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高温天天见大杭州重新加入高温群告

2021-3-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3

台风“云雀”前脚刚“飞”走,热辣的盛夏日就马上无缝回归!目测这一波高温将持续一周以上!

高温又要天天见

根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昨天起,东北、华北“火力”减退,江南等地高温则会逐渐扩展。黄淮到江南一带成为高温主阵地,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基本组成了未来的高温阵营。这也意味着,杭州重新加入了高温群。

这一份火力,昨天一早就感受到了。昨天9时,杭州的气温已经超过了30℃,达到了30.7℃,10点32℃,11点33.5℃,12点已经奔到34.9℃,最高气温超过高温线根本不在话下!

据市气象局预计,今天最高气温37℃,而这将成为接下来的常态。随着副高的复位,这一周杭州市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晴天天天见,最高温预计在35-37℃上下徘徊。

另外,由于局地热力条件的影响,局部地区的午后雷阵雨天气仍然存在。不管是为了遮挡阳光还是防雨,出门带把伞是很有必要的。

不仅大杭州,整个地球都“火力十足”。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提供的一张“世界地图”上几乎“一片红色”——

(图片引自新华社)

红色意味着该区域的温度高于平均温度,而蓝色则代表低于平均温度。该数据显示,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目前比20世纪的平均值高0.77摄氏度。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温度第四高的一年,最高的一年是年,其次是年和年。

为何今夏整个北半球都在“发烧”?什么原因导致高温肆虐?哪些方面值得人类警醒?

中国“发烧”!连续22天发布高温预警

8月3日午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路面被烤得滚烫。在此进行环卫机扫作业的戴昊明戴着墨镜、身着长衫在坚持工作——广场反光特别厉害,不戴墨镜根本看不清。地面太烫了,鞋底薄了都烫脚,穿厚底鞋才站得住。

当天,中央气象台连续第21天发布高温预警,最高气温可达37-39℃。

辽宁铁岭县李千户镇村,玉米地里不足一米高的秸秆叶子卷曲、根部枯黄,大部分秸秆上没有结穗。

中国气象局统计显示,刚过去的7月,全国有94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辽宁本溪县(39.2℃)等24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世界“发烧”!四大洲同时“进火炉”

寰球同此炎热。

欧洲——瑞典高温引发多处森林火灾;挪威、芬兰和丹麦分别出现罕见高温;希腊雅典遭遇40℃高温袭击,并诱发火灾;英国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上千人死于与高温有关的疾病;意大利罗马7月14日高温直逼40℃;连北极圈内的一些气象站也观测到气温超过30℃,森林大火在以寒冷著称的北极圈内燃烧。

亚洲——日本大部分地区经历了观测史上最热的7月,中暑死亡一百多人,连相对凉爽的北海道也有多人中暑死亡。进入8月以来,依然是持续全国性的大范围高温;韩国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7月23日韩国最低气温创年来最高值,高温导致中暑患者剧增,十余人死亡;朝鲜中央气象台报道,朝鲜从7月15日开始出现罕见高温,且范围逐步扩大。

北美洲——加拿大魁北克省7月初遭遇几十年不遇的罕见连续高温天气,导致数十人死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创纪录的高温侵袭,美国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等地气温破历史纪录,多地因高温诱发火灾。

北部非洲——7月初,摩洛哥出现43.4℃高温,阿尔及利亚东部的瓦尔格拉最高气温更是达到51.3℃,鸡蛋都能晒熟了!

世界气象组织7月26日和27日接连发表声明:全球多地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接连发生,干旱和高温加剧了北半球野火灾情。这些极端天气给人类健康、农业、生态系统等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地球“发烧”!温室气体排放是根源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极端天气频发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有关。近期极端天气频发虽然很难简单归因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但从长期来看,极端高温增多的趋势由气候变化所引起。

专家指出,必须全球协力,落实巴黎协定,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然,高温极端天气将在明年夏天、后年夏天更加肆无忌惮地“占领”地球。

远离空调病

暑热炎炎,空调成了救命必备,但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会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俗称“空调病”或空调综合征。那么,空调容易带来哪些疾病呢?一起来看看↓↓

颈腰椎病

颈腰椎病是指颈腰椎及其周围组织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改变,致使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损害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通常可表现出颈肩腰腿痛、手麻、坐骨神经痛等,严重者可导致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

长期处于空调房间的办公室白领、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爱玩手机的低头一族,还有司机朋友们都是易发人群。寒冷是诱发因素,颈腰椎最怕受寒,所以保暖很重要。其次,要矫正不良姿势,增强保健操锻炼,增加户外运动。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病,也称为退行性关节病、骨性关节病等。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的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

中老年是高发人群,好发于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关节,如膝、髋、颈腰椎等。要预防骨关节炎,第一就是要减重,控制饮食,防止下肢各承重关节长时间超负荷;第二是要控制活动量;第三就是要保暖,在空调房间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

肩周炎

肩周炎,俗称五十肩,是最为常见的骨关节疾病。表现为肩部疼痛、有压痛,有昼轻夜重的特点。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长时间废用会引起关节黏连、肌力逐渐下降、肌肉萎缩。

五十岁左右的人群是易发人群,且女性略多于男性。对于肩周炎来说,避免肩部受凉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手段之一,同时加强功能锻炼也对预防肩周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俗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比较常见、多发,不受年龄限制。此病一般表现出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夏季是高发季节,治疗不及时会留有后遗症,影响美观;熬夜、工作强度大、抵抗力较差都容易引起此疾病。预防面神经炎,首先要避免空调通风口直吹,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一大伯中暑后服用降压药,结果......

前段时间,62岁的陈大伯,顶着大太阳在田地里干活。下午回到家,出现了头晕的症状。陈大伯突然想起,降压药还没有吃,以为是血压高引起的头晕,于是便寻来降压药,服用下肚。

然而,头晕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甚至还出现了身体抽搐的情况。

陈大伯感觉不对劲,想着应该是中暑了,随后服下了药店买来的解暑药,以为应该会好起来。然而,直到晚上8点,这些症状都没有得到缓解,医院就诊。

医院后,陈大伯被确诊为中暑,以及低血压。经过几次测量,陈大伯的上压都处于80左右,下压处于55左右,低于90/60mmHg的临界线。

“中暑后本就容易引起血压下降,加上又吃了降压药,血压就更低了,从而引起低血压。”急诊科副科长余丹青说,烈日当头,在高温下,人们的血管会扩张,导致血压下降。中暑后,人体大量出汗,会引起血流量减少,进一步造成血压下降。血压低,是中暑的典型症状之一。

经过一天的救治,陈大伯的血压终于升到了正常水平,目前已经出院回家了。

医生提醒:

夏季高血压病人需谨慎,出现头晕等症状后,不要随意认为是高血压引起,更不要随意服用降压药,请及时送医查明原因。

小科普视频:“黄橙红”高温预警分别代表多“热?热?热?”???

如何防暑中暑中暑的预防应注意几点:

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降温。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

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十滴水、正气丸等药品。

出现中暑症状的处理:

1、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可服十滴水、正气丸等防治中暑的药品。

2、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时,可以在澡盆中用温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洗上半身。

3、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注意保证呼吸道畅通。

资料/杭州市气象局、中国天气网、上海发布

来源:政在解读、浙江新闻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yf/13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