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专题NO2维生素P和维生素PP
2017-6-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你会发现在网上看一些科普文章,会出现一些很不规范的表述,比如维生素B这种称呼,还比如某某食物的的成分既有烟酸又有维生素B3,再者就是维生素P和维生素PP了,咋一看,还以为作者为了简写少写了一个P。但就是少了个P,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
关于维生素P与维生素PP的辨别,十五六年前青岛大学医学院皮肤科教授秦士德就发表过文章,后续就被很多网站转载,但内容八九不离十。我现原文摘录如下:
维生素P又叫芦丁、路通。它能减少血管脆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维生素C的活性,预防脑溢血、视网膜出血、紫癜等疾病。它与维生素C共存于柑橘、葡萄、山楂、番茄等鲜果蔬中,常吃果蔬的人不需要另外补充。
维生素PP又叫维生素B3或尼克酸。它包括烟酸及其衍生物烟酰胺,与人体的40多种生化反应有关。烟酸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常被用来治疗脑血管痉挛。烟酰胺无此作用,因其可防治“派拉格”,而得名维生素PP(PreventPellagra)。
“派拉格”又叫糙皮病、癞皮病或烟酸缺乏病。偏食玉米、营养缺乏、长期酗酒、服异烟肼等是其常见病因。该病症状极为复杂多样:在皮肤上表现为手背或面部的黑红色晒斑;在肠胃表现为急腹症或慢性顽固性腹胀、便秘或二者交替,并有红舌、镜舌、地图舌等黏膜改变;在神经系统,从轻度的神经精神症状到严重的癫痫、精神分裂症、昏迷等都可发生。诸系统的症状可轻重不一、或有或无、或先后出现,患者常跑遍各科门诊,久治不愈。有的甚至动了急腹症手术或进了精神病院。
曾有一位嗜酒的农民因剧烈腹痛剖腹探查毫无发现,当夜发生精神错乱,陷入昏迷。细心的医生发现病人手背皮肤粗糙、色黑、脱屑,试注射了一针烟酸后,病人很快清醒,腹痛消失,此后患者口服烟酰胺并戒酒,迅速痊愈。可见,本病有特效疗法,就怕医生想不到而漏诊。目前国内外有些精神科医生提倡用大量多种维生素治疗某些严重的精神病和神经病,想必也是出此考虑。
维生素PP富含于多种杂粮、荤食中,生活正常、膳食均衡的人是不会匮乏的。而对于偏食、酗酒或正处于治疗中的结核病病人,则应警惕维生素PP的缺乏。春天的日晒逐渐强烈,本病的晒斑会更多地“浮出水面”,临床医生应多加注意。
维生素P
(芦丁)
由来维生素P是在治疗毛细管透性增大的紫斑病中,因红辣椒(paprika)和柠檬汁的效果比用维生素C好,故A.von-Szent-Gyrgyi()根据“permeabili-ty”(通透性)的词头“P”,把这种有效成分定名为维生素P。以后才知道,从柠檬中分离出的结晶是桔皮素(hesperitin)的配糖体(7-芸香糖苷)——桔皮苷(hesperidin)和槲斗皮酮(quercetin)的配糖体(3-芸香糖苷)——芸香苷的混合物,进一步还看到其黄酮类也有同样的作用。这些作用与其说是起维生素作用,倒不如说是药理学上的作用,现在还不认为它是一种独立的维生素,而是一种类似维生素的物质。
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属于真正的维生素,但一般还是把它划归到维生素类。维生素P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它在对维生素C的消化吸收上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能减少血管脆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维生素C的活性,预防脑溢血、视网膜出血、紫癜等疾病。
维生素P是能防止维生素C被破坏的类维生素物质。维生素P和维生素C具有协同作用。
维生素P是由柑橘类的生物类黄酮、橙皮素和芸香素所构成的,是一种水溶性的物质,人体也不能够自行合成,需要通过食物摄取,具有类似维生素的特性,所以有人将其定义为类维生素物质。
维生素P的主要功能是增强血管壁的强度,改善血管功能,具有预防脑出血、视网膜出血、牙龈出血等作用,对肥胖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它对于内耳疾病引起的头晕、浮肿也有一定的帮助。
虽然维生素P只是一种类维生素,但是它却与维生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可能增强维生素C的活性,并可以防止维生素C遭受破坏。很多营养学家都同意每服用毫克维生素C时,可以服用毫克维生素P,用来强化维生素C的效果。维生素P的主要来源有柑橘类的水果、樱桃、茄子、葡萄、山楂、荞麦等。
而搜狗对芦丁的定义如下:
芦丁(拼音:lúdīng,英语:Rutin,化学名:C.I.),又称为芸香甙,维生素P,紫槲皮甙,路丁,路丁粉,路通,络通,紫皮甙。主要用途为抗炎、抗病毒等,在临床用于防治脑溢血、高血压、视网膜出血、紫瘢和急性出血性肾炎。
