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太阳走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跟着太阳走我们常讲,万物生长靠太阳,但我们实际上能够跟着太阳走的人,做得太少太少了。首先讲睡觉,太阳醒了,我们就醒,太阳睡了,我们就睡了。只有和太阳保持了和谐,人的阳气才能够足。可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的,住的房子里面有空调,上班的时候一部分人有轿车,一部分人坐公共汽车。好不容易见了太阳,打一把伞把太阳给遮住。这样人获得太阳的能量太少、太少。所以非典的时候,我告诉我所熟悉的朋友,最好的预防非典的方法就是晒背,如果外面不冷就背对着太阳,外面要是冷,就在家里透过玻璃晒自己的后背。当你把后背给晒暖了,你就不会得非典了。很多人晒完了告诉我,非常舒服。什么道理呢?因为背为阳,特别男人的背是阳中之阳。如果觉得后背觉得凉的时候,就意味着阴气已经进来了,这种情况叫“阳不居阳,鸦占鹊房”。本来是阳气呆的地方,没有阳气,那么乌鸦把喜鹊的房子给占了。为何要强调跟着太阳走、不要和太阳去对抗呢?因为人的起源是太阳,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我们必须要和太阳保持着相应的节律。一年12个月,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结果。一天24个小时,12个时辰,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也是跟太阳发生着关系。人有12条正经,就是有12条主要的经脉,这个经脉它的开、关、兴衰都是和地球在自转时,哪个位置对着太阳有关的。比如现在是9:35分,是巳时,9—11点,是脾经最旺,人的脾主运化,可以把你早上吃的食物,进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一会到11点,到了午时,11点—13点为午时,心经最旺。人只有跟着太阳走才能够找到内在的力量。现代人所出现的问题最多的是抑郁,为何会抑郁呢?是阳气不足的结果,因为人们睡觉太晚的结果。有一位做过调查的记者说,全国的青少年的抑郁症大概是3千万人,中老年人的抑郁症还没有计算进去。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伤了胆气。人有三阴三阳。古代一些大医们讲“医生不懂三阴三阳,张口就是错”。何为三阴三阳,就是:少阳、太阳、阳明。三阴:就是少阴、太阴、厥阴。晚上21点—23点为亥时,亥时三焦经最旺,三焦通百脉。三焦就是手少阳三焦经。23点—1点,胆经最旺。一个是手少阳,一个是足少阳。少阳就是出生的太阳,尤其是晚上23点到凌晨1点的子时,是胆经最旺。所以黄帝内经讲“十一脏腑取决于胆”。
如果胆它没有阳气,人所有的脏腑都是消极的,如果说胆气没有升起来,就相当于体内没有太阳。如果天天晚上12点睡觉,一个月,那就是一个月体中没有太阳;一年,那就是一年体中没有太阳。没有太阳是不得了的。所以世界上的百岁老人,无论各自有什么绝妙的方法,有一个是一致的,晚上9点钟睡觉。我和一些人讲这个观点的时候,他们非常的惊讶,啊!?好象9点睡觉是不正常一样。实际上9点睡觉是正常的,再晚别超过10点半,因为10点半躺下,11点睡着。阳气怎么才能升起来呢?叫滋阴潜阳,当你睡着了为阴,在睡觉当中才能够把胆气升起来,如果不睡觉,那么不仅不升胆气,而且还消耗胆气。当胆气被消耗了,人就开始害怕了。我们常讲胆大、胆小,讲的就是胆气。所以《黄帝内经》里讲:“气已壮胆”,胆无气就没有胆量了,会出现惕惕不安,对周围非常敏感。善太息,就是长出气。经常有一些家长跟我讲,孩子年纪青青的,怎么经常长出气?就是因为伤了胆气。多疑。委屈。洁癖。最后就形成了抑郁症。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家长说现在竞争很激烈,孩子要考高中、考重点大学,晚上要写作业。我就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就是你们颠倒一下,晚上9点睡觉,早上3点起床。为什么呢?《黄帝内经》讲“鸡鸣之时起床”。所以清朝以来的皇太子,都是凌晨3点起床。如果不起床,那么太监会跪在太子的门口反复喊“鸡鸣即起,勤政爱民”,不把太子叫醒,太监们就要受罚。所以太子往往可怜太监,逐渐会形成习惯,但是他们都是晚上8点睡觉。也就是说可以早起不可以晚睡。道理何在呢?因为3点钟是鸡鸣之时,太阳醒了,你就可以醒了。晚上9点钟是亥时,是少阳之时,太阳已经睡了,它在孕育着力量,所以你也必须睡,你不睡就没有第二天的能量。有的人讲不要紧,我晚睡,但是第二天我会补觉。没有用。晚上晚睡半个小时,第二天睡3个小时都补不回来。为什么呢?太阳的引力,因为人力不及天力,药力不及天力。所以不能够保证晚上正常睡觉的人,我一般是不给他调理的,因为没有用。我们最近有一批名演员,突然的病逝,都是和睡觉有关。因为当胆气被耗的时候,肝就会受损,因为肝胆相表里,胆为阳、肝为阴,肝胆相照。什么叫表里,手心手背是表里。肝胆为心之母,当肝胆气虚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心脏会突然停跳,没有及时的抢救过来,人大概几分钟就死掉了,就是这么简单。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冬三月应该万物闭藏,冰天雪地,此时和秋天不一样了,秋天讲的是早睡早起,冬天要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冬天的老年人,4—5点钟就去晨练,不懂这个知识。冬天的时候老年人出去锻炼要见太阳,有太阳就出去锻炼,没有太阳就不能出去锻炼。冬天一定使自己的情志叫若伏若匿,就是半睡半醒。因为万物都是这个状态,你就不能醒,你如果醒就会得病,以免阳气走掉。