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治疗脂肪肝吗
2021-3-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脂肪肝病人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此外,脂肪肝病人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脂肪肝表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
中医认为本病之作,多因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或饮食不节,长期营养不良等因而致肝胆湿热蕴结,瘀血阻滞所致。慢性感染或中毒时,肝内脂肪大增,易形成脂肪肝。
艾灸治疗可取穴:至阳穴、期门穴、阳陵泉学、足三里穴、肝俞穴。
★艾灸至阳穴
至阳穴: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如下图:
★艾灸肝俞穴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如下图:
★艾灸期门穴
期门穴:该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左右各一。如下图:
★艾灸阳陵泉学、足三里穴
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1寸(大拇指横宽)处的凹陷中,左右各有一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左右腿各一。
脂肪肝日常护理 1、肝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黄疸加深要警惕。当肝炎病人出现黄疸时应及时卧床休息,医院救治。 2、脂肪肝患者护理牢记科学治病持之以恒。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应遵医嘱,坚持按时服药。如果不按时服药会影响疗效,也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还容易引起耐药现象的发生。
3、切忌多用药和滥用药。对于无症状的慢性肝炎病人一般不需要用药。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脂肪肝患者自我护理限烟和忌酒。因为酒精不但直接损害肝脏,会使病情加重,而且会影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而尼古丁同样对人体有巨大的损害。
5、休息、营养要适度和科学。由于过分的休息和营养可导致脂肪肝患者营养过剩,引发脂肪肝和其他相关疾病,而无所事事可加重心理压力,导致神经衰弱。因此,当肝功能正常时,便可正常学习和生活。
女性体质偏寒,而阳不足;这样身体就容易出现虚寒之证,比如:手脚冰凉、宫寒、胃寒....经络不通,身体处处淤堵....
古话说得好:女人要热养。
也就是,女人热一点不要紧。饮食以温热为好,不要食寒凉之物;衣服要保暖,本来女人阳气弱,不足以固表,因此不要露颈肩、腰腹、小腿这些容易受风寒侵袭的部位。
艾灸与女人天生一对。
用艾灸的纯阳之热,温润女性的阴柔之体刚刚好!因此,艾灸在短时间被大江南北的女性所接受和推崇。
很多女性在艾灸后反馈:月经不准了、外阴瘙痒、腹部肚脐周围出红疹......还要继续艾灸吗?!
这些其实都是好转反应,遇到这些排病反应,千万要沉住气:
1、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的话,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能出现提前或推后。
2、出水泡、出红疹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3、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4、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5,艾灸后子宫肌瘤或者卵巢囊肿变大了,这种情况会出现在艾灸初期,艾灸后身体血液循环加快了,而你这里又是瘀阻的,所以短时间会造成肌瘤“水肿”,继续艾灸就会消失。
6、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卵巢功能效果显著。
7、艾灸后身体出现麻酥酥的感觉,是经络窜感又叫得气,这是好的现象。
8、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9、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要加灸:合谷穴、复溜穴。
10、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有的人艾灸时手心脚心出冷汗,也是寒感的一种,需要继续艾灸。
11、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12、沉感,身体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3、同样的火力,艾灸某个部位时很烫,可能因为这个部位皮薄,或者经络瘀阻,热无法向下渗透,多灸几次就好了。
14、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好现象。
15、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好现象。
16、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7、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8、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泡泡脚后艾灸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就好。
19、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
