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眩晕及平衡障碍高级论坛暨前庭康
2021-2-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会议速递
在耳鼻喉科研究院院长兼耳鼻喉科主任李华伟教授的悉心指导和推动下,在王正敏院士、迟放鲁教授的大力支持下,耳内科王璟主任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眩晕及平衡障碍高级论坛暨前庭康复训练营”于年10月29日-11月1日顺利举办。
首先,复旦大医院医院进行了欢迎致辞,肯定了疫情下积极在线举办继续教育项目的学术精神和社会意义,并感谢科室领导和全国学术同道的支持和参与。荣誉主席迟放鲁教授回顾了17年来我院眩晕学习班的发展历程,对国内眩晕事业的蒸蒸日上感到欣慰。本次会议有幸邀请到了来自全国的眩晕疾病诊疗、听力学和前庭功能评估、前庭康复治疗、影像学诊断、基础和临床研究等各方面的顶级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授课,专业涵盖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眼科、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统计等多个学科。通过将眩晕诊断和治疗中的每一个步骤细化、深化、专业化的讲解和演示,不但帮助学员们夯实眩晕疾病诊治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还建立了更广阔的视角和全方位的思考模式。
10月29日和30日的全国公开课挤满了线上演播室,眩晕常见疾病规范诊治和鉴别诊断的讲解,以及如何防止泛化和漏诊,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基层医生迅速提升眩晕疾病诊治水平的临床需求,受到广大医生的热烈欢迎。为保证每位学员的学习效果,10月31日和11月1日的封闭式前庭康复训练营限定招收名学员,名额很快爆满,有些学员只得期待来年。
开营后,首先擘肌分理地传授如何规范地进行复杂的前庭功能检查和评估;其后,从患者初诊开始,沿时间线递进式培训以建立缜密的诊疗思路;最后的启发式答题环节确保每位学员都能通过思考、解析和病例印证,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完善诊疗思维,激发了学员高涨的学习热情。通过对全部学习内容PBL式的总结和回顾,明确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并完成了最大的自我提升。
在训练营闭幕式上,我院周行涛院长对成立耳鼻喉科研究院以来李华伟教授带领各亚专业团队的蓬勃发展给予了高度赞扬,对眩晕及平衡障碍高级论坛暨前庭康复训练营的成功举办给予了诚挚的祝贺。学员们踊跃的提问和结束后的感谢留言,蕴含了对明年训练营的祝福和期待。
1
—学习班精彩回顾—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钢钢副主任医师的“内耳世界深度游:内耳解剖和生理”,深入浅出地对内耳感受器的解剖与生理进行讲解,并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各结构的临床意义。
医院神经内科刘鹏副主任医师为学员讲授了“漫游前庭中枢:前庭中枢投射通路及功能“,从神经内科视角详细讲述了前庭中枢的结构和功能,将复杂深在的前庭中枢神经系统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首都医科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赵性泉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脑小血管病与眩晕/头晕”的报告,从病理学、影像学、临床表现层层递进,详解了脑小血管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展现了脑小血管病与眩晕和平衡障碍的关系,使学员对复杂的脑小血管病与眩晕/头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扩大了大家的诊疗宽度。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原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顾勇教授讲授的题目是“前庭中枢皮层的定位与功能研究”。顾勇教授展示了前庭中枢皮层的定位与功能方面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研究成果,给大家介绍了前庭视觉一致和前庭视觉相反的细胞,内容详尽而深刻,并详细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增进了大家对细胞、分子层面的了解。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人工听觉植入中心副主任、耳内科组组长李蕴主任从病史询问、常规检查、耳镜检查、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遗传学检查这几个方面,结合临床,完整而详细地讲述了“常用听觉评估技术梳理及临床应用”,使大家对该领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上海交通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张青教授幽默风趣地带来了题为“直流电刺激VEMP检查的临床应用”的报告,利用病例详细的阐述了直流电刺激诱发的前庭肌源性电位在眩晕疾病精细化诊断中的应用,从来源、反射通路、刺激模式等方面剖析直流电刺激VEMP技术,帮助大家将先进的技术与临床实践结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服务病人。
我院眼科瞿小妹教授“眼位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从实例出发,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对各种眼位检查进行示教,规范检查步骤,并从眼科医生角度向大家展示眼位改变和眼球震颤的病理生理机制,极大丰富了大家的临床知识,促进诊治的横向思考。
我院放射科沙炎主任以“眩晕相关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为题为大家做了精彩详实的报告。许多表现为眩晕的疾病都提示着更为隐匿的病理性改变或损伤。由此,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应使用何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以造福病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沙主任从典型病例出发,详细阐明各种影像学检查的适应症,用实例展示功能性重建在复杂影像鉴别诊断中的必要性,为学员解疑答惑,学员们反响强烈。
我院耳内科吴拥真博士以“耳蜗电图在眩晕诊治中的应用及结果解读”为题,将一个全新的诊疗概念介绍给了大家。吴博士把当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几种诊断标准一一为大家做了讲解。为大家在临床上确定疾病相关类型与选取适宜的治疗手段提供了科学而高效的参考。
上海交通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殷善开教授授课的题目是“前庭功能的定性、定位、定量评估”。殷教授的报告幽默精炼,轻松愉快的氛围一扫整日高强度学习的疲惫。全面系统的讲解使大家对前庭功能评估的方法和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员们均表示受益匪浅、所获良多。
