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好方子宋老师
202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302816.html
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中医书友会曾发表过一篇门纯德: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文章,谈的就是这个“芍药钩藤木耳汤”。这个方也是宋柏杉老师很推崇的,治疗神经系统病变的好方。小编用过一次,治疗坐骨神经疼痛剧烈,连续几夜疼的睡不着的患者,疗效超出想象。结尾我分享一下当时的聊天纪录。(编辑/王超)
芍药钩藤木耳汤
作者/门纯德
1.组成与主治
“芍药钩藤木耳汤”,组成:生白芍30g、钩藤30g、炙甘草9g、郁李仁6g、白苣子10g、黑木耳15g、天麻6g、僵蚕9g、全蝎6g(研末冲服)。水煎服,忌辛辣刺激食物。
此方是在仲景“芍药甘草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来。主治:多种神经系统的疾患,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如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以及拔牙后引起的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肢端动脉痉挛症(雷诺氏病),以及膈肌痉挛,癫痫小发作。
2.大体方义
大体方义:方中以芍药、钩藤为主。两药均入肝经,芍药和肝血、养肝阴,柔肝解痉;钩藤疏肝风、调肝气,解痉止痛;白苣子、郁李仁,一甘一苦,甘苦相须,利五脏、疗伤损,破瘀血、润燥结,以通经脉;木耳、天麻,一柔一刚,刚柔相济,益精气、濡经络,祛风化瘀止痛;僵蚕、全蝎,一缓一急,缓急相得,祛风邪缓拘挛,以定痛;甘草调和诸药,延长药效,同芍药配伍,酸甘化阴,养阴益血,可治挛急。九味药主辅相谐,标本同治,共奏濡润筋脉、通经活络、解痉止痛之功。
3.随证加减
下面谈一谈本方在临证中的随证加减。
(1)凡遇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及坐骨神经痛时,应加柴胡10g、没药10g。因为这些病的疼痛部位都在侧面,是少阳经循行的部位,所以必须加少阳经引经药柴胡。
(2)治疗拔牙后而引起的神经痛,应加生石膏20g。因为牙痛与阳明经有关,生石膏能清泻胃火。
(3)治疗癫痫小发作时,应加二丑5g、琥珀6g(研末冲服)。
(4)治疗癔症,则应加百合30g、麦冬15g、红枣4枚。
(5)治疗肢端动脉痉挛症、多发性神经炎,加桑枝15g、乳香9g。
4.典型病例
(1)三叉神经痛
首先谈谈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近二十年来,我治疗了17~18例较严重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最严重的有9例。
年秋,我曾治疗一位58岁的女性患者,姓林,名字记不清了,人们都叫她林大娘。初诊时,其左侧面部三叉神经痛已有十五六年了。此患者的疼痛部位在面部、眼下及腮部,即三叉神经第2、3支分布部位,如火灼和刀割样剧痛,疼痛呈阵发性,每次发作时少则数秒钟,多则2~3分钟。
患者自述:初患病时每日发作1~2次,后来疼痛发作逐渐频繁。找我就诊时,疼痛发作非常剧烈、频繁,每日多达二十余次。
患者是位家庭妇女,当时穿着旧式衣服。衣服上面没有口袋,自己便在裤带上拴了三个口袋(当地俗称“腰转转”),里面装着“索米痛片”,每遇疼痛便服上几片,有时一次服3~4片,最多一日内服三十余片。
