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治疗面瘫面神经炎

2016-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

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此处主要介绍周围性面瘫。

1.病因病机

面瘫病因有内外因之分。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口㖞候》说:“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筋,故使口㖞僻。”除了巢氏所主张的外因说之外,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又说:“口眼㖞斜,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筋脉。”喻嘉言《医门法律》也说:“口眼㖞斜,面部之气不顺也。”他们认为面瘫也可因气血不足而产生。现多认为其发病是因脉络空虚,虚邪贼风乘虚而入,侵犯经络,致面部肌肉纵缓不收。风寒证多有面部受凉因素,如迎风睡眠、电风扇对着一侧吹风过久等。一般无外感表证。风热证往往继发于感冒发热、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伴有耳内、乳突轻微作痛。

2.辨证分型

1

虚证

脉络空虚、风寒痹阻可突然出现眼睑闭合不全,伴恶风寒,发热,肢体拘紧,肌肉关节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

实证

酒后感受风寒实邪、湿热邪毒痹阻经络可突然出现眼睑闭合不全,伴口苦,咽干微渴,肢体肌肉酸楚,舌边尖微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3.治疗方法

主穴:翳风、颊车、大迎、地仓、颧髎、四白、迎香、水沟、承浆、竹、阳白、瞳子髎、丝竹空、合谷(健侧)、列缺(患侧)。

配穴:风邪盛加风池,流泪加睛明,气滞加中脘,气血虚加足三里、神阙加灸,虚证加球后,湿热邪毒痹阻经络的加阴陵泉,并在局部放血。

采用“牵拉针刺法”,如水沟和承浆针尖斜向患侧牵拉,歪向健侧的嘴唇就可以恢复正常,四白向上、阳白向下眼睑就可以闭合,先刺地仓、后刺颊车,主牵拉次防牵拉太过。

4.小结

①面瘫以内伤七情、外感六淫为发病主因,初期切忌手法过重,因邪在络。如果泻其太过会引邪入里,很难恢复。正虚邪实型面瘫,扶正与祛邪同时兼顾;正安邪实者,着重用泻法;湿热邪毒壅盛者,要用放血法直接泻其湿邪。

②治疗面瘫重用“翳风”穴,“翳风”穴是发病之源,通过按压“翳风”穴可以判定疾病的发展程度,指压会感觉有明显的絮状物或球状物或索状物,对于诊断面瘫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翳风”也是针刺面瘫的首选穴。

③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强调用健侧合谷、患侧列缺。

-----------









































胃肠炎吃什么nbsp肠胃炎应该吃什么
5岁患儿胃穿孔竟是因为它退烧药你会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zl/1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