20、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21、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22、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了解更多艾灸知识,电话//一三六四一一四八一二九
23、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艾灸后常见的50种反应序号艾灸后反应反应所代表的含义应对措施1水泡体内的湿寒比较重小水泡继续灸,大水泡针消毒后刺破挤出,避免感染,控制好灸量和火力,可以继续灸2红疹体内的风、湿、寒比较重改为悬灸会减弱,加灸曲池、大陵,期间可以刺血或者拔罐3口渴上实下虚继续施灸,灸前喝杯热水,多灸腿部4病症加重身体虚弱,正气弱继续施灸,局部刮痧,点刺放血5返病正邪相争加强营养,继续施灸,扶正祛邪6上火表明体质热或灸量大,配穴不合理加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下焦穴位,引火归元,控制好灸量和频率7口干舌燥上焦有虚火加灸曲池、合谷、太溪、照海,清虚降火8烦躁体内有虚火继续施灸,多灸腿部,少灸上焦部位,适当刮痧、拔罐9烫经络有瘀堵现象,热无法渗透下去,烫的部位大多是有问题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结节的部位,或是平时不舒服、平时疼痛的部位。艾灸前可先按摩,疏通经络,打开穴位后再灸10痒体内有风邪改为悬灸可减弱,用手揉,加灸曲池、百虫窝11不热表明体内寒气较重,体内寒气与热抵消,因此感觉不到热;也可能因最近太疲劳,气血虚弱或经络不通适当加大艾灸量,控制好火力12灸后皮肤红白相间点经络不通继续施灸,红白点会自动消失13头晕、头胀下焦部位经络堵塞,艾灸补进的气血全拥到脑部,加上原本脑部经络不通,而导致头晕、头痛现象头部和手臂进行适当刮痧、按摩;要序渐进施灸,可加灸大椎、合谷、太冲14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继续施灸,慢慢该症状就会消失15全身乏力体虚或其他病症掌握好灸量和火力,注意饮食,加强运动16身体沉重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继续施灸17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适量施灸、配合医师治疗18想睡觉经络疏通后需要更多的气血滋养,气血不足,则脑部缺氧,导致发困食疗补气血,继续施灸19酸痛、疲劳、嗜睡气血於堵或气血不足食疗补气血,继续施灸,不要熬夜,适当运动20鼻流清涕肺部有寒气,正气弱、免疫力差加灸迎香21面色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经络开始畅通,皮肤得到气血的滋养继续施灸22色斑变淡、痘痘消失体内毒素排出,身体机能恢复继续施灸23左热右凉血瘀或血虚右侧疏通时多加强24右热左凉虚或气瘀左侧疏通时多加强25忽冷忽热阴阳不平衡(晚上不睡觉,白天想睡觉)继续施灸,加灸然谷26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不热的那半边经络不通不通的半身,加大灸量27局部皮肤凉相应经络不通,阳气到达不了,相应的脏腑功能就会下降。继续施灸,加强运动28越来越凉,感觉冷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寒气驱除体外加大灸量29粘汗湿气重、脾虚继续施灸,加灸脾虚、阴陵泉30冷汗寒气重,阳虚继续施灸,加灸命门31腹部或后腰出油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过多继续施灸,期间也可以拔罐等32疼痛体内的经气被激发,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时的反应继续施灸,疏通相关经络33腹泻体内有寒湿,艾灸之后,阳气提升,体内运行时,肠胃功能开始恢复,肠蠕动增强,病邪化开,排出体外继续施灸,脏腑中浊气排出体外,症状就会消失34肾脏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继续施灸,多喝水,注意饮食35脐部出黄水有妇科或者肠胃炎症
继续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常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运动36脐下出水泡有妇科或者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继续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常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运动37肚脐出水泡,且还有红点有妇科或者肠胃炎症继续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日常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该部位的清洁与干爽,加强运动38排尿变多身体毒素、寒邪从身体排出继续施灸,可加灸肾俞、膀胱俞促进排毒39染病本身的慢性病,正气足了以后的正邪相争在专业艾灸师指导配穴、施灸40月经异常调理过程中,也会消耗一部分人体津液,若吸收功能差,补液不足,此时气血虚弱,出现的假象适当减少灸量,艾灸前后补充温水,适当吃一些山药等补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气血的转化这种症状就会得到缓解41月经提前或推后气虚、血热、精神紧张、压力大继续施灸,慢慢就会正常42白带异常寒邪循经而走,经脉绕于阴气,阳气增强之后,阴邪驱逐,正邪相争中,细菌暂时滋生,出现白带异常继续施灸,保持外阴清洁、干爽,多喝水,尽量吃清淡的食物43百会、鱼际穴,手心,涌泉冒凉风体内瘀,有寒气继续施灸44百会冒热风虚火旺上焦少灸,灸滋阴的穴位及下焦为主45鱼际冒热风肺部有热疏通手太阴肺经,经下焦为主灸或艾灸涌泉穴46手心冒热风心肺火旺上焦部位少灸或不灸,好转反应后正常灸47三阴交冒凉风可能有妇科加灸妇科穴位48关节冒凉风关节内有寒气,容易患关节炎继续施灸,循序渐进加大灸量49膝盖冒热风胃火旺加灸内庭泄胃火,少吃辛辣食物50涌泉冒热风肾阴虚继续施灸,加灸太溪、照海要确保艾灸有效,唯一的就是坚持。
女人身体温暖,气血好,血液循环好,身体就好,气色也会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