部区域感觉过敏或感觉麻木。

心血管症状包括劳动时呼吸困难,心悸,心动过速和其他心电图不正常的情况,以及高输出量型心力衰竭。这种衰竭称为“湿性脚病”。它伴有广泛的水肿。

Wernicke综合症是维生素B1缺乏和醇中毒的另一严重后果。此病的特殊体征是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服用维生素B1后,可迅速见效。Wernicke脑病常伴有Korsakoff精神病的体征,其特点是记忆力明显减退。不能获得新知识,以及健谈症。这些常是不可逆的。(视野中出现灯丝闪烁也可能是此症状,服用维生素B1与腺苷钴胺可以治疗)

代谢过程

食物中的维生素B1有三种形式,即游离形式、硫胺素焦磷酸脂和蛋白磷酸复合物。结合形式的维生素B1在消化道裂解后被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空肠和回肠。大量饮茶会降低肠道对维生素B1的吸收;酒精中含有抗硫胺素物质;叶酸缺乏可导致维生素B1吸收障碍。维生素B1由尿排出,不能被肾小管再吸收。

该品经口服给药,在胃肠道主要是十二指肠吸收。吸收不良综合症或饮酒过多可阻止该品的吸收。肌肉注射吸收迅速。吸收后可分布于机体各组织中,也可进入乳汁,体内不贮存。血浆半衰期约为0.35小时。肝内代谢,经肾排泄。

维生素B1在肝,肾和白细胞内转变成硫胺焦磷酸脂,后者是体内丙酮酸分解所需的羧代酶的辅酶。但该品在体内不贮存,故短期缺乏即可造成患者丙酮酸在体内的蓄积,从而扰乱糖代谢。

影响和抑制维生素B1的吸收及在肝脏内的储存,导致患者体内维生素B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一般情况下,神经组织的主要能量来源于糖代谢,在维生素B1缺乏时,由于焦磷酸硫胺素的减少,可造成糖代谢的障碍,引起神经组织的供能减少,进而产生神经组织功能和结构上的异常。此外,维生素B1的缺乏还能够造成硫酸戊糖代谢障碍,影响磷脂类的合成,使周围和中枢神经组织出现脱髓鞘和轴索变性样改变。[4]

缺乏症

[5]维生素B1缺乏常由于摄入不足,需要量增高和吸收利用障碍。肝损害、饮酒也可引起。长期透析的肾病者、完全胃肠外营养的病人以及长期慢性发热病人都可发生。

初期症状,有疲乏、淡漠、食欲差、恶心、忧郁、急躁、沮丧、腿麻木和心电图异常。一般分成几类:

1、干性脚气病

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激动、头痛。往后,以多发性神经炎症状为主,如下肢倦怠、无力、感觉异常(针刺样、烧灼样疼痛)、肌肉无力、肌肉酸痛(腓肠肌为主)。还会出现上升性对称性周围神经炎,表现为肢端麻术,先发生在下肢,脚趾麻木且呈袜套状分布。同时可能会伴随有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者便秘、腹胀。

2、湿性脚气病

以水肿和心脏症状为主。也即缺乏维生素B1而导致了心血管系统障碍,右心室扩大,出现水肿、心悸、气促、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心力衰竭!

3、婴儿脚气病

多发生于2~5月龄的婴儿,且多是维生素B1缺乏的母乳所喂养的婴儿,其发病突然,病情急。初期食欲不振、呕吐、兴奋、心跳快,呼吸急促和困难。严重时身体会出现青紫、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强直性痉挛,这些症状出现后的1~2天患儿易突然死亡,抢救时间非常紧急。

患“脚气病“的婴幼儿脚部略有浮肿,用手指压迫时,即出现一个凹陷,压力解除后,此凹陷不能立即消失。

婴幼儿患脚气病人数较多,也较为常见。这是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B1的需要量相应增多,且婴幼儿抵抗力较差易患疾病,致使维生素B1的吸收受障碍,或消耗增加,如腹泻;呕吐时可使维生素B1的吸收减少,发热或感染时,代谢旺盛,维生素B1消耗增多。另一个原因是这个年龄的小孩多以母乳喂养为主。母乳含维生素B1较低,其含量是牛奶的1/4,若母亲饮食中缺乏维生素B1,则乳汁中维生素含量也就更少。人工喂养儿以淀粉食物为主,食用愈多,维生素B1的需要量也愈多。因此,婴幼儿时期患脚气病的人较多。但大多数患儿是轻度缺乏维生素B1致病。

维生素B1的重要功能是调节体内糖代谢,保证每天摄入的主食(淀粉)及糖类在人体内转化为能量而被利用。

谷类的胚芽和外皮(糠、麦麸)含维生素B1特别丰富,是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豆类、动物肝、瘦肉中含量也较多。

因此,小儿每天需有一定量的粗粮、豆类和瘦肉等食品摄入,才能保证体内维生素B1的需要量,防止因维生素B1缺乏引起脚气病。

维生素B1的缺乏使糖代谢发生障碍,由糖代谢所供应的能量减少,而神经和肌肉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供应,受影响最大,可引起神经、循环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此外,维生素B1可抑制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水解作用。B1缺乏时,该酶活性增高,加速乙酰胆碱的水解。乙酰胆碱是传递神经冲动的重要物质,它缺乏时,可使神经传导障碍,尤其影响支配胃肠道、腺体等处的神经传导,造成胃肠蠕动缓慢、腹胀、消化腺分泌减少,使食欲减低。所以在膳食中保证供给维生素B1有增进胃口的作用。婴幼儿若喂养不当,长期以精制面粉或精白米为主食,又不及时添加辅食,或长期腹泻患有慢性消化道紊乱,都会使维生素B1的吸收减少。若在这些情况下出现食欲低下和厌食,应想到补充维生素B1。

如何治疗婴儿脚气病?

