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助理813VIP习题连载九
2017-6-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中国好牙医口腔执业(助理)综合笔试培训班正在火热招生中”详情请加 一、维生素摄取不足见于膳食调配不合理或偏食、节食、素食等,以致维生素摄取不足。如以玉米为主食,易患维生素PP缺乏的癞皮病;素食易造成维生素B12等缺乏而致贫血。 二、肠道吸收不良见于消化系疾病,如长期腹泻、胆道梗阻,易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障碍。 三、肠道细菌生长抑制如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抑制了肠道内细菌的生长,导致其合成的维生素减少,易引致维生素K、PP等的缺乏。 四、吸烟易造成维生素C的缺乏。 五、需要量增加儿童、孕妇、乳母,重体力劳动者,经期流血量较多的妇女及长期发热,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体弱多病者,其需要量高于正常人。 六、食物储存及烹调方法不当蔬菜久放,存放时不避光,干燥则维生素易丢失。如菠菜在20℃环境放置一天,维生素C丢失84%;炒蔬菜,如小白菜,70%的维生素C溶解在汤中,若弃汤则可想而知;同样烹调时间过长、高温、炖煮等对维生素的破坏都很大。由此看来食物中的维生素常在我们不经意间丧失了。
13、典型的坏血病是由下列何种物质缺乏而引起的A.核黄素B.泛酸C.硫胺素D.维生素KE.维生素C
:E
14、有关维生素D的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维生素D3是主要发挥生理作用的D3形式B.维生素D3必须经过肝、肾二次羟化作用后,才能转变为活性维生素D3C.1,25(OH)2D3具有促进钙磷吸收和促进骨盐更新的作用D.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E.多晒太阳可以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
:A:维生素D在体内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钙的吸收进而调节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证明,维生素D3能诱导许多动物的肠黏膜产生一种专一的钙结合蛋白(CaBP),增加动物肠粘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促进钙在肠内的吸收。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水平,从而维持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就发育。儿童缺乏维生素D,易发生佝偻病,过多服用维生素D将引起急性中毒。①促进钙、磷自小肠吸收。1-25(OH)2D与肠粘膜细胞的胞浆受体结合后,运入胞核,促进基因表达合成钙结合蛋白(CaBP),使钙离子(Ca2+)自小肠粘膜乳头上皮细胞的刷毛缘吸收。②动员骨钙、磷到血。使骨钙与CaBP结合入血。③使骨无机盐化。刺激成骨细胞,促使钙、磷沉着于骨。④通过远端肾小管细胞受体,与PTH共同增进钙的回吸收;血钙升高后抑制PTH(PTH增多尿磷),而增加磷的回吸收。⑤通过特异受体,增加皮肤生发层的7-脱氢胆固醇含量,使胰岛细胞增多胰岛素的产量;增加乳腺对钙的运转等。此题选A
关于蛋白质变性的叙述,哪项正确A.变性蛋白质会发生分子量的变化B.变性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是因为中和了电荷和脱去水化膜所致C.蛋白质变性后,其溶液的黏度降低D.蛋白质变性破坏了其二、三和四级结构和一级结构E.蛋白质变性就意味着肽键断开
:B: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一般认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了改变或遭到破坏,都是变性的结果。
、α-螺旋每上升一圈相当于几个氨基酸A.2.5B.2.7C.3.0D.3.6E.4.5
:D:
3、下列氨基酸中有的R基有极性但不解离的是A.天冬氨酸B.谷氨酸C.精氨酸D.色氨酸E.丝氨酸
:E:极性中性氨基酸:R基团有极性,但不解离,或仅极弱地解离,它们的R基团有亲水性。如: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谷氨酰胺、天门冬酰胺。
4、在蛋白质肽链中氨基酸残基间相连的主要化学键是A.氢键B.盐键C.肽键D.疏水作用E.都可以
:C
5、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A.10%B.12%C.16%D.18%E.20%
:C
6、下列氨基酸中无L型或D型之分的是A.谷氨酸B.甘氨酸C.半胱氨酸D.赖氨酸E.组氨酸
:B:α-氨基酸的立体结构除甘氨酸外,α-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所连结的4个基团都不相同。此时4个基团的排列方式从三度空间看,有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相互成镜子中的影子,而不可重叠,互成立体异构体,因此α-氨基酸有立体异构体存在。两种异构体分别称L型和D型。除甘氨酸无立体异构体外,存在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
7、下列属于疏水性氨基酸的是A.苯丙氨酸B.半胱氨酸C.苏氨酸D.谷氨酸E.组氨酸
:A
8、从组织提取液沉淀活性蛋白而又不使之变性的方法是加入A.硫酸铵B.三氯醋酸C.氯化汞D.对氯汞苯甲酸E.1mol/LHCl
:A
