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涂装涂装清洁生产及安全生产标准化
2017-6-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8次涂装行业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融入国际经济轨道,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工业大生产对我国的涂装行业提出了高要求。由于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环节,且又相互交叉。为规范涂装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国家出台了不少有关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配套标准。从趋势看,很快要进入加大实施力度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涂装需求逐年增加。行业经济总量快速发展,涂装规模和质量要求都提高。因此,涂装成了高能耗的生产环节。涂装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很多,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品,给环境和生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涂装需求逐年增加。行业经济总量快速发展,涂装规模和质量要求都提高。因此,涂装成了高能耗的生产环节。涂装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很多,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品,给环境和生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涂装生产使用的涂料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其有害气体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年生产销售涂料多万吨。按使用涂料的固体分含量50%计算,每年从涂料中逸入空气中的溶剂约多万吨。仅涂装前处理供热锅炉每年消耗的燃煤约万吨,锅炉烟气亿Nm3/a,烟尘排放量2.5万吨/年,SO2排放量达1.2万吨/年。涂装前处理清洗水中主要污染物为酸、碱、油、重金属、硝酸盐和磷酸盐,每年排放的废水量约1.2亿吨;使用的除油(脱脂)剂约3万吨,除锈剂8万吨,磷化剂约5万吨,生产废液的排放形式往往导致水环境污染。而电泳涂装中产生的电泳涂装废水,由于其生物降解性能差,目前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化学混凝处理法,难于达到排放标准,对周围水环境影响也很严重。涂装作业涉及多种危害因素。最突出的问题在涂装原辅材料,多数存在燃烧、爆炸和毒性等理化特性,有些物料在作业过程中还有粉尘危害。工业化涂装还大量使用化工、机电、输送、加热、燃烧等设备。所以,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涂装生产的各个工艺环节,包括作业过程及其工艺设备、原辅材料等等。涂装生产的职业安全与卫生问题一直比较严重。涂装作业现场被列为作业危险性较大的生产场所。效益经济驱使涂装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随着国际加工业大量转移中国;我国在十多年里已建成了数千条涂装流水线。火灾是涂装生产现场的主要危害形式;由于间隙式小规模生产方式已大量地被大规模连续生产流水线取代,事故规模容易扩大,其损失亦趋向严重化;每起火灾事故平均直接经济损失达到百万元,有的特大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
涂装火灾主要原因:由于涂装工艺必需使用大量的涂料和其它原辅材料,其中包括挥发份溶剂、助剂、漆料等等,有些物料的燃、爆理化特性明显。涂装职业危害:有些物料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危害,因此,作业过程中还容易造成人员的急、慢性苯中毒和粉尘侵害。清洁生产中的涂装作业卫生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涂装作业场所急性苯中毒、铅中毒是主要问题,同时,涂装粉尘环境也在增加,常常得不到有效控制。职业危害还呈现出多样化,有机溶剂危害也呈现多发。其中,四氯乙烯皮炎检出率达%,职业性皮肤病涉及的毒物还有防腐油、大漆、汽油、甲醇等;汽油清洗作业的汽油中毒患病率1.46%,醋酸乙酯等也存在一定的危害表现。随着新涂料和涂装工艺的推广,过去不常见的职业危害现在屡有报道,比如:放射性夜光涂料的肝损伤,喷漆工艺的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甲苯二异氰酸酯致职业性哮喘、电泳涂料致周围神经炎等等。此外,涂装过程的湿法前处理工艺使得酸危害比较突出起来,酸洗作业的牙酸蚀病有一定的检出率。而传统的干法前处理工艺则存在一定的重金属、矽尘危害等。关于机械伤害。工业化涂装车间内,大批量的待涂工件需要连续输送,立体交叉运行,地轨车、地面链、悬挂链、积放式输送链和升降机等设备大量采用。一旦安全警示和连锁系统不配套,或管理体系不健全,巡检人员、作业人员的伤害事故就容易发生。关于电气事故。工件表面处理、涂层成膜等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更由于涂装作业现场存在高温、高湿环境,电气、控制方面存在电气系统的事故易发条件。其他事故。整个涂装工艺过程中的部分工序大量使用酸、碱,易燃涂料等物质,若操作不当,容易产生作业场所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
我国的经济连续高速发展,必然带来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层面的不尽合理。资源消耗强度过大,环境污染、职业危害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突出问题。确实需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看待。可持续经济的提出,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这其中,通过安全、清洁化生产的标准化建设来降低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职业危害和安全事故发生是一项系统治理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年1月1日实施)明确指出:“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标准是指:依据生命周期分析原理,从六个方面,对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给出阶段性的指标要求,指导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的全过程控制。即,1、生产工艺与装备2、资源能源利用3、产品4、污染物产生5、废物回收利用6、环境管理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年8月间发布了《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从汽车涂装的生产工艺与装备、原材料、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末端处理前)和环境管理等五个方面,针对汽车制造业的涂装作业,提出清洁生产要求;从水平衡量角度,给出阶段性的指标要求;以标准形式指导汽车制造业涂装作业的清洁生产以及防止污染的全过程控制。同时也对我国其他各行业的涂装清洁生产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根据清洁生产要求,涂装企业要从源头削减污染和预防污染。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清洁生产则体现了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涂装企业从源头削减污染和预防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实施涂装清洁生产可遵循四个方面的原则:1、减量化原则,即资源消耗最小、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最小;2、资源化原则,即“三废”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3、再利用原则,即对生产和流通中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充分回收利用;4、无害化原则,即尽最大可能减少有害原料的使用以及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将环保工作逐渐由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过程控制,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甚至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降低生产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和对环境的影响。