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一老师谈糖尿病
2017-3-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禅一老师。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个临床当中的常见病,叫做糖尿病。那么我们就把今天的题目定为:中国传统医学是如何看待糖尿病的。
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会常常讲,说糖尿病对于我们中医的病名被称之为消渴。临床的征象是叫“三多一少”,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少呢?是身体逐渐的消瘦。说如果碰见这种情况,就说明身体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了在现代的医学里面就被称之为糖尿病,糖尿病的重症了有可能出现昏睡,在呕吐、头痛、胃痛等症状之后进入到一种昏睡的状态,甚至有的糖尿病病人在昏睡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这样听起来糖尿病确实是一个很恐怖的疾病了。
那么对于中国传统医学来说,糖尿病除了长期使用胰岛素之外,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中医是如何看待糖尿病的。现代医学是通过验血报告来诊断糖尿病的,一看数值就告诉你:“某某某,你血糖值太高啦!”血糖成了让人避之不及的一个东西。其实血糖原本是胃里的养分,在被小肠吸收之前这些养分都可以被称作为血糖。由脾脏将这些养分进行运化用来造血,可以这样子说,血糖其实就是人身体造血的原材料。那么从什么时候人身体造血的原材料血糖却变成了人体的危害物呢?他本来不就是人体的营养物资吗?我们慢慢来讲,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啊,家里面还很困难特别记得还很清楚,上小学的时候家里面点的还是煤油灯。那时候逢年过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第一可以吃好吃的东西,第二个一年当中最好的衣服拿出来啦。那个时候一般家里面来客人的话,很多时候常常不是泡茶叶,而是泡一杯红糖水。特别是有些人走了一上午的路,到了你的家里面感觉到头晕面色白啦,赶紧喝一杯红糖水一下子就缓过来神啦!
照这么说,一杯白糖水或者红糖水反而是我们人用来救急的良药!只是当营养过剩,血糖过多,超出了人体的运化能力,那么营养物资也就变成了灾难。人的身体是非常聪明的,当体内淤滞多余的糖分,人体就用让机体或者内脏燥热的形式来消耗他。而燥热又必然会对人身体内部的津液进行损伤。伤津以后我们出现了典型特点就是口渴。这也是我前几年出去讲课的时候,很多的老师拿一大杯水他们会跟我说:为什么我还是渴呢?我就跟他说:“其实你缺的不是水,你缺的叫油。”而这种油了,我们中医里面不把它叫做油,其实就是你体内的津液丧失了。对于糖尿病来说他就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口渴状态,又被称之为消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类似的疾病糖尿病。当然消渴在中医当中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甚至可以这样去理解,糖尿病其实是一种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类似于外感、高烧一样是对抗外邪的。
糖尿病是一个典型的文明病,或者是富贵病。可以这样说,在我小的时候很少能听到周围的家人、亲戚或者是邻居有得糖尿病的,那个时候倒是贫血的女性比比皆是。小的时候,回家吃饭基本上不用猜就能知道吃的是什么,因为在我们北方一般就是大萝卜、冬瓜、白菜。所以因此,那个时候能吃上一顿鸡蛋炒什么菜简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而那个时候如果能用豆腐去炖一些东西,觉得豆腐也是一种极端美味的食材啦!因此我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说:“那个时候最开心的是两件事,一个是家里面亲戚当中有人有白事或者是家里面亲戚当中有人有红事。”就是有人去世了或者有人结婚了,那么小孩子就能过去吃一顿大鱼大肉。因此那时候上桌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一盆鸡上来以后最快的手就是我,先抓一根鸡腿。结果三十年过去以后,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饭桌上面可以这样子说,鸡鸭鱼肉变成了常客,而其他的蔬菜和粗粮反而变成了一种奢侈品。
我的朋友跟我说了,说:“老师我没有吃大鱼大肉啊!怎么也会有糖尿病了?”我说:“不管怎么着,一定是你的饮食的养分增加啦!”我记得我当时上高中的时候了,一顿饭能吃八个馒头。而现在了一顿饭两个馒头都吃不下去,为什么呢?其实馒头还是那个馒头,更关键的是你其他方面摄入的养分太多啦!当你任何糖分超出了人体在某一个时期的消化能力,就被称之为过剩。
