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的内部结构

2025/4/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而使其外观呈分节状。脊髓有三个主要功能区:颈膨大为臂丛发出处,相当于颈4至胸1脊髓节,其最大周径约平第6颈脊髓节;胸段脊髓节周径大致相同;腰膨大为腰骶丛发出处,相当于腰2至骶3脊髓节,约与第10~12胸椎平齐,其最大周径平第12胸椎。

脊髓全长表面有纵行的沟裂,分别称为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将脊髓不完全地分隔为基本对称的两半,中心有纵行的中央管通过。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之间,两侧有与之平行的两条纵沟一前、后外侧沟,前外侧沟内有脊神经前根(由传出的运动纤维组成)沿此纵线排列并穿出脊髓,后外侧沟内有脊神经后根(由传入的感觉纤维组成)的根丝进入脊髓,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内脊神经节的外方合并而成为脊神经。脊髓借这些沟裂分成索。

脊髓的横切面,显示有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灰质呈蝴蝶形或“H”状,其中心有中央管,中央管前后的横条灰质称灰质前连合与灰质后连合,将左右两半灰质联在一起。灰质的每一半由前角和后角组成。前角内含有大型运动细胞,其轴突贯穿白质,经前外侧沟走出脊髓,组成前根。

颈部脊髓的前角特别发达,其前角细胞发出纤维支配上肢肌肉。后角内的感觉细胞,有痛觉和温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细胞,并在后角底部有小脑本体感觉径路的第二级神经元细胞体(背核)。灰质周缘部和其联合细胞以及附近含有纤维的白质构成所谓的脊髓的固有基束,贯穿于脊髓的各节段,并在相当程度上保证完成各种复杂的脊髓反射性活动。

脊髓的白质主要由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有髓鞘神经纤维组成,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三部分。前索位于前外侧沟的内侧,主要为下行纤维束,如皮质脊髓(锥体)前束、顶盖脊髓束(视听反射)、内侧纵束(联络眼肌诸神经核和项肌神经核以达成肌肉共济活动)和前庭脊髓束(参与身体平衡反射)。两侧前索以白质前连合相互结合。

侧索位于脊髓的侧方前外侧沟和后侧沟之间,有上行和下行传导束。上行传导束有脊髓丘脑束(痛觉、温度觉和粗的触觉纤维所组成)和脊髓小脑束(本体感受性冲动和无意识性协调运动)。下行传导束有皮质脊髓侧束亦称锥体束(随意运动)和红核脊髓束(姿势调节)。后索位于后外侧沟的内侧,主要为上行传导束(本体感觉和一部分精细触觉)。颈部脊髓的后索分为内侧的薄束和外侧的楔束。

脊髓和脊神经的根丝组成脊神经根,分前根(又称腹侧根)和后根又称背侧根。由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组成,前者是来自肌肉、肌腱和皮肤黏膜感受器的纤维,后者较细,传递痛觉和温度觉。后根在椎间孔处有膨大的脊神经节,为感觉神经元胞体聚集所致;前根从前外侧沟出自脊髓前角,为运动性,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的轴突组成,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一部分前根内尚有来自胸、腰段脊髓侧角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它经前根至交感神经的椎旁或椎前节,更换神经元后,再分布于内脏。椎管内脊神经的前根排列在前,后根在后,在椎间孔,后根在上,前根在下。穿出硬脊膜后前、后根组成脊神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by/17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