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抗生素种类繁杂分不清快来看看这篇文章
2020-7-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抗生素是现在临床上使用最频繁的药物之一。但因其种类繁多,机制复杂,很多刚刚接触临床的小伙伴们经常搞混,这里我们就帮大家梳理一下各类抗生素的相关知识,相信读完后大家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抗生素作用机制阻断细胞壁合成: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杆菌肽
损伤细胞膜影响通透性:多黏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达托霉素
阻断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利奈唑胺
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异烟肼、乙胺丁醇
阻断RNA、DNA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新生霉素、乙胺丁醇、甲硝唑
常见的几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药物β-内酰胺类药物呈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后效应(PAE)持续时间短,应一天内多次给药。可以通过增加剂量、缩短给药间隔、延长给药时间或持续给药,以增强疗效、增加药物浓度高于最小抑菌浓度的时间(T>MIC),具体特点见表1~5。
表1 青霉素类抗生素特点
表2 头孢类抗生素特点
表3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特点
表4 头孢霉素类抗生素特点
表5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特点
氨基糖苷类抗菌谱:对需氧G-抗菌活性强,部分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G+差。
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老年人、肾脏疾病、休克、脱水者禁用,避免与肾毒性药物联合应用。
代谢特点:剂量依赖性,PAE强,每天1次大剂量给药。单用易耐药,多联合用。
代表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
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共有四代,目前常用的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其余均因不良反应退市或较少使用。
抗菌谱:对G+、G-、支原体、分枝杆菌均有效;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大肠杆菌耐药率约60%。
适应证:最适用于肠道感染(如伤寒、痢疾、霍乱);但因大肠杆菌耐药率较高,不适用于院内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可适用于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皮疹、精神神经反应、关节病变、肝损、与茶碱竞争排泄、交叉耐药、影响小儿软骨发育,孕妇慎用。
大环内酯类抗菌谱:对G+作用强,对部分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幽门弯曲菌有效。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院外呼吸系统感染,但链球菌、肺炎球菌、肺炎支原体耐药率高,红霉素已退居二线。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皮疹、静脉炎、肝损。其中红霉素最大的不良反应是剧烈呕吐,可用于胃轻瘫患者。
代谢特点:半衰期长、组织浓度高。
代表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糖肽类糖肽类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肠球菌等多重耐药G+球菌的首选药。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用一代头孢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即可。
(1)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窄谱杀菌,对G+、艰难梭菌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包括变态反应(红人综合征)、耳毒性、肾毒性等。
(2)替考拉宁:组织分布比万古霉素更广。
甲硝唑甲硝唑为厌氧菌首选,作用仅次于亚胺培南,且不易耐药,对阿米巴和滴虫有效,几乎无耐药。
四环素具体特点见表6。
表6 四环素类抗生素特点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克林霉素对厌氧菌、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敏感。
氯霉素抗菌谱:抗菌谱非常广,对G-杆菌、G+球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有效。
适应证:治疗难治性CNS化脓性感染的药物之一。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再障,现在应用少。
代谢特点:脂溶性好,易透过血脑屏障。
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抗菌谱:G+,包括MRSA、万古霉素中敏型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
不良反应:一过性骨髓抑制(可逆)、周围神经炎(建议使用不超过1个月)。
代谢特点:组织分布广,口服制剂吸收迅速安全。
环酯肽类(达托霉素)抗菌谱:G+球菌,包括MRSA、VRE等。
适应证:皮肤感染、血流感染(包括IE、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不用于肺炎。
代谢特点:浓度依赖性,每天1次给药,不良反应少。
内容来源于:《从医开始:协和八的奇妙临床笔记》
编著:徐源、张心瑜、徐佳晨、王文达、陈茹萱、张晴、陆逸云
欢迎扫码下载人卫助手系列APPEND
医疗/创造/大数据分享互联网医疗▼CONTAC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