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杆菌病防控

2017-2-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概述

布鲁氏杆菌病(布氏菌病)是由布鲁菌(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职业以兽医、畜牧工作者、屠宰工人为多;年龄以青壮年为多;性别以男性为多;季节以春末夏初(在家畜流产高峰后1~2个月)为多。

布鲁氏杆菌病广泛流行于世界许多国家,高发地区为地中海地区,亚洲,中南美洲等。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自年以来,我国人畜布鲁氏杆菌病又有回升,很多已经基本控制的地区又有新的人畜布鲁氏杆菌病流行,此外,放松对乳及肉等畜产品的监督、管理、消毒,家畜不能及时、广泛免疫,以及防治队伍涣散,对布鲁氏杆菌病防治松懈麻痹等都是重要原因。

2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是布鲁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主要是羊、牛和猪,其次是犬。

3传播途径

布鲁菌进入人体的途径:①经受损皮肤(外伤、擦伤等);②经黏膜,如含菌液体溅入眼结膜或经性器官黏膜等;③呼吸道,如吸入含菌的气溶胶等;④消化道,如食用未经彻底灭菌的含菌奶类、食物等,流行区患者常为多种形式受染。

4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较强免疫力,不同种布鲁菌之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者很少,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感染而获免疫。

5流行特征

本病感染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与病畜接触机会的多少。因此以牧区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农业区又次之,城市最低;职业以兽医、畜牧工作者、屠宰工人为多;年龄以青壮年为多;性别以男性为多;季节以春末夏初(在家畜流产高峰后1~2个月)为多。

6发病机制

研究很多,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布鲁菌经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后,主要经淋巴管侵入局部淋巴结生长繁殖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如在该处未被消灭则形成感染灶,经大量生长繁殖后冲破淋巴结屏障而进入血液循环,在血循环中布鲁菌继续生长、繁殖、死亡、释放内毒素,遂产生菌血症,毒血症。

7布鲁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为急性期、慢性期活动型及慢性期相对稳定型。潜伏期7~60天,平均2周,少数患者可达数月至1年以上。

7.1急性期

病多缓起,主要症状为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肿痛等。发热多为低热和不规则热,5%~20%出现典型的波浪形,多汗亦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之一,常于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大汗淋漓。关节痛常较剧烈,与风湿热类似,呈游走性,主要累及大关节。睾丸肿痛最具特征性,约占男性患者的20%~40%,乃睾丸炎及附睾炎所致,多为单侧。肝脾肿大也很常见。其他尚可有头痛、神经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7.2慢性期

病程超过一年,称为慢性期。可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期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凡慢性炎症表现明显者:低热,症状、体征反复出现或加重者为活动型。凡无慢性炎症表现者: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或功能障碍较固定。仅于气候变化、劳累过度时才加重者,为相对稳定型。本期表现更是多种多样,基本上可分两类:一是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类似神经官能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另一类是器质性损害,其中以骨骼-肌肉系统最为常见,如大关节损害、肌腱挛缩等,神经系统病变也较常见,如周围神经炎、脑膜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病变也可见到,如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等。

8布鲁氏杆菌病的并发症

8.1血液系统

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比较常见,严重的全血减少主要由细胞吞噬作用引起,骨髓中的肉芽肿也可能起一定作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率约1%~4%,有时非常严重且持续时间很长而需要皮质激素或切脾治疗。

8.2眼睛

葡萄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盘水肿及角膜损害均有报告,免疫复合物可能是葡萄膜炎的病因,多见于慢性布鲁氏杆菌病。

8.3神经系统

可见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多发性神经根性神经病等。

8.4心血管系统

主要为心内膜炎,主要侵犯主动膜瓣。此外,偶可见心肌炎、心包炎、主动脉炎等。,早产,死产均可发生。此外,肝脓肿、脾脓肿、肺炎、肾小球肾炎、胸膜炎等均有人报告。胸腔积液的改变类似结核性胸膜炎,包括腺苷脱氨酶的升高。

9诊断

在流行地区有与病畜接触史,不明原因发热、头痛及淋巴结、脾、肝肿大者,应怀疑本病,流行病学资料对协助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如经详细调查,确无感染本病可能者,则基本可排除本病。反之,如确有受染本病的可能,而临床上出现反复发作的发热、显著多汗、关节痛、睾丸肿痛时,潜伏期也符合,则诊断基本可以成立。血、骨髓、尿、脑脊液、脓液等培养阳性乃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应多次送检。

10布鲁氏杆菌病的治疗

10.1急性期治疗

应以抗菌治疗为主。由于布鲁菌为细胞内寄生,故抗菌药物必须易于穿透细胞膜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与临床疗效有时并不一致。为了防止耐药和复发,一般常需联合用药,而且疗程必须较长,如果疗程过短,则任何药物(包括联合用药)的复发率均很高。

(1)成人普通布鲁氏杆菌病常用的治疗方案

①四环素联合链霉素:布鲁菌对四环素仍高度敏感,四环素2g/d,分4次口服,共6周。链霉素1g/d,肌内注射,共2~3周,其复发率<5%。

②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利福平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由于其脂溶性作用,较易透过细胞膜渗入到细胞内,也可透过血脑屏障,口服后很易达到抑制布鲁菌的浓度。

③氧氟沙氟沙氟沙星联合利福平:喹诺酮类药物,特别是氧氟沙氟沙氟沙星,在体外对布鲁菌有很好的作用。但如单独应用于人类布鲁氏杆菌病治疗则复发率极高。

(2)对于<8岁的儿童和孕妇的治疗:由于这些患者不宜应用四环素,故一般可采用利福平45天联合应用磺胺甲噁甲噁唑/甲氧苄苄苄啶(复方磺胺甲噁甲噁甲噁唑)45天或联合应用庆大霉霉素7天或奈替米星7天。。

10.2慢性期治疗

慢性活动型患者一般仍应当应用抗菌疗法并合用菌苗疗法。相对静止型患者一般多不再采用抗菌疗法,而以菌苗疗法及对症疗法为主。

11预后

布鲁氏杆菌病的预后良好。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病死率也就2%~3%。经抗菌药物治疗后更很少病死。病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内膜炎,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等。急性期患者中大多数均于3~6个月内恢复健康,部分患者的病程可长达1年以上。慢性期患者治疗较困难,有时可遗有关节病变和肌腱挛缩而使肢体活动受限。

12布鲁氏杆菌病的预防

应采取以家畜预防接种为中心的综合措施。

12.1控制传染源

对家畜可采取“定期检疫”、“屠宰病畜”、“病健畜分群放牧”、“菌苗免疫”等方法。

12.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1)牲畜流产物的处理:流产物应深埋,污染场地严格消毒。

(2)畜产品的处理:乳类及乳制品消毒(巴斯德消毒或煮沸)。毛皮消毒(自然存放1~5个月、日晒、化学消毒、60Coγ照射等)。肉类要熟食。

(3)家畜粪便要经无害化处理后用做肥料及燃料。要保护水源,防止被患者及病畜的排泄物所污染。

(4)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职业人群的防护:接触病畜时,应着防护装备:工作服、口罩、帽子、围裙、乳胶或线手套和胶鞋等。工作后要用消毒水或肥皂水洗手,工作期间不吃东西,饭前洗手等。

12.3提高人群免疫力

可接种布鲁菌苗。

12.4加强宣传教育

清之医苑期待您的到来(长按并识别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点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bfbz/6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