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高原学科科普丨糖尿病,手足麻木疼痛

2024/10/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陈大爷是位患糖尿病十余年的资深“糖友”。近期,他总是感觉手脚发麻,有时感觉像穿着厚厚的袜子,有时感觉像蚂蚁在手脚上爬,慢慢的还会有些刺痛,晚上睡觉前症状更加明显,不少资深“糖友”可能都有类似陈大爷这样的经历。医院内分泌科看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原来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惹的祸。

近年来,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发病率高达60%~90%,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糖尿病足,截肢的风险相较普通人增加8-16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指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微血管损伤引起神经细胞缺血缺氧,代谢异常和氧化应激,导致周围神经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中医学属“消渴”引发的痹症和萎症。其发生率与病程长短相关,其中有30%-40%无明显症状。吸烟、年龄超过40岁,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更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感觉异常:出现各种疼痛,如肢端麻木感、针刺感、灼热感或火烧感、热水烫伤感、冰冷感、虫咬或蚁行感、刀割样、触电或电击样剧烈疼痛等;

感觉减退、感觉过敏:轻者有戴手套、穿袜子的感觉,严重者对冷、热、痛的刺激毫无知觉;或对外来刺激表现得特别敏感,难以忍受;

自发性疼痛:表现为无法描述的静息痛,以足或下肢为主,夜间疼痛尤为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以及生活质量。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1.基础治疗:

1)控制血糖:高血糖的内环境是神经病变的始作俑者,糖友首先需要将血糖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2)控制体重调整血脂:饮食控制及适当运动都是减体重降血脂有效的手段。研究提示,体重减轻5%~10%便可大大降低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对于已经出现足部神经痛的患者来说,体重减轻还可减少对足底的压力。

3)戒烟限酒:吸烟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酒精可影响血糖水平,还会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因此不推荐糖友饮酒。

2.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显著:

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医称为消渴病痹症。我们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因消渴(糖尿病)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于“消渴”日久而致的“痹证”范畴。

医院内分泌科自启动年浦东新区临床中医高峰学科建设以来,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了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目前是上海市中医培育专科、浦东新区中医高峰学科、为长三角中医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科室建立了“海派石氏伤科(骨质疏松)中医流派浦东基地工作室”、成为“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分中心之一,以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治一体化治疗作为科室的诊疗特色,开展各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骨质疏松、肥胖及肾上腺等疾病方面拥有先进的诊疗技术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成为上海市优势培育病种,甲状腺疾病为浦东新区重点专病。

医院内分泌科是上海市中医培育专科,长三角中医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年成为浦东新区临床中医高峰学科以来,科室注重中西医结合、中医内外治并用,建立了消渴病、消渴病痹症、瘿病等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尤其消渴病痹症已成为上海市优势培育病种。我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医院唐红教授中医学术思想并加以创新,以西医为基础治疗,同时联合中医特色方剂内服外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消渴病痹症,取得较好疗效。

部分中医特色技术包括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活血通络方”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共同作用于特定穴位

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

适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或有肢体麻木疼痛、肢冷等症状。

■中药塌渍疗法

特色方剂糖络宁外洗方

活血化瘀通络

适用于适用于肢体麻木、疼痛、肢冷等症状。水温以37-40℃为宜,时间20-30分钟,严防烫伤。

■穴位敷贴

取穴足三里、阳陵泉、上巨虚,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外治共同作用

疏通经络

清热止痛

缓解乏力

适用于四肢酸痛肿胀,倦怠乏力者。

糖尿病神经病变尤其强调预防为主

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预防四妙招

严格控糖是关键

降压调脂齐兼得

定期筛查必重视

足部护理需加强

建议筛查频率:

★确诊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要进行一次神经病变筛查;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就应筛查,且以后每年筛查一次;

★已患有神经病变者需要每3-6月复查。

总之,糖友不必一直忍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要积极行动起来,定期筛查,早期干预,避免神经病变“找上门来”;发生了糖尿病并发症也不要悲观绝望,积极寻求内分泌科医生的帮助,解除病痛。

李晓华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上海中医药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浦东新区内分泌学科带头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专科分会委员

上海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周围血管分会常务委员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计委课题、浦东科委课题,主持建设浦东新区中医高峰学科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在骨质疏松、内分泌高血压、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需门诊(大同路总部):周一上午

专家门诊(大同路总部):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专家门诊(曹路门诊部):周四上午

图文

科研处、内分泌科

原标题:《高峰高原学科科普丨糖尿病,手足麻木疼痛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bfbz/16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