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药的合理服用时间你得知道
2017-3-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同一种药物,同一剂量,同一规格,同一批号,同一厂家,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在医学上称为「时辰药理学」。
作为对临床给药起指导作用的一门学科,时辰药理学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好好学习,从而对于患者有关合理用药时间的询问,能真正进行专业的解答,最终可以达到最小剂量、最佳疗效、最小毒性,提高用药效果。
心血管系统药物1降压药人的血压在1天24小时中呈「两峰一谷」的状态波动,即9:00~11:00时、16:00~18:00时最高,从18:00时起开始缓慢下降,至次日凌晨2:00~3:00时最低。
故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白天,而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夜间。
轻度高血压患者切忌在晚上入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也只能服白天量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夜间为生理性低血压服药使血压降低,从而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脑血栓。
1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包括控缓释制剂)多在7:00时给药。
1天服用2次的降压药,以上午7:00时和下午14:00时两次服药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
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因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常在睡前给药。
2强心苷类药心力衰竭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和毛花甙C等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00时左右最高。此时用药效果比其他时间给药增强40倍。若按常规剂量使用极易中毒,所以这个时间给予强心苷类药物一定要考虑药物的剂量和毒副反应。
地高辛于8:00~10:00时服用,血峰浓度稍低,但生物利用度和效应最大;14:00~16:00时服用,血峰浓度高而生物用度低,所以上午服用地高辛不但能增加疗效,而且能减低其毒性作用。
3他汀类药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而阻碍肝内胆固醇的合成,同时还可增强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使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
由于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所以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如: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等,采用晚间顿服比每日3次服药效果更好。
4抗心绞痛药心绞痛发作的昼夜节律高峰为上午6:00~12:00时,而治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也存在昼夜节律性。
钙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在上午使用,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下午服用的作用强度则减弱。
所以心绞痛患者最好早晨醒来时马上服用抗心绞痛药。
由于氨氯地平、赖诺普利起效平缓,其血药达峰时间分别需6~12h和7h,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时,在晚上临睡前给药,可使血药浓度峰值出现在次日清晨,从而更好地发挥抗心绞痛作用。
激素类及影响内分泌药物1糖皮质激素类药人体激素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泌的峰值在早晨7:00~8:00时,2~3小时后就迅速下降约1/2,然后逐渐减少直至午夜的分泌量最少。
将1天的剂量于7:00~8:00时给药,或隔日早晨7:00~8:00时1次给药,可减轻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减轻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严重后果,且消化系统溃疡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并发感染的机会也减少。
例如,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等控制某些慢性病时,采用隔日给药法:即把48h的用量在上午8:00时早饭后一次服用,其疗效较每日用药效果好,不良反应小。
2甲状腺药首选:优甲乐应该在早餐前半小时将一天的剂量一次性用清水送服。这样可以避免与食物同服时胃肠内的油脂性物质、小麦麸皮等影响药物的吸收。
如果早上服药有困难的患者可选择晚饭后4个小时服用,也就是睡前服药。睡前服用甲减药物可大大提高甲状腺激素浓度。夜间服用左甲状腺素可以使药物接触肠道壁时间更长,吸收效果更好。
此外,服用甲减药物后两小时内,最好避免服用钙和铁补剂、高纤维食物、抗酸剂和抗抑郁药。
3甲状旁腺及降钙代谢药双膦酸盐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症最常用的药物。
该药最关键的问题是吸收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接触油脂之后。因此,最好在早上空腹用白开水服用这类药,1小时后再进食。
需要提醒的是,这类患者常服的钙剂和维生素D也会干扰双膦酸盐发挥药效,必须等待1小时后再服用。
4降血糖药(1)治疗一型糖尿病唯一有效的药物是胰岛素,必须在餐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才能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相匹配。
(2)治疗二型糖尿病的药
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和非磺脲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唑烷二酮类或称格列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
磺脲类药物用药时间应在餐前30分钟;
非磺脲类药物瑞格列奈用药时间应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或进餐时服用;
双胍类药物有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不良反应,其用药时间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比格列酮)和格列美脲等长效制剂的用药时间宜每日早餐前0.5小时服用一次;
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等)可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竞争碳水化合物水解酶,抑制双糖转化为单糖,从而减慢葡萄糖的生成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需在餐前即刻服用或与第一口主食咀嚼服用。
消化系统药物1抗酸药包括小苏打、碳酸钙、氢氧化铝、硫糖铝、铝碳酸镁等,宜餐后1:00~3:00小时服药最佳,因该类药物餐后服用,其排空延缓,服药形成的保护膜不易被破坏,具有更多的缓冲作用。
2胃酸分泌抑制剂包括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利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全天量睡前顿服的疗法,这种服法与分次服效果相同或更好,既方便了患者,又减少了不良反应。
因为人体胃酸分泌从中午开始缓慢上升,至20:00时左右急剧升高,22:00时达到高峰。
3其它大多在餐前服用,如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比利;胃肠解痉药阿托品、溴丙胺太林;助消化药多酶片、乳酸菌素;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空腹服用可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粘膜,但需注意的是这类药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胃粘膜表面的粘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与制酸药合用时,应间隔1小时服用。
呼吸系统药物哮喘患者的通气功能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气道阻力最小,凌晨0:00~2:00时最大,故哮喘患者常在夜间或凌晨发病或病情恶化。而凌晨哮喘患者对乙酰胆碱和组胺最为敏感。
多数平喘药临睡前服用平喘效果最佳。
如:抗哮喘药氨茶碱缓释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班布特罗、丙卡特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等每晚睡前0.5小时服药一次的平喘效果显著优于每天2次给药方案。
抗肿瘤药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钟,肿瘤细胞在10:00时生长最旺盛,第2个生长高峰在22:00~23:00时,而正常细胞在16:00时生长最快。
因此,在上午10:00时或午夜22:00~23:00时进行化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最高,对正常细胞受损率最低。所以有人提出了「零点化疗」的给药方案,即在午夜给予化疗药。
解热止痛抗炎及抗风湿药抗菌消炎药物排泄较快,每隔6小时应服药一次。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每天清晨和上午关节疼痛较重时服用,可在早晨加大剂量服一次消炎药物,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的一次服药。
麻醉药及辅助麻醉药吗啡的镇痛作用在15时给药最弱,21时给药最强,所以硫酸吗啡缓释片每日2次给药时,以9时和21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抗变态反应药物为了避免因嗜睡副作用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扑尔敏、酮替芬、赛庚啶等抗过敏药宜睡前服用。
编辑:张跃奇
长按下方西安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