王璟主任深入细致地讲授了“轻松掌握BPPV的诊断和复位疗法”,运用模拟动画与临床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清楚地阐释了BPPV的诊断与各种手法复位治疗的基础原理和规范操作方法,使大家受益匪浅,获得了学员的赞扬。
我院耳外科王武庆主任就“前庭神经炎的规范化诊治”作了重点明确、细节完备的讲解,结合实际病例与鉴别诊断娓娓道来,使学员们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最后,还对学员们的提问作出了耐心的解答。
上海交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于栋桢从小脑前下动脉出发,结合诊断与具体病例展示,将“前庭阵发症的诊治与争论”向学员们作了精彩的阐述。
医院主任医师王利一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双侧前庭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报告,使大家对双侧前庭病的诊治有了全面而彻底的了解。
山东大学医院眩晕疾病科张道宫主任给大家带来了题为“迷路炎性眩晕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的报告,从定义及临床分型开始,由浅入深地依次介绍了局限性迷路炎、浆液性迷路炎及化脓性迷路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大家收获了满满的干货。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耳内科张甦琳主任讲述了“轻嵴帽病的内涵和诊治”这个主题,逻辑清晰、内容详实,将基础概念与临床相结合,将轻嵴帽病的内涵和诊治清晰地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我院耳科中心副主任戴春富教授的报告“眩晕内耳局部给药及治疗进展”,从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展示了内耳给药方面的研究,不同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和方法会带来不同的治疗效果,开阔了学员们的思路。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诊疗中心主任吴子明教授讲述的主题是“突聋伴眩晕的诊治策略”,从突聋的概念,到临床表现再到诊治策略,把自己深刻的理解转化成细致的讲解传递给大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院长吴皓教授的讲座题目是“内耳畸形的分类及临床诊疗”。吴皓教授从内耳畸形的分类入手,介绍了不同的听觉植入方法,结合临床病例展示,使大家对内耳畸形诊疗有了直观而全面的认识。
迟放鲁教授为大家做了“迟发性膜迷路积水形态和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的演讲,他为学员们梳理了DEH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特点、介绍了现阶段的研究方向、进展,并重点阐明了膜迷路积水形态和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学员们反响热烈,受益匪浅。
德高望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教授是中国的耳显微外科奠基人,他结合自己深厚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基础,与大家分享了“梅尼埃病诊断标准的启示”,并提出了梅尼埃病可能的病理机制,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王院士的见解深刻,高屋建瓴,使大家对梅尼埃病这个常见病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中国医院马秀岚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儿童眩晕的诊断和治疗”,马教授详细讲解了儿童眩晕与成人眩晕的异同点,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儿童眩晕的诊治要点,让大家对这一领域窥见一斑。
医院杨旭主任讲授的主题是“PPPD的诊治和临床治疗进展”,杨旭教授旁征博引,将PPPD诊治的新进展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将大家对PPPD诊治的认识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上海交通大医院的李焰生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报告是“以眩晕为表现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的诊治”,李教授从慢性头晕的认识过程出发,引用大量流行病学证据,清楚而全面地展示了以眩晕为表现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的高发生率以及系统化诊治的重要性。
医院的庄建华主任讲授的主题是“前庭性偏头痛的规范化诊治:防止漏诊及泛化”,很多医师应用头痛学会和Barany协会共同推出的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时发现临床肯定性前庭性偏头痛非常少,而另一些医生则认为前庭性偏头痛非常普遍,借此次报告,庄教授向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即导致这样的差别可能与临床医生对偏头痛病理生理的理解不同、对诊断标准的把握不同以及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多变等因素有关。
医院的刘玲主任为大家讲解“中成药治疗头晕/眩晕的辩证施治”,使大家清晰地了解要想精准地用好中成药治疗眩晕应采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近年西医运用新技术对眩晕疾病的诊断更加精准,这开阔了大家对治疗头晕方式选择的思路。
下午的会议由我院田亮博士主持,主题是临床病例集锦。
平稳跟踪试验异常不一定都是中枢性眩晕,也可能是周围性眩晕的一种特殊情况,精细化的分型更有利于精准化的治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金占国主任讲授的主题是“平稳跟踪异常的周围性眩晕”,他通过有趣的病例解读,精彩地讲述了这一主题。
本院李文妍主任带来了题为“前庭神经炎合并位置性眼震的诊断与思考”的报告,全面系统的讲解与典型病例的引用使大家对如何诊断前庭神经炎合并位置性眼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宁医院姚寿国主任报告的主题是“医源性重嵴帽的诊治”,通过一个有趣而典型的病例,他带着大家从病史、检查一步步扩展到医源性重嵴帽的诊断与治疗。
内听道听神经瘤除了影响听力之外,还会影响到前庭系统,但因为肿瘤大多生长缓慢,眩晕症状不很常见。医院林颖副教授的“表现为发作性前庭综合征的内听道听神经瘤”开拓了大家的诊断思路。
CANVAS是一种遗传性的多系统共济失调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神经病变、前庭反射消失和小脑性共济失调。医院李斐医生的“CANVAS综合征的理论到临床实践”,让大家对这个临床上并不很少见的疾病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