你会发现芦丁又叫紫槲皮甙,这让我想起前几日有一销售人员向一群大妈推荐她们公司的某款含有槲皮素的产品,说什么助睡眠,特别是治妇科疾病,真是见谁说谁好话。不过槲皮素可不是紫槲皮甙,因为槲皮素是把栎树皮磨成粉末等步骤结晶制取,或酶法水解芦丁制备。所以,槲皮素一部分是由芦丁生成的。槲皮素主要来自针叶樱桃、茶叶、红洋葱、覆盆子、越橘等植物中。
槲皮素又名栎精、槲皮黄素。碱性水溶液呈黄色,几乎不溶于水,味苦。可作为药品,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维生素PP
(烟酸)
烟酸主要是以辅酶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经消化后于胃及小肠中吸收。吸收后以烟酸的形式经静脉进入肝脏。烟酸和烟酰胺是氮杂环吡啶的衍生物。
1)构成辅酶I(CoI)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辅酶Ⅱ(CoⅡ)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烟酰胺在体内与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结合构成辅酶Ⅰ和辅酶Ⅱ,在生物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电子载体或递氢体作用。
2)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烟酸与铬一样,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烟酸在其中的作用还不清楚。
3)保护心血管。有报道,服用烟酸能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TG)及β-脂蛋白浓度和扩张血管.大剂量烟酸对复发性非致命的心肌梗死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但烟酰胺无此作用,其原因不清。
烟酸缺乏可引起癞皮病。此病起病缓慢,常有前驱症状,如体重减轻、疲劳乏力、记忆力差、失眠等。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出现皮炎(Dermatitis)、腹泻(Diarrhea)、和痴呆(Depression)。由于此三系统症状英文名词的开头字母均为“D”,故又称为癞皮病“3D”症状。
成年人体内的烟酸可由色氨酸转化而来,但色氨酸转化为烟酸需要维生素B1、B2和B6的参与。由于维生素B6参与烟酸的形成,所以使用大剂量的异烟肼(维生素B6的拮抗剂)治疗结核病时可引发癞皮病。
来源烟酸及烟酰胺广泛存在于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主要是烟酸,动物性食物中以烟酰胺为主。烟酸和烟酰胺在肝、肾、瘦畜肉、鱼以及坚果类中含量丰富;乳、蛋中的含量虽然不高,但色氨酸较多,可转化为烟酸。谷类中的烟酸80%~90%存在于种皮中,故加工影响较大。玉米含烟酸并不低,甚至高于小麦粉,但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容易发生癞皮病。其原因如下:
1)玉米中的烟酸为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2)色氨酸含量低。如果用碱处理玉米,可将结合型的烟酸水解成为游离的烟酸,而易被机体利用。有些地区的居民,虽然长期大量食用玉米,由于玉米经过处理,已形成游离型,并不患癞皮病。中国新疆地区曾用碳酸氢钠(小苏打)处理玉米以预防癞皮病,收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但有时在百度会查到维生素PP既是维生素P,也是维生素B5,真是应了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我也不知去路!
其实维生素B5是维生素B族的一种,又名“遍多酸”或“泛酸”,也称为维生素B5。这个名称来源自希腊语,意思是无所不在的酸类物质。由于其无所不在,人体暂未发现有典型的缺乏病例。
遍多酸
bianduosuan
维生素B5为维生素类药物,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在混旋泛酸钙中,只有右旋体具有维生素活性,参与蛋白质、脂肪、糖在体内的新陈代谢。用于维生素B缺乏症及周围神经炎,以及手术后的肠绞痛。与维生素C合用可治疗播散性红斑狼疮。
一般公认维生素B5与头发、皮肤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当头发缺乏光泽或变得较稀疏是,多补充维生素B5当可见其效。制造抗体也是维生素B5的作用之一,维生素B5能帮助抵抗传染病,缓和多种抗生素副作用及毒性,并有助于减轻过敏症状,缺乏时则容易引起血液及皮肤异常,产生低血糖症。工作压力较大及闷闷不乐的人应该尝试多食用泛酸,有助于心情愉悦。
来源多食用肉、未精制的谷类(谷类食品)制品、麦芽与麸子、动物肾脏与心脏、绿叶蔬菜(蔬菜食品)、啤酒酵母、坚果类、鸡肉、未精制的糖蜜。牛肉、牛心、羊心、猪肉、猪心、虾米、甲鱼、鲐鱼、干银鱼、鸡、羊肉、芝麻酱、花生仁、炒熟的葵花籽、鲜蘑菇、紫菜、干辣椒、高粱米、油条等。
转载请注明!
“欢迎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