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适宜病种优势技术组合治疗周围性
2019-2-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治疗原则祛风通络。
针具选择梅花针、毫针、镵针、锋勾针、火罐、一次性使用埋线针(0.9mm)、胶原蛋白线(2-0)。
治疗方案
风寒型
第一步:梅花针治疗
操作方法:梅花针叩击头面部三阳经,中度手法为度,10~15分钟,重点叩刺患侧面部穴位。
第二步:镵针治疗
操作方法:镵针划割患侧齿缝线相对的颊黏膜,采用纵向划割,每0.5cm划割1针,以微出血为度。
第三步:毫针治疗
主穴:风池、阳白、地仓-颊车双向透刺、牵正、合谷、内庭。
配穴:抬眉困难:攒竹、丝竹空;鼻唇沟平坦:迎香透睛明;人中沟?斜:人中、口禾醪;颏唇沟?斜:承浆;味觉减退、舌麻:廉泉。
操作方法:早期局部选3~5穴,轻浅刺激为度,配合远端取穴,留针。一周后可加强刺激,局部取穴增加,留针30分钟。
风热型
第一步:梅花针治疗(同风寒型)
第二步:镵针治疗(同风寒型)
第三步:三棱针(锋勾针)刺血拔罐治疗
取穴:完骨。
操作方法:三棱针点刺或锋勾针钩割,随即拔罐,以局部出血为度。只做1次。
第四步:毫针治疗(同风寒型)
第五步:配合西药治疗
静脉点滴抗病毒、消炎、脱水及改善循环药物治疗,以消除面神经炎症和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每日1次,连续输注5~7天。最好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10mg输注3~5天以加强疗效。
第六步:中药治疗
银翘解毒散加钩藤。
气血不足型
第一步:梅花针治疗(同风寒型)
第二步:镵针治疗(同风寒型)
第三步:毫针治疗(同风寒型)
第四步:艾灸治疗
取穴:阳白、颧髎、足三里。
操作方法:上述穴位在毫针针刺后,雀啄灸阳白、颧髎穴,以皮肤潮红为度,在双侧足三里穴施温针灸。
第五步:水针治疗
取穴:翳风、颊车、牵正、下关、四白。
操作方法:取灭菌注射用水1ml与注射用甲钴胺0.5mg混悬液1~2ml,行穴位注射,每次取穴1~2穴,每穴0.5~1ml,交替进行,一疗程结束后,选择埋线疗法。
第六步:埋线治疗
取穴:颧髎、脾俞、气海、足三里。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腧穴,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选用一次性使用埋线针(0.9mm),装入约1~2cm胶原蛋白线(2-0)至套管中,左手固定穴位两侧皮肤,右手持针迅速进入肌层,将线推入;术后贴创可贴,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每月1次。
第七步:中药治疗
归脾汤或八珍汤。
以上内容节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针灸适宜病种优势技术组合治疗》,主编:冀来喜
复制淘代码
¥81ifb23BpiW¥
至淘宝APP,可跳转至购买页面
定价85元,售价59.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