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你可以防范的温杀手

2020-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糖尿病

糖尿病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我国目前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2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到10.9%。年我国有1.16亿糖尿病患者,其中万还未确诊1。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旨在强化护理工作者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促进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切实降低糖尿病危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Part01

为什么很多人还没被诊断?

大量糖尿病患者无症状

大量满足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都是无症状的,不知道他们已经患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很多人2型糖尿病患者在被诊断前可能已经患病了10年甚至更久。

糖代谢状态分类2

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统称为血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注:

空腹状态指至少禁食8小时;

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了,应在应激消除后复查,已确定糖代谢状态。

Part02

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的并发症可以致死

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3、肾衰竭、心力衰竭、失明(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失明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5倍)、截肢,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致死。部分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已经出现一种或多种并发症。

1、对肾脏的危害

因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心脑血管伴随症状是糖尿病致命并发症。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得病人数和死亡率呈上升指数。

3、对周围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严重的会导致截肢。

4、对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能够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闭锁,视网膜组织缺氧,从而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水肿、渗出、出血、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增殖性病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的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的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这也是属于糖尿病的危害表现。

5、对物质代谢的危害

糖尿病对物质代谢的危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糖代谢严重紊乱,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酮体大量产生,组织未及氧化,肺及肾也未及时调节排出酮体,血酮浓度明显增高,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需紧急救治。

此外,糖尿病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及皮肤等感染,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引起周围神经炎,胃肠功能紊乱,尿潴留、尿失禁,男性阳萎,女性月经失调、性冷淡。此外,指甲、口腔、牙齿、骨关节等亦可发生病变,因此糖尿病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一些并发症在糖耐量异常之前就出现了4

2小时血浆血糖mg/dl(10.3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6.5%,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大大增加(血糖值再ml/dl,转换为mmol/L时,数值除以18)4

Part03

我们可以做什么?

生活方式干预:以不变应万变

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

许多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和药物能够预防或者延缓糖尿病的发生5。2型糖尿病之前的状态是血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处于这个时期的人或者糖尿病风险增加的人,应参与结构化的项目,以降低体重和增加体力活动,并筛查心血管病。

糖尿病预防计划5

在3年的研究中,生活方式干预组体重平均下降了5%-7%。芬兰和中国人群的研究显示,饮食和运动对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疗效相似。

生活方式干预组vs.安慰剂组5

糖尿病预防计划(DPP)表明,在糖耐量减低人群,生活方式的干预(饮食管理,30分钟/天、每周5次的运动),与安慰组相比,可将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58%。这种效果可在不同的年龄、性别或种族群体中观察到。

二甲双胍vs.安慰剂组5

在这项研究中,二甲双胍和安慰剂组相比,可将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31%。

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营养建议6

减重饮食

低碳水化合物的低热量饮食

饮食中的脂肪(最佳百分比遵循个体情况)

最少的反式脂肪摄入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地中海饮食可能更好

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最佳百分比遵循个体情况)

从热量的角度监测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可以摄入含着糖的食物,但应调整胰岛素剂量,且应尽量减少摄入

通过升糖指数来预估某种食物可能对血糖造成的影响

天然的果糖优于蔗糖或淀粉

饮食中的蛋白质(最佳百分比遵循个体情况)

其他成分

膳食纤维、蔬菜、水果、全谷类、乳制品、钠盐的摄入应参照普通人群的饮食建议

无营养素的甜味剂

不建议常规补充维生素、抗氧化剂、微量元素

随着疾病的进展,较多病人虽联合多种口服降糖药甚至胰岛素干预,仍不能长期良好控制血糖和防治各种慢性并发症,还存在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风险,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为糖尿病的细胞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口。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理论上干细胞可以对失衡的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可以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腺细胞进而通过移植来修复或者替代原来受损的胰岛,从而为糖尿病治愈提供了可能,为糖尿病患者点燃了新的希望,也为研究人员及医生提供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的突破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应用干细胞治愈糖尿病不再是梦!

参考来源:

1、引用自人民政协网客户端-11-18:《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1.16亿且持续上升——中国目前有10.9%的成年人口患有糖尿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yf/12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