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系列之五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2021-4-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哎呦,老秦,好几天没看到你了,是去哪里旅游去了吗?
哎,我也想出去,可是这两天腿麻脚痛,医生说我得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我是一脸茫然,不知如何?
糖尿病我是知道的,可是这个“神经病”我可没听说过,是不是挺严重的呀!
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实其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在诸多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最容易让患者感知到。
什么是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就是神经系统因为长期高血糖而受损导致的各种病变。主要是因为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血红蛋白被糖化、微血管损伤,影响神经细胞的营养供给,造成神经缺血缺氧导致神经损伤。这可能会影响到全身的神经系统,而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周围神经病变(DPN)和自主神经病变(DAN)。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1麻木脚麻是早期典型症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肢体远端开始,也就是脚趾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2.左右肢体对称性
3.除了麻,还有套袜子样感觉、踩棉花感、蚁走感等。
由于感觉麻木,病人对温度、疼痛不敏感,有时由此发生烫伤、割伤、硌破后不自知的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出现糖尿病足等严重问题。
烧灼样痛
刀割样痛
蚁走感
麻木感
2腹胀最常见的症状是便秘、腹胀,严重的会出现肠梗阻。
3疼痛疼痛发生率在10%-20%,俗称"神经痛"。
其特点是自发性和诱发性,除了电击样疼痛,还有针刺、火烤、撕裂样疼痛,往往轻微的触碰就会诱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4出汗出汗源于交感神经受到了损害。
有的糖尿病患者一吃饭就出汗,这是由于味蕾受到刺激后引发的交感神经失控。
还有的糖尿病患者睡醒时会出一身汗,也是交感神经失控的表现。
一般多发生在老年人且较胖的糖友身上。对此类患者:1.减轻体重;2.吃饭的时候放慢节奏;3.如果伴有焦虑,可以服抗焦虑药物,对病情有一定帮助。
糖尿病性神经病常常是一个隐匿、渐进的过程,通常在人们明显意识到神经受损之前,各种症状已经发生。所以作为糖友我们应该自我早期判断跟筛查。
足外观观察
1.足底或足趾胼胝(老茧);
2.足部皮肤干燥、汗液减少;
3.足部畸形等。
如果出现以上体征,提示有下肢神经病变。
大头针检查法检测触觉
方法
用大头针刺足底皮肤,并感觉疼痛程度。若无痛觉,再刺足外侧及足背皮肤。
结果判断
正常:各部位感觉到轻微疼痛,可以忍受。
减退或消失:有感觉但不觉得疼痛或完全无感觉。
过敏:轻触即感觉疼痛,难以忍受。
皮温检查法测温度觉
方法:分别用盛冷水(5~10℃)和热水(40~45℃)玻璃杯接触皮肤,感觉“冷”或“热”。
如果患者无明显感觉及比较不出差异,为温度觉消失。
如何预防并发症呢?
1管理好血糖
坚持运动,按医嘱用药,严格饮食控制,做好血糖自我监测是管好血糖的关键。
2加强足部护理,避免受伤。
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穿过小的鞋子。
注意足部清洁,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破损。
及时处理指甲,老茧,足廯等足部问题。
洗脚注意水温,冬季避免使用热水袋以免烫伤。
3戒烟戒酒
烟草、酒精会影响血糖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因此需要戒烟酒来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
4定期进行筛查及病情评价。
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筛查一次,病程较长的患者应该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以减少皮肤损伤或截肢、心源性猝死等高危风险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要想不出现严重并发症,早期、良好的血糖管理就是关键。
因此,一旦发现血糖升高应该尽早就医,定期随访检查,不要等到并发症出现而后悔终生。
糖尿病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