9、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A.硒代半胱氨酸B.羟脯氨酸C.瓜氨酸D.蛋氨酸E.丝氨酸
:C:羟脯氨酸 亚氨基酸之一,通常在第四位上带有羟基,但有时也在第3位上。由于有两个不对称的碳原子,所以有4种立体异构体。在动物胶和骨胶原中含有L-羟脯氨酸。自然界中不存在D-羟脯酸。L-别羟脯氨酸是从鬼笔鹅膏中得到的有毒的多肽鬼笔环肽的组成成分。一般的蛋白质不存在这种氨基酸。在自然界的羟脯氨酸的甲基衍生物中有左旋水苏碱、右旋水苏碱〔这些都存在于林生水苏和药水苏的叶和茎中〕和γ-羟古液酸存在于巴豆属的Crotongubonga的皮中。在生物体内羟脯氨酸是由脯氨酸合成的,但不是以游离状态,而是在肽链中被羟基化。它的分解作用类似脯氨酸,但以带着羟基的状态进行,所以成为4-羟基谷氨酸。
10、蛋白质在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是由下列哪种结构引起的A.组氨酸的咪唑基B.丝氨酸的羟基C.半胱氨酸的-SH基D.苯丙氨酸的苯环E.谷氨酸的-COOH基
:D
:
11、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正确说法是A.一级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B.空间结构与功能无关C.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一定会丧失其活性D.三级结构的蛋白质与功能毫无关系E.空间结构破坏,一级结构无变化,蛋白质仍有生物活性
:A: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局区域内,多肽链沿一定方向盘绕和折叠的方式。三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卷曲折叠成特定的球状分子结构的空间构象。四级结构: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适当的方式聚合所形成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结构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每一氨基酸侧链的空间构象C.局部主链的空间构象D.亚基间相对的空间位置E.每一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C:蛋白质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的折叠和盘绕的方式。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所以蛋白质二级结构就是多肽链折叠或是盘绕形成的空间构想
13、向卵清蛋白溶液中加入0.1mol/LNAOH使溶液呈碱性,并加热至沸后立即冷却,此时A.蛋白质变性析出B.蛋白质变性,但不析出C.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D.蛋白质变性,冷却又复性E.蛋白质水解为混合氨基酸
:B
4、将蛋白质溶液的pH值调节到其等电点时A.可使蛋白质稳定性增加B.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不变C.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增加D.可使蛋白质稳定性降低,易于析出E.对蛋白质表面水化膜无影响
:D: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此时蛋白质带电荷为零,互相排斥变弱,此时蛋白质容易互相聚集而形成大分子,稳定性降低。易于析出。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D
15、组成人体蛋白质多肽链的基本单位是A.L-α-氨基酸B.D-α-氨基酸C.L-β-氨基酸D.D-β-氨基酸E.以上都不是
:A
16、经测定,一血清标本的含氮量为10g/L,那么,蛋白质的浓度是多少A.52.5g/LB.57.5g/LC.62.5g/LD.67.5g/LE.72.5g/L
:C
17、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A.除甘氨酸外旋光性均为左旋B.除甘氨酸外均为L系构型C.只含α-氨基和α-羧基D.均有极性侧链E.均能与双缩脲试剂起反应
:B:从氨基酸的结构看,除甘氨酸外,其余氨基酸的α-碳原子都是不对称的,因而都具有旋光性。将α-碳原子的构型和甘油醛比较,可以见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L型和D型氨基酸的代谢反应不同,人体能利用所有的L型氨基酸而对D型的仅限于蛋氨酸和苯丙氨酸。
1、"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提法出自A.年《中国医学生誓词》B.年《中国医学生誓词》C.年《临床医师公约》D.年《临床医师公约》E.l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A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这一文献的基本精神是A.对患者一视同仁B.文明礼貌服务C.廉洁行医D.为患者保守医密E.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E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的时间是A.年10月l5日B.l年l2月15日C.年l0月15日D.年12月l5日E.年12月15日
:B
4、医德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应除外的是A.宣言B.誓词C.法典D.守则E.法规