因长期服用“索米痛片”,其胃口也很差了,经常胃脘部不适。当时我就在原方的基础上加柴胡10g、没药10g、荆芥6g,嘱其服三剂。患者服药两剂后,疼痛就消失了,第三剂准备疼痛时再服,后来一直未出现疼痛。诊后第四年和第十二年曾两次相遇,她均告知疼痛未再发作。
还有一例疼痛较林大娘更剧烈者,患者名叫刘某,女,41岁,天镇人。年,患者由其夫陪伴来诊。自述:三叉神经痛已六年,多处求医未果。每遇冷、热或着急、紧张时均可引起疼痛,疼痛发作时哭天喊地,痛苦异常。当我给她诊脉时,她可能由于紧张又出现疼痛,便立即撤下被诊之臂,双手捂面,歇斯底里地号叫起来。我当时的诊室在二楼,她的叫声把二楼其他办公室的同事都惊动了,大家聚集在我办公室门外,都以为这里发生了什么意外。其夫怎样说服劝止均无效,其叫声如同受酷刑而发出的声音。
我当时给她开了六剂“芍药钩藤木耳汤”。患者一个月后复诊时说:“门大夫,上次您开的方子,我服了四剂就不疼了,这一个月来再未出现疼痛,您看我还需要继续服药吗?”我告诉她不用再服药了,余下那两付也不用再服了。此方曾有许多学生临床应用后,反馈告诉我效果非常好。由于时间关系,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仅举此两例。
(2)神经性头痛
第二个谈谈神经性头痛的治疗。我近年来用此方治愈了7例神经性头痛的患者,其中病程长者达五年之久,最短的也有九个月,均经多方治疗,疗效不显,经服用“芍药钩藤木耳汤”后均先后治愈。
例:李某,男,34岁,大同工程公司干部。年春初诊时自述:已头痛一年余,前半年疼痛时轻时重,尚能坚持工作,后半年因头痛加重已不能坚持工作,病休在家。其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头昏、头胀,头顶部有紧压感,晨轻暮重,用脑或情绪波动时疼痛加重。入睡困难,伴全身倦怠无力,萎靡不振。脑电图检查示:未见异常。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
我先予服竹叶石膏汤,四物汤加菊花、白芷、生石膏,以及归脾汤、小建中汤等方剂,均未奏效。后处以“芍药钩藤木耳汤”加柴胡9g、白芷6g、怀牛膝12g,共服六剂而愈。年,患者带着自己的小儿子来诊病时告知,自11年前诊治痊愈后,至今一直未复发。分析此病例可知,由于神经衰弱导致的头痛不能用清泻阳明之火的方法。当然此患者没有四肢厥冷、吐涎沫等症,所以也不能用吴茱萸汤。
(3)拔牙后引起的神经痛
马姓女患,62岁,其夫是雁北行署专员。初诊是在年,患者自述:二十天前,因龋医院拔掉了两颗白齿,次日左面腮部肿痛,疼痛日渐加重,如刀割火烫。肌注青霉素等抗菌消炎药数日后,面部红肿逐渐消退,烧灼样疼痛缓解,但锥刺样疼痛仍阵发性出现,时发时止,发作时剧痛难忍。当时诊见:左侧面部红肿已退,脉搏亦无洪大之象。我当时分析:她可能是因拔牙引起了三叉神经病变,也就是拔牙后局部损伤,气血瘀滞,经脉失养而致局部拘急痉挛疼痛,即西医的神经性疼痛。当时先予服“玉女煎”加银花、连翘,服后疼痛加重,才又处以濡养经脉、熄风止痛的“芍药钩藤木耳汤”加柴胡9g、麦冬12g、怀牛膝12g、生石膏20g。患者服药两剂后疼痛减轻,继服十余剂后痊愈。
(4)面神经麻痹
近几年来,我用此方治疗面神经麻痹5例,其中1例无效,4例痊愈。其中一例患者是我的同事,本校病理科老师张某,男,35岁。初诊是年4月,诊见:右侧面部瘫痪,口眼向左侧歪斜,右眼不能完全闭合,右侧额纹消失,右侧鼻唇沟变浅,微笑不自然,味觉亦受到一定的影响。他自述:回阳高县老家探亲时,夜晚睡觉时没有关好窗户,次日晨起后就出现上症。患病七天后,曾找本校针灸老师治疗了几次,效果不明显。我最初处以“牵正散”:僵蚕、全蝎、白附子等量为末,清早顿服,黄酒送服一钱。共服牵正散三次,效果不明显。
后改用“芍药钩藤木耳汤”加柴胡10g、白附子5g、制川乌片3g,先后服了八九剂就痊愈了,至今未见复发。