冬三月的时候一定要去寒就温,不要着寒的东西。看到有的老年人,冬天把冰砸碎了冬泳,冬泳是欧洲人的习惯,因为欧洲人几千年来是吃的脂肪和蛋白为主,所以他们形成的形体结构、脂肪等等情况不一样。中国人几千年来是靠碳水化合物,近10—20年来刚刚吃饱。我今年54岁,18岁当兵的时候,我才吃了顿饱饭,所以我们是吃碳水化合物长大的,我们本来就是虚,冬天不能够避寒就温,春天就容易得病。冬天不但不能够着很冷的水,就连按摩都不行,冬天按摩后背,春天必然会得病,而且一得病就是一年。因为人的后背是藏阳的地方,如冬天做按摩、桑拿就会扰动了阳气,阳气就过早的走了,所以民间有一句话,叫着“雷打冬,十个牛拦九个空”。在冬天的时候,天响起了雷声,十个牛、九个都得瘟疫死掉了,因为阳气过早的释放了,所以冬天一定要保证自己的阳气,尽量的藏。如果冬天伤了肾,春天就会得萎厥。何为萎厥呢?是浑身没有力气,腰腿软。一年有四季,一天有没有四季呢?一天也有四季。凌晨是春天,中午是夏天,黄昏是秋天,深夜是冬天。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晚上9—10点钟要睡觉呢?因为9点钟已经是初冬了,11点是寒冬腊月,如果晚上不睡觉就相当于穿了很单薄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站着一样。因为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同志,他说很寒,“我的生活也很悠哉,没有很辛苦的事,怎么会很寒呢?”一问才知道都是晚上12点或一点睡觉,说你干什么,是看电视剧。什么叫寒,有寒必有虚,当你阳气被耗的时候,寒就进来。所以我们应该和天时,应该是对应的,否则,我们就离自然太远,病就很近了。人自身的和谐首先是脏腑的和谐,人违反了自然,就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就会出现九窍内闭。哪九窍呢?就是两耳、鼻、舌、口,上面是七窍,下面的是二窍,加起来是九窍,九个窟窿眼,如果违反了自然,叫内闭九窍。什么意思呢?眼睛不好使了,白内障了,视神经炎了;耳鸣、耳聋。鼻子闻不到味了,鼻敏感了;舌头不好使了,什么味都尝不出来了,不能说话了,这叫上七窍内闭。下两窍的内闭,大小便失禁了,或者是便秘了,或者是前列腺,或者是小便不出。那么这些情况都是人违反了自然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人没有保护好阳气。因为九窍的好用或者是不好用,是开或者是关,它是用气来推动的。当气机受到破坏,那么它就会发生刚才所说的情况。所以黄帝内经讲,人的阳气如同天上的太阳,太阳失常,万物就难以生存,人的阳气失常,就会折寿而亡。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很长时间的比喻,如果说人是1的话,有了房子加个0、有了工作加个0、买了汽车、当个官加个0、发财在加个0,这个0可以加到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但是如果这个1没了,不管后面有多少0,最后都是0。这个比喻是很生动的,古代大家熟悉的、看到的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作家、企业家、商家等等,他们事业的状况肯定是根据他们身体盛衰而发生的。他辉煌的那一段,往往是身体最好的那一段,他衰败的那一段也是身体垮下来的那一段。应该说孔明是智慧的,但是他所奋斗的一生,统一没有实现,也随着他身体的衰弱而毁于一旦,孔明最后剩下什么呢?就剩下一个人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年8月27号参考消息报道:日本国民患了整体的抑郁症。在日本如果是患抑郁症自杀的,经过了解他的工作很累,算工伤。可见,这已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很重要的一个病了。这个病是心理问题吗?不是。就是我前面讲的,跟着太阳对着干。日本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习惯,男人下班以后,能直接回家的说明没本事,男人下班以后,都要去喝酒,现在很多女性也要这么去做,一喝酒就要到晚上1—2点,如果谁不参加,下一个裁减的员工可能就是她。这种夜生活象我们前面讲的,伤了胆气,当胆气被伤就惕惕不安、多疑、厌世。所以这是个物质现象,如果单纯的用心理疗法,实际上是唯心主义。有一次一位心理学的博士生导师找我来看抑郁症,这个人很瘦,面带青色。必有寒气,有寒必定是气虚,气虚必定是睡觉过晚。眼睛塌陷,晚上睡觉太晚,肾和肝的阳气太虚,寒乘虚而入,气血遇寒则凝,人不就抑郁了嘛。抑郁是快感的对称,一个人特别高兴,喝点酒就高兴,因为气血运行得快了,他就兴奋的状态,酒后话多嘛,当他的气血流得很慢,人就很抑郁了。所以,抑郁症是个物质现象,而不是心理现象。所以,每个人都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工作,尽量把事情放到早上去干,晚上还是要早睡觉,有些夜班的同志怎么办?我一直想提这样一个建议,千万不要三班倒,也就是,这个礼拜上白班,下个礼拜上夜班,或者,这个月上白班,下个月上夜班,这就坏了因为人会按自己的生活节律形成生物时钟。比如说晚上十点钟睡觉,到了晚上就会分泌一种催眠素,如果你不睡觉,那么这种催眠素就会腐蚀肌体,好不容易一个礼拜刚形成的生物时钟,第二个礼拜又变了,这样对人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企业一定要三班倒的话,那上白班的总是上白班,上夜班的总是上夜班,以便行驶他自己的生物时钟。节选自刘承恩中医师年9月4日于北京展览馆讲座《调理平衡,和谐人生》。
分享时令养生智慧!感恩老师刘承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