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手脚发麻不可忽视,可能藏着大病,别
2019-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觉醒来,整个手臂都麻了,像有无数只蚂蚁爬过,休息几分钟后症状又消失了”,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这种由末梢血液流通不畅、神经受外力压迫等引起的生理性麻木,对健康影响较小。但如果长期或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脚的间歇性麻木,甚至夜间因麻痛而突然醒来,千万要警惕。
相信不少人在生活中都会出现手脚发麻的情况,但是大多数的人对于这个症状是不太放心上的,一般是休息一会就可以得到改善。但是你知道吗?手脚经常发麻很可能是身体在给你“警告”,可能是疾病找上你了。
现在小编告诉你哪些疾病可能导致手脚发麻。
手脚发麻的真相
手脚麻木是个危险信号,老年人尤其要警惕,总结起来,有两大类别,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生理性麻木:
生理性的手脚发麻主要由不良姿势或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的,导致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畅造成的,这类手脚麻木一般症状较轻,对身体的影响较小,通常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握拳、拍打、紧绷脚部等动作重复几次,即有缓解之效。
二、病理性麻木:
1、臂神经受压
睡眠中如果姿势不正,颈项偏斜或手臂受压,就会引起手发麻。这时只要换姿势睡,活动一下手臂,麻木感便可消除。
2、颈椎病
经常单手麻木,很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长时间久坐、低头、枕头过高或过低等都可能引发颈椎病。由于长期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临床中,因颈椎神经压迫导致的手麻比例可高达70%,是引起手麻最为常见的疾病,且大多伴有关节增生或韧带钙化等症状,出现颈肩部的肌肉酸痛,甚至呕吐、头晕、耳鸣等症状。
3、脑梗
手指麻木出现在一侧肢体,另一侧完全正常,同时伴有头痛头晕、视线模糊等症状时,要警惕脑梗。其引起的肢体麻木通常是急性的,一定要及时送医。
4、糖尿病神经并发症
如果手脚没有受到压迫而出现经常性的麻木的话,这是就要想想是否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会产生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就是其中之一,伴有四肢对称性麻木症状,下肢麻木最常见。还会使身体出现酸痛、肿胀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特别要注意。
5、痛风
临床显示,手麻患者中约有1%是痛风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淀在正中神经处导致。
6、营养不良
长期胃肠功能障碍或食物摄入减少易导致身体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引起周围神经炎和神经根损害,从而造成手脚麻木。
7、神经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引起手脚麻木,一般情况下,症状会出现时轻时重的情况。在情绪改变很大的时候症状会加重,这类人群一般还会有失眠、多梦等情况。日常的心态一般都是自卑且敏感的,这类情绪会引起对生活事件的弛张调节障碍,使大脑长期处于持续性紧张而发病。
如何缓解手脚麻木
手脚麻木是很多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特点是容易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根治。要想摆脱手脚麻木,不但要坚持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很多细节。
1.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少盐,少摄入动物脂肪,多食高纤维蔬菜,可帮助软化血管,缓解手脚麻木。
2.多饮水
多饮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
3.补充维生素
长时间胃肠道功能紊乱,摄食减少,会造成机体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缺乏B族维生素,会导致营养与代谢功能阻碍和神经传导速度减缓,引起末梢神经炎和神经根病变,造成手足麻木。因此老年人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和B6、维生素C,提高身体的代谢功能,缓解手脚发麻的情况。
4.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长期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会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神经末梢麻痹,形成手脚发麻的感觉,只要及时活动下手脚,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正常。老年人出现手脚发麻的情况时,可以适当的运动一下,活动一下身体,加快血液的流动,促进血液的循环,可以有效的帮助老年人缓解手脚发麻的症状。
午后或傍晚,可在户外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但不可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运动前先热身10分钟(伸腿、扭腰等)。
5.注意睡姿
睡觉时最好平躺,不要压着手脚。枕头高度一般以7~9厘米为宜,软硬也要适中。
6.定期体检
老人要定期查血压、血脂,以及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及时治疗。
7.作息规律
坚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晚上不要长时间看电视。要有睡午觉习惯,40分钟为宜。
值得提醒的是,出现手脚麻木,医院查明病因,不要在家盲目使用土办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