(5)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多因腰椎病变压迫坐骨神经而致,病在腿而根在腰。近几年来,我先后治疗27例此病患者,其中除1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治疗无效外,其余均痊愈。26例中服药最多的36剂,最少的9剂就治愈了。
例一:燕某,女,43岁。年1月20日初诊,自述:一年来,从腰骶经臀部至右下肢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放射性疼痛,近三月疼痛加重,呈阵发性,遇冷加重。弯腰、打喷嚏、咳嗽及大小便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诊其脉象沉而略紧,舌质淡苔薄白。就诊前,某医院诊为“根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给予口服、肌注维生素类和烟酸等药物半月余,未见明显疗效。我当时处以“芍药钩藤木耳汤”原方三剂。
患者复诊说:“门大夫,我服药后疼痛稍有减轻,虽然仍反复疼痛,但疼痛间隔的时间稍延长点了。”我又在上方基础上加木瓜10g、柴胡10g、白芷9g,嘱服三剂。服药后,其右下肢疼痛大减,但仍发僵,诊其脉象虽沉而紧象变缓。再与上方四剂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后经休息调养数日而愈。年冬我顺路随访,患者自诉治愈后未复发。
例二:患者叫李某,女,48岁。年3月初诊,自述:右腰、臀及下肢外侧面疼痛已三月余,发作频繁,曾住院治疗十一天,确诊为“根性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经口服氟美松、维生素B1、地巴唑及肌注抗生素、维生素B2等药物,疗效不显。诊其脉象沉而稍弦,舌象正常,遂处以“芍药钩藤木耳汤”加柴胡10g、木瓜10g、白芷9g,三剂,水煎服。
五天后,患者复诊时说服药后无明显疗效。诊后又处以上方,黑木耳加至20g,另加土鳖虫6g(研末冲服)以活血化瘀通经络,嘱服三剂。
三诊时患者自诉:疼痛较前有所缓解,但仍时发剧痛。当时又与服前方(因为辨证确切,此时就要守方),方中加蜈蚣三条,一条半煎服,一条半研末服,白花蛇一盘,烤干研末冲服。嘱服三剂,另嘱其先服一剂后先来我这里告知情况,根据服后的情况再做决定。
一剂后,其胞妹前来相告,她说:“门大夫,我姐昨天吃了这付药后右腿疼痛明显减轻了,今天再没疼过。您看剩下的两付药吃不吃了?”我嘱其把余下的两剂服完,此后患者再未出现疼痛,又嘱其继服三剂以巩固疗效。后信访得知,患者至今已近三年未复发。临床实践证实,此方治疗三叉神经痛作用较快,治疗坐骨神经痛作用较迟缓。
(6)多发性神经炎
魏姓女患者,52岁,大同煤峪口矿矿工家属。年初诊,当时我正在给
“西学中学习班”学员上课,其子用小推车将患者推至教室门口候诊。课间休息时,其子欲将她搀扶到教室里,但患者十分恐惧因触动手指而引起的疼痛,不肯让孩子搀扶,我便来到小推车前半跨在车辕上为她诊脉。通过问诊了解到:患者三月前曾患淋证(泌尿系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该矿卫生所曾给予“呋喃西林”片剂服用,服药七天后,泌尿系感染症状缓解,但服到十余天后出现了双侧手指、足趾疼痛,触之则痛剧的症状。疼痛呈阵发性,时轻时重,有时剧痛难忍。
西医称此类疾病为“药源性疾患”,某医院亦确诊为“呋喃西林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经口服维生素B1、地巴唑,肌注维生素B1a近两周,无明显疗效。呋喃西林引起的神经炎临床上多见,呋喃坦丁引起的少一些,而呋喃唑酮(痢特灵)引起的神经炎我也治愈过。当时诊其脉象稍沉,予服“当归拈痛汤”三剂。服后,疼痛未缓解。