从实施过程来讲,涂装工程在选择生产工艺时,从产品选定、原材料选用到生产过程,都应以排放污染物最少和对环境影响最小为原则。“清洁生产”与工艺和产品的发展过程、技术水平等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新的涂装工程建设项目或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来说,主要是采用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先进工艺,即清洁工艺,从设计之初就开始考虑。对现役的涂装生产装置而言,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使用到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进行审定,对产品进行全面的物料平衡计算,主动辨识污染源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解决办法。实施涂装清洁生产标准化、采取减污措施、加强生产管理,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的目的。涂装清洁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提倡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强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包括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在内的所有员工在经济观念、环境意识、参与管理意识、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涂装清洁生产还可有效改善操作工人的劳动环境和操作条件,减轻生产过程对员工健康的影响,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使公众对其产品的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涂装作业涉及化学物料,涂装设备也存在一定危险环节,整个工艺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尤其不同的行业涂装工艺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还有一部分企业的涂装车作业场所劳动条件很差,安全设施不完备。甚至业主还没有相应的安全意识。因此,涂装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清洁生产的实施就更会遇到瓶颈。
20世纪80年代初期,涂装作业的上述特点更为突出。那时开始,我国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就组织跨行业的专家进行过专题调研论证。随后,成立了全国涂装作业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对涂料产品的组份结构高毒、涂装工艺高耗、安全防护技术简易的主要问题,制定了治理危害的技术对策,并启动了针对涂装作业的安全标准化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开始取得初步成效。20多年来,涂装作业安全状况的改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催化作用,经济发展使生产负荷继续增大,涂装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也在加大。由于涂装包含于各个产业之中,大多数情况下作为不同制造业的工艺配角。虽然有很多好的典型,但在更多情况下,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应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从清洁生产对社会负责的高度,提高对涂装作业安全、健康、环保、节能的认识,尽可能推进安全作业和清洁生产标准化来杜绝燃、爆事故隐患,解决涂装行业的职业安全卫生和环保节能问题。
在技术层面上,涂装作业的安全卫生规范化管理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系统的《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国家标准体系。现己颁布的标准有12项国家标准和一项行业标准:GB/T《术语》GB《安全管理通则》GB《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l《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l《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l《浸涂工艺安全》GBl《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l《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l《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行业标准:AQ《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其中绝大多数是强制性标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国家标准体系比较系统地针对涂装工程的工艺设计、设备制造、生产作业、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必须达到的安全技术要求。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国家标准体系对于涂装工程及其作业的基本控制要点有如下几个方面:限制、淘汰有严重危害性的涂料产品和落后的涂装工艺。涂料、溶剂、辅料实施危险化学品管理,控制现场物料的储存和输送。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安全、卫生、消防、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并分别控制火灾、爆炸危险性区域,根据不同的区域控制电气安全。必须采取通风防护技术措施。必须采取保护健康的卫生防护措施。严格控制涂装设备的安全性能,配置防止灾害发生与扩大的联锁、报警装置。必要的废气净化设施。作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国家标准体系是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标准体系。标准引用了相关消防、电气、工业卫生、危险化学品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安全、检验方法等国家和行业标准数十项。涉及大量具体的定性、定量技术要求,为企业涂装作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
我国已经对涂装产业环保节能和安全健康提出了安全、清洁生产的标准化要求。包括:国际间商业竞争需要。参照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出涂装安全、清洁生产方面的系列标准,提高全民的标准化意识,实现社会监督;社会和谐发展需求。提高质量、降低能耗,加大社会推广,扩大企业执行度;社会技术进步的需求。根据社会需求指导生产,保证通过安全、清洁生产促进环境保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国的清洁生产及安全生产目标明确,政府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有效,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涂装业的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们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问题,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从源头控制污染,提高本质安全度。加大推行涂装清洁生产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力度,以便顺利实现我国涂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