1)轻症每日口服维生素B—30毫克,症状消失后改为1—5毫克维持。重症可用维生素B毫克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日2次。

2)出现暴发型心力衰竭时,用维生素B—毫克静注,3小时1次,至心衰控制后改为每日2~3次,同时治疗心衰。应注意在治疗好转时,偶尔会出现突然的充血性心衰致患儿死亡,有可能与治疗置不足或心肌严重变性有关。

3)除维生素B1治疗外,还应补充全部其他B族维生素。母乳喂养的本病患儿,母子双方均须用维生素B1治疗。

如何预防婴儿脚气病?

1)对于产米区及以米为主食者,强调食品种类多样化及平衡膳食,肉类及豆制品为维生素B1的好来源,对孕妇和乳母尤为重要。

2)婴儿应及时添加辅食。每日维生素B,推荐摄入置婴儿0.2—0.3毫克;儿童0.7—1.2毫克;孕妇和乳母1.5-1.8毫克。

3)加强粮食加工的卫生监督和指导,防止谷物加工中维生素B1的过多耗损。

在一项缺乏维生素B1的实验中,纽约大学医学院的诺曼·乔利夫发现,受测者在四天之后,开始出现心脏周围疼痛,心悸、呼吸急促、便秘、不寻常的倦怠及情绪沮丧等症状,并且持续恶化。乔利夫博士以萤光镜及心电图检查受测者的心脏,发现他们的心脏胀大,并且出现心脏病的异常现象。在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之后,这些症状在三到六天之内便消失了。

另一项类似的实验是由梅奥基金会主办,受测者的饮食中,维生素B1的含量是每一千卡路里零点二二毫克,相当于一般美国家庭的日常食物中的含量。为了确保其他营养充足,还加上畴母粉以补充维生素B,但是其中维生素B1已经因加热而被破坏。此外,还加上铁、钙、磷及鳕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A及D。这样的饮食,已经优于数百万美国家庭的日常饮食。

所有受测者的性情都有所改变,脾气暴躁、容易与人发生争执、不合作、效率低落、健忘、懒散及消沉。这些情形日益严重。有时候受测者会显得极度倦怠、失眠、便秘、对噪音敏感;手部及脸部经常麻痹失去知觉,低血压、中度贫血、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心悸、呼吸急促;心电图显示他们的心脏异常胀大。以运动器材测量,他们的工作量逐渐降低。在运动及天气寒冷时,所有的症状都会更严重。

有时候受测者会因为过度衰竭而无法工作。腿部疼痛(神经炎)、胃酸减少甚至完全没有。在第二十一周时,他们开始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以致实验必须终止。

让受测者服用维生素B1,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变得精神愉快、活力充沛,不再有倦怠感。其他的症状则消失得较慢,胃酸的分泌在第十二天之后,心脏则在第十五天之后才恢复正常。

不是万灵丹

维生素B1是一种廉价而可以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很多食物都任意添加它美其名曰加强营养成分。许多人服用维生素B1片剂或少数几种复合的维生素B,就自以为可补充所有的营养。维生素B群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单独摄取任何一种或其中之数种,只会增加其他种未补充维生素B的需要量;使摄取不足的部份因为缺乏而造成身体异常,反而弄巧成拙。

充足的摄取维生素B1有助于能量的产生。但读者不可误会这句话,大量地服用维生素B1片剂以消除疲劳。曾经有读者这么做。一位劳累过度的女士,她每天服用大量的维生素B1已经持续两年。

她是一位女裁缝师,只有三十八岁,外表看起来却好像已经有五、六十岁了。她的两眼充血,而她自己则认为那是工作过于紧张劳累之故。她的上唇似乎完全消失,细小的裂缝由嘴角向下延伸,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显得疲惫不堪。我真想劝她躺到床上好好休息半年。

她的头发在去年一年之间几乎掉光了,只剩下一些稀薄而散乱的白发,她的神经紧绷,时常抽搐、失眠、焦虑过度而感到沮丧,膝盖内侧长满湿疹,几乎无法坐下,也因为精疲力竭而无法久站。

在详细地地问过她许多问题之后,我终于找出真正的原因。她时常感到疲倦,并且听说维生素B1可防止疲倦,在服用初期,真的有不错的效果,当效果逐渐消失以后,她向药剂师要求剂量最高的维生素B1片剂,不久又再度失效;于是她再增加剂量至每天四片。

我很难让她相信服用维生素B1是不当的,她也不愿意放弃。我看过许多类似的例子,患者出现缺乏各种维生素B的症状,都是由于盲目服用维生素B1所引起的。但没有人像这位女士那么严重。

一知半解的知识实在是非常危险。缺乏某种维生素时,由饮食中加以补充,便能有所改善;如果摄取过量,超过所需,反而有害无益,只会造成其它各种维生素B相对缺乏,就像前述的例子一样。

摄入量

编辑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1参考摄入量(DRIs)*

年龄/岁

RNI

UL

0~

0.2(AI)

0.5~

0.3(AI)

1~

0.6

50

4~

0.7

50

7~

0.9

50

11~

1.2

50

男性

女性

14~

1.5

1.2

50

18~

1.3

50

孕妇

1.5

50

乳母

1.8

50

单位:mg/d注:DRIs——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AI——适宜摄入量;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治白癜风重庆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zz/1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