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疾病证治

2019-3-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面肌痉挛,重在调养面肌痉挛,属中医中风、中经络范畴。治疗多从肝入手,或养血柔肝,或介类潜阳,或虫类熄风,然临床效果多不理想。思虑伤脾,血液生化乏源;操劳过度,心血为之暗耗,面肌痉挛,虽多属肝风内动,实为血虚脾弱,土不植木。治当补益心脾,缓急解痉。李某,女,45岁患者三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左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初未在意,后竟日渐加剧,每天一发甚至数发,某医院诊为面肌痉挛,予安坦、安定、谷维素等治疗数日,效果不著而求治于中医。诊见患者左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上及眼睑,下及口角,伴心烦,失眠,梦多,舌淡、苔薄而少津,脉沉细而弱。辨证为血虚肝旺,后治疗效果不明显,复诊复诊辨为风阳上扰,后治疗效果显著,随访无复发。

桡神经麻痹,法在通阳

桡神经麻痹,属中医痿证范畴,治疗或从活血化瘀,或从补气通络。而阳气主动,阴血主静,痿证之成,责于阳气之不振,故治疗桡神经麻痹,当重视阳气的振奋与宣通,可使经通络活,功能恢复。许某,男,42岁,患者2个月前因醉酒倒地沉睡,醒来后渐觉右手抬举障碍,拇、食指麻木。前医以为中风半身不遂,经输液(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半月,疗效不显。医院诊为桡神经麻痹,予ATP、复方丹参、维生素B1等口服,并肌注硝酸一叶秋碱,仍不见效果而求治于中医。初辨证为瘀血痹阻,后治疗不佳,再诊为气虚络阻,仍不见效,后经细询得知,病人尚感右上肢沉滞不舒,四肢冰凉。察舌暗淡、苔薄白润,脉沉而涩。辨证为阳气郁遏,络脉痹阻,治疗好,手可抬起,活动自如,唯力量稍感不足,后积极锻炼,别配合针灸,康复如初。

三叉神经痛,首当开郁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面瘫范畴,治疗或祛风止痛,或活血通络,或解痉止痛。三叉神经分布于面部,而面部隶属阳明,阳明乃多气多血之腑,故三叉神经痛,当属火邪郁于阳明。既属于阳明经火郁,治疗则需火郁发之,施以二辛煎、升降散、选奇汤等治疗。高某,男,71岁,患三叉神经痛已20余年。长期服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初尚有效,后则疗效渐差。曾用无水酒精行三叉神经节封闭,疼痛缓解1年,再行封闭已无济于事。改投中医,服散偏汤、止痉散等,均无效果。现患者右侧面部阵发性刀割样剧痛,连及前额。舌暗淡、苔薄润,脉微弦。辨证为火郁阳明,络脉痹阻,后治疗,疼痛若失,唯面部沉滞不舒,后继续巩固,随访未见复发。

TJZY

赞赏

长按







































诚信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bfbz/11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