于是处以“芍药钩藤木耳汤”加桑枝15g、乳香9g,五剂,水煎服。两剂后,其子前来代诉:患者双手指疼痛明显缓解,已能轻轻地触摸物体了。嘱其将余下的三剂药服完。此后,该患者再未来诊。四五年后,一位煤峪口矿粮站的患者来诊时才告知,这位魏姓女患者服药后疼痛消失,至今再未复发。
(7)癫痫小发作
赵某,男,8岁。年10月26日初诊,其父代诉:近两年来,其子从晨起到夜眠连续不断地发出“吹”“吠”的声音(注意:不是膈肌痉挛所发出的呃逆声),声音时高时低,间隔时长时短。闲暇时声音高亢,学习时其声低沉,间隔时间也延长。医院均诊断为“癫痫小发作”,予服苯妥英钠、镇静及维生素药物后,未见疗效。
我开始时给予旋覆代赭汤、半夏厚朴汤、丁香柿蒂汤等调气利膈之剂,未见明显疗效。当时想到小儿多种不良动作均系长期习惯所致,如口吃、频繁眨眼、抽吸鼻子等。患儿这种“吹”“哒”之声,也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这种情况是药物难以奏效的。
当时其父母慕名而来,且求医心切,我觉得这种信任与责任是难以推卸的,更何况“医乃仁术”,为医者必备“仁爱”之心,还是应该想方设法为其解除病痛。遂想到多年来运用的比较应手的“芍药钩藤木耳汤”濡养神经,缓急止痉,还是对其证的,当时就处以“芍药钩藤木耳汤”加琥珀5g(研末冲服),两剂,水煎服。两付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复诊时其母高兴异常,当时我还嘱其患儿再按以前症状表演一下,患儿羞涩地低头微笑。遂嘱其继服此方十余剂。此后症状逐日消失。多年后邂逅其母,她说患儿自治愈后再未复发。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病例,我把它介绍出来以供大家共同研究。
我在临床上也用此方配合其他方剂组成联合方组,曾治愈数例癫痫大发作,其表现为:卒然倒地,神志不清,口吐白沫,抽搐,双目上吊。因时间关系,就不介绍了。
附:小编用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聊天纪录
图1:患者的女儿此前问过我父亲腰痛怎么办?我没太当回事,让他用粗盐热敷,家人帮忙按摩一下委中穴。这次问我能不能去推拿,看来就是前面的方法都不好用,才引起了我的重视。
图2:疼的都要去打止痛针了,可见疼痛十分严重,我才想着开点药吃看看吧。
图3:腰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左腿外侧疼痛剧烈,疼到不能躺下,应该开什么方呢?当时我并不知道芍药钩藤木耳汤是宋柏杉老师推崇的好方,我在灵兰中医APP里搜相关的关键字,当我看到门纯德: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一文时,我就知道这是我需要的方子。(这段后来跟宋老师聊天时,他提到此方,并大加赞誉,我激动不已,我说我也蒙对过一次!宋老师微笑说,这就是你遇到了“冥师”,冥冥之中来教你的老师!)处方如下:白苣子让患者在淘宝种子店买,黑木耳自备。5剂。
图四:我当时用的空中药房给患者开药,方都开好了,女儿又补充一句疼的3天3夜没睡了。
图五:为了等白苣子,又等了一周多(店家发错了又重发),期间痛苦自不必说,等终于吃上药了,我赶快回访:
以上就是我应用此“芍药钩藤木耳汤”的一次经历,感谢门老无私分享,希望对大家学习此方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
神经、循环等系统疾病,有“胸满烦惊”就用这个方
门纯德:抓住四点,这个小方可有大用处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门纯德。编辑/王超,校对/郑宇,李岩。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tg
ling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