人体对各类食物的接纳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五谷杂粮非常好,ok!碰见一次之后就猛吃,可是你想一想你长时间的胃肠是在吃这些鸡鸭鱼肉,忽然间吃了这么多五谷杂粮,你觉得是好事吗?而且,不规则的纳食很容易引发人体运化功能的紊乱。当人体运化功能紊乱以后,即使常规的食物进入体内,也会变成一种致病的负担。按照化验单的日常诊断,会认定血液当中的糖分偏高,就一定能够得出人体糖分偏高的结论吗?在传统的医学看来,糖尿病其实也分为实症和虚症,对于虚症来说,血糖偏高并不等同于人体营养过剩。就好比中医当中有一种厥阴戴阳症,戴是戴帽子的戴,脸通红的,是真的气血很足吗?也许很可能他的手脚是冰凉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真寒假热。我们也可以这样看,如果血液中的糖分含量偏高的话,那么这些多余的糖分从何而来呢?不可能是凭空冒出的吧!最大的可能,是原本存在于其它机体组织的糖分来到了血液中,被简单地认为是多余。那如果是这种情况,再进行降糖治疗和饮食控制是否是属于合理的状态呢?所以,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看来,这里不是简单的一个降不降糖,节不节食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掌握好人体的一个平衡问题。我也把它称之为糖尿病的太极问题。
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而身体了逐渐的消瘦。轻症的人一般不容易感觉异常,只有轻微的疲劳或者是多尿、烦渴,严重点的多消瘦、疲乏、口渴,夜间常欲饮水,重症可能突现于昏迷。在呕吐、头痛不安、胃痛之后,进入到昏睡状态,甚至有些人从此就睡过去了。医院通常的治疗方法是用胰岛素降糖,胰岛素降糖的实质是什么呢?是把糖分沉淀在人体的下部。因此,不少长期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出现了下肢麻木,最后甚至需要截肢。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是:消渴为津液耗损、肺热津枯、胃躁经伤、脾阴虚耗、肾阴耗损,我们可以看一看从上焦的肺,到中焦的脾胃,到下焦的肾全部遭受损伤啦。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看来,糖尿病跟兹食肥甘、胃内蕴热就是吃得太好;或者情志失调、五志化火就是情绪遭受巨大损伤;或者是肾虚精亏、肝肾亏虚就是年老体衰或者是肾精损伤所导致的。所以说,糖尿病以阴虚为主、燥热为标。如果糖尿病不治疗,迁延日久、阴阳俱虚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丛生。比如现代医学当中所谓的胃炎、肾炎、膀胱炎、荨麻症、神经炎。那么中国医学当中的经方是怎么去治疗的呢?刚才讲过,糖尿病其实是人体自我求救的一种功能,用燥热和消渴的方式来消耗多余的养分。基于这种认识,中医养生学只需要做到两件事,第一:减少糖分的继续增加,也就是控制饮食。如果有可能的话一定是晚饭要少吃,再有可能的话,一周可以尽量的辟谷一次。第二:增加合适的运动量,消耗多余的养分,如果是虚症就需要平衡啦!中医中药对于治疗糖尿病有他独特的优势,糖尿病在初期的时候实症非常多,所以常常会用到像白虎加人参汤这一类治疗阳明实症的方剂,等到得病日久病人大都会叙述容易疲劳,所以,病程长的糖尿病一般可按虚症来治疗。中药虽然没有专门降糖的药物,但是我们常用来组方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大多具有润性、升性和补性的特点,这与糖尿病的灶性是对应的。比如人参、山药、知母、地黄、麦冬、葛根等等,对糖尿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糖尿病伴随的口渴症状,意味着体内的津液匮乏,所以常常用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来补充津液。对于属于热症、燥症表现为大渴引饮的糖尿病,白虎汤加人参是首选。当然石膏性寒、泄,不宜长期食用。我们常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症状再去换方。其中比较经典的叫八味肾气丸,为有名的消渴古方,对于下肢无力、腰痛、夜间口渴、精力减退以及胃冷特别适用。值得注意的是,八味地黄丸绝对不是六味地黄丸变出来的金匮肾气丸!我们常规所说的金匮肾气丸为济生方,加有车前子、牛膝等下行通利之味,适应症已经跟八味地黄丸完全不一样啦。中医中药的使用我们就交给专业的人员去讲,等到以后的时间,我会专门的去请一些专业的糖尿病的专家给大家去讲解。已经给他们进行过商量,将来有可医院糖尿病中心的这些主任,由他们了专业去讲解。
我今天初略讲一讲我们自己对于糖尿病是否有一些对治的方法呢?有的。在人的背部,尤其是督脉正中间旁开一点五寸被称之为叫背俞穴。这个背俞穴上边非常有意思,我们选择几个,一个叫肺腧、一个叫脾俞、一个叫肾俞,这三个穴位具有调节上、中、下三焦的功能。那么有一个特殊的穴位,现在没有定!被称之为叫“胰俞”胰俞穴又被称之为叫消渴穴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经验穴,其次配合的是内踝上三寸紧贴胫骨的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穴,点按和针刺可以有效地补充阴液,从而调整肝、脾、肾三脏。中脘是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为六腑和穴。根据具体症状还可以用到太溪、鱼际、命门、内廷等等,当然我们需要专业人员去进行调整。自己可以用到的就是背后的肺腧、脾俞、肾俞、胰俞以及三阴交、中脘。如果有可能的话,给大家说一个好方法:就是拿绿豆或者是红豆粘在这几个背俞穴上边外边用创可贴粘上,每天晚上睡觉前的时候了沾上睡一晚上,第二天了再把它去掉。对这几个穴位进行一个良性刺激,你再测一测指标,会发现他们的指标数量可能就下降啦。更关键的是,经过一个阶段的调整,你会发现糖尿病所说的“三多一少”的症状没有啦。
好啦,今天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专业一些,大家慢慢的听。我会在以后的时间内,把简单地和复杂的,专业的合通俗的配合起来来讲解。我们慢慢地走进去,慢慢走向中国传统医学的未来,谢谢大家!我是禅一老师。
北京看白癜风是多少钱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