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

2024/5/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导语:小儿人类疱疹病毒感染是因感染人类疱疹病毒(HHV)后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已经发现的人类疱疹病毒有HHV-6、HHV-7、HHV-8等。根据感染的亚型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惊厥、恶心、呕吐、卡波西肉瘤等。经积极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

01小儿人类疱疹病毒感染的基本病因

本病是由于感染人类疱疹病毒所致,已经发现的人类疱疹病毒有HHV-6、HHV-7、HHV-8等。病毒可通过唾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02小儿人类疱疹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及并发症

(一)总述

本病的临床表现根据感染的亚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如HHV-6型感染主要引起幼儿急疹,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等;而与HHV-8感染相关的疾病主要是卡波西肉瘤。

(二)典型症状

1、HHV-6型感染

主要引起幼儿急疹。

(1)又名第六病、婴儿玫瑰疹,潜伏期10~15天(大多10天),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病。

(2)患儿在数小时内体温升至39~40℃。除食欲不振外,患儿的一般精神状态大多无变化,仅在初发病时,少数患儿有倦睡、惊厥、恶心、呕吐及咳嗽等。枕后及颈部淋巴结经常肿大。

(3)发热持续2~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降至正常体温,不伴出汗。在热退后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散在的斑丘疹,少数患儿于热度将退时就已有皮疹出现。

(4)皮疹为淡红色至玫瑰色的斑丘疹,直径约1~5mm,周围有些红晕,呈稀疏孤立分布,可互相融合而成红色斑块。通常先发生于躯干的上部及颈部,而后渐渐出现于面部及四肢。一般不发生于鼻、颊部及肘、膝以远部位,更不易见于掌跖。在24小时内皮疹初起,经1~2天后即退尽,不遗留色素沉着,也无脱屑。黏膜无明显炎症,鼻腔、咽部及眼结膜仅轻微发红。

2、HHV-7型感染

大多数HHV-7原发感染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可能与既往HHV-6感染产生了交叉免疫反应有关。在所报道的临床病例中HHV-7感染的临床表现类似于HHV-6感染,为非特异性,发热多见。已经证实可引起少数患儿幼儿急疹,因此可以解释幼儿急疹在个体中可再次发生。

3、HHV-8型感染

与HHV-8感染相关的疾病主要是卡波西肉瘤,是一种起源血管内皮细胞的多灶性肿瘤,病变范围从孤立的皮肤病灶到广泛的内脏累及,包括肺、胆道和其他脏器。除卡波西肉瘤外,HHV-8感染还与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和多中心卡斯尔曼病(MCD)有明确相关性。

(三)并发症

HHV-7型感染感染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报道较多,热性惊厥发生比例较高,此外已有并发偏瘫和脑炎的报道。

03小儿人类疱疹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一)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发热、皮疹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病毒分离、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抗原和核酸检测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二)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儿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然后会检查皮肤有无皮损以及皮损部位、形态、大小及数量。

(三)实验室检查

1、病毒分离

用于病毒分离的临床标本多为外周血淋巴细胞、器官组织、唾液、气管分泌物、脑脊液等,若分离出HHV,可明确诊断。

2、特异性抗体检测: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酶法,可帮助诊断本病。

3、病毒抗原和核酸检测

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早期抗原,或采用PCR方法检测病毒DNA,是HHV感染快速诊断方法。

04小儿人类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一)治疗原则

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在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治疗目标是减轻或消除症状、缩短病程持续时间、预防传播、减少复发。

(二)对症治疗

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烦躁不安给镇静剂,惊厥者应及时给足量止惊药。

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喂给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四)药物治疗

1、HHV-6型感染

对于HHV-6原发性感染,症状不严重,或免疫功能正常患儿,大多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而症状严重或免疫功能受损者,可酌情予以抗病毒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

对HHV-7感染是否需要有效治疗仍不明确。

研究发现,HHV-8对西多福韦敏感,对膦甲酸钠和更昔洛韦中度敏感,对阿昔洛韦不敏感。

05小儿人类疱疹病毒感染的心理护理及日常生活管理

(一)总述

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

(二)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可能会因身体不适而烦躁、哭闹。家长因心疼孩子,可能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

(2)本病为传染性疾病,家长会因孩子患病产生愧疚、自责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温言安慰患儿,并为其安排有意义的活动,调动患儿积极性,转移患儿注意力。

(2)保持患儿精神愉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三)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儿提供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并常开窗通风。

2、病情恢复期间患儿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机体恢复。

3、患儿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卫生,家属勤为患儿洗手、洗澡,为其剪指甲,避免搔抓皮疹。

5、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避免唾液的接触,防止疾病传播。

6、建议患儿穿棉质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磨破皮疹的风险。

06小儿人类疱疹病毒感染的饮食管理

(一)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二)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帮助恢复患儿免疫力,适量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等。

2、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儿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多喝水,维持患儿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健康的恢复。

5、患儿可适量多吃赖氨酸丰富的食物,如酸奶、奶酪等。

6、规律、清淡饮食。

(三)饮食禁忌

1、减少熏烤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和多盐食物。

2、患儿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肥肉等。

3、患儿应尽量避免食用含有精氨酸的食物,如海参、鳝鱼等。

七、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对患有营养不良或消耗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高危儿童,应进行看护,注意消毒及防护。

2、注意卫生,家长要为小儿洗手、洗澡。

3、加强产前筛查。

4、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结语:本病是一种传染病,可能会传染给他人。经积极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免疫低下或缺陷的患儿预后较差。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发热、皮疹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病毒分离、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抗原和核酸检测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by/16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