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瘙痒的5个原因及对策
2019-9-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1、高血糖引起皮肤瘙痒
长期血糖升高,由于微血管循环差,其局部细胞的功能也会变差,糖尿病患者汗液分泌会减少,导致皮肤因过度干燥而瘙痒。血糖升高可引起血浆和组织液渗透压变化,刺激神经末梢兴奋,产生瘙痒的感觉。
对策控制好血糖是关键。局部皮肤瘙痒者可外用止痒性洗剂和霜剂等。全身性皮肤瘙痒者可内服抗组胺类药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C等,也可补充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此外,紫外线照射或药物熏蒸等方式都能有效缓解瘙痒症状。
2、糖尿病皮肤感染
由于血液中糖分较高,真菌易生长入侵而感染皮肤。加上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抵抗力较普通人低,皮肤容易被各种病菌感染。
对策防止皮肤感染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血糖,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于局部真菌感染应保持局部干燥,局部使用抗真菌洗液清洗或用抗真菌药膏涂抹,如可以用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或硫磺乳膏治疗。对于口腔真菌感染或严重的全身真菌感染,除外用抗真菌药物外,应给予抗真菌药物静脉注射。
其他细菌引起的感染,除局部清洁消毒外,应避免用手搔抓,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体温上升、局部皮肤红肿应及时采取血标本做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尽早使用抗菌素,以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3、降血糖药物过敏
很多降血糖药物会引发过敏反应,其中以磺脲类药物最常见,动物胰岛素产生过敏反应也不少。
对策一旦出现降血糖药物过敏,应立即停用该药物。轻症者可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胶囊治疗,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
4、糖尿病湿疹
糖尿病湿疹常因血糖控制不好,免疫功能紊乱引起。表现为换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
对策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避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停止使用刺激性药物以及食物,寻找可能诱因,给予相应处理。
皮肤瘙痒可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胶囊治疗。
急性湿疹局部用生理盐水、3%硼酸或1:~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
5、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除皮肤瘙痒外,还有四肢皮肤麻木、灼热感、蚁走感、行走时有踏棉垫感。
对策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控制好血糖,定期筛查糖尿病并发症,及早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饮食上给予富含维生素的粗粮及水果,也可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及甲钴胺治疗,应尽早使用依帕司他、硫辛酸及羟苯磺酸钙等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皮肤瘙痒,最好去糖尿病专科就诊,查找原因,正确处理。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