:E:法规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法典:就某一现行的部门法进行编纂而制定的比较系统的立法文件。现行法系统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了便于查阅、适用法律规范和消除法规存在的某些缺陷,需要对现行法规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法规系统化的方法有两种,即法典编纂和法规汇编。
5、医德规范的本质是指A.医疗卫生行政官员对医务人员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B.医务人员对自己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C.患者对医务人员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D.医务人员在医学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应E.患者在医学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应
:D:医德规范的概念:医德规范是指衡量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 2.医德规范的本质: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在医学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社会对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医德原则的具体体现和补充。 3.医德规范的范围:医德规范包括医疗、护理、药剂、检验以及科研、预防等领域的规范。 4.医德规范的作用:把医德理想变成医德实践的中间环节。 5.医德规范的地位:医德规范在医学道德规范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协调各种医疗人际关系的具体行为准则。
6、在分配稀有卫生资源时,不应该坚持的是A.个人的实际需要B.个人之间的平均分配C.个人的支付能力D.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E.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C:根据最佳选项的原则,卫生法规不可能规定对稀有资源的分配考虑个人的支付能力(个人经济实力)
7、关于同情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情感B.医务人员最起码的道德情感C.促使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的原始动力D.建立在医学科学基础上的,具有理智性E.医务人员对患者最高层次的情感
:E:医学道德情感的内容:(1)同情感,这是医务人员应具有的最起码医学道德情感;(2)责任感,这是同情感的升华;(3)事业感,这是责任感的升华,也是最高层次的医学道德情感。
8、按情感内容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理性成分从小到大排列的医德感情序列是A.责任感-同情感-事业感B.责任感-事业感-同情感C.同情感-责任感-事业感D.同情感-事业感-责任感E.事业感-同情感-责任感
:C
9、《希波克拉底誓言》蕴涵了医学伦理学的A.不伤害原则、为病人利益原则和尊师原则B.不伤害原则、为病人利益原则和保密原则C.尊师原则、为群众利益原则和保密原则D.尊师原则、整体医学理念和保密原则E.不伤害原则、尊师原则和保密原则
:B:[考点]医学伦理学文献[分析]《希波克拉底誓言》因其悠远的传统而一直备受业内人员的喜爱,大部分医学院校的誓词仍然使用此誓言。其中不乏一个基本的原因,即它道出了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内涵:不伤害原则、有利于病人原则和保密原则。虽然不全面,但仍然很关键,尤其对保密原则的重视,在当今的我国更为重要。
10、关于新医学模式,最准确的是A.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关心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B.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做到真正以病人为本C.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学知识D.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关心病人个体,更要关心病人的家属E.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关心病人个体,还要关心病人的后代
:B:[考点]新医学模式[分析]关于新医学模式,需掌握医学模式的含义--对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此模式由于更全面综合地认识人、认识人类的健康和疾病,而更加能体现和实现对人的尊重,也是文明的进步。
11、关于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个基本原则中不伤害原则是最重要的B.在实际应用中,这四个原则只有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才有效C.四个基本原则中有利原则是最重要的D.这四个原则中公正原则是最不重要的E.这四个原则之间存在冲突的情况,需要具体判断
:E:[考点]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分析]在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时,基本原则之间很可能存在冲突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12、医德评价的标准不包含A.有利B.自主C.公正D.互助E.奉献
:E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学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取决于A.公正分配医药卫生资源的要求B.实现医疗活动道德价值的要求C.协调医际关系的要求D.合理解决卫生劳务分配问题的要求E.正确处理市场经济对医学服务所产生的正、负双重效应的要求
:E
14、市场经济对医学实践的作用决定了医学服务A.与市场机制相容B.应该市场化C.不能引入市场机制D.必须有控制地引入市场机制E.以上都不是
:D:(一)市场经济对医学实践的正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医疗实践具有的促进作用即正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平等性、求利性、竞争性、开放性和可控性等特征,调动了医疗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潜力,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医学事业的发展。(二)市场经济对医学实践的负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医疗活动的消极作用即负效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医院片面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受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医务工作者唯利是图,以医疗权利、技术牟取个人不正当利益,败坏了医务人员的形象。从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考虑医学服务必须有控制地引入市场机制。
15、市场机制引入医学实践时最易带来医务人员拜金主义问题的是市场经济具有的A.竞争性B.逐利性C.自主性D.平等性E.自发性
:B
16、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建设,重点是纠正和防止A.稀有卫生资源分配不公B.医务人员追求个人正当利益C.政府不断扩大卫生事业的福利性D.医务人员追求自身价值E.医疗卫生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E
17、最有利于医务人员进行创新,而体现出自身正效应的市场经济固有属性是A.自主性B.平等性C.开放性D.竞争性E.可控性
:D
18、在高科技时代强调医学伦理教育的必要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医学高新技术A.给患者带来了福音B.促进了医学发展C.应用中的双重效应提出了新的医德要求D.在西方被严重滥用的教训E.应用中出现了许多医德两难选择问题
:C
19、高科技应用在医学中所带来的医学难题是A.布局不合理B."植物人"的治疗决策C.卫生资源浪费严重D.其使用背离医学目的E.影响医学人才全面发展
:B
20、高科技应用在医学中所产生的伦理负效应主要表现为下列现象,但应除外的是A.诊治依赖高科技手段B.高技术-低情感C.高技术手段集中于"医院"中D.滥用高科技手段,造成看病贵E.医患关系的"物化"趋势
:E:医患关系的"物化":高科技医学的发展,使诊疗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敏感、精确、迅速的自动化、信息化、遥控化、人性化的先进诊疗手段越来越多的替代了传统的物理诊疗。这不是负效应。
21、高科技在医学中应用所产生的伦理正效应集中体现在A.使临床诊断质量不断提高B.使医学目的及其道德本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实现C.使临床治疗质量不断提高D.使医务人员必须面对许多医德问题E.对医务人员的医德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B:高科技进入医学领域是历史的必然。这一必然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植根于医学领域为更好地实现医学目的而产生的对高科技的巨大的内在需要,而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恰恰能够极大地满足这一需要。卫生资源使用伦理:高科技进入医学领域的必然性、医学高技术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医学高技术使用的道德原则。
22、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述提法中错误的是A.人们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B.医学道德进步的重要标志C.医学临床活动和医学研究的指导思想D.医学实践的反映和理论概括E.对医德修养和医德教育的最全面认识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E选项不是此部分论述的内容,且太绝对。因此不考虑。
23、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师提出的根本性医德要求是A.学习伦理学B.学习生命价值论C.学习公益理论D.更加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医院收费低白癜风的发病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