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缘2016年教师节心悟

2016-10-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王京京,女,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医院痛症科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植物芳香医疗保健分会常务理事。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病等。在科研领域,一直从事与针刺镇痛、针灸抗疲劳以及针灸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的相关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世界卫生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5项,发表相关领域的科研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5部。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年的教师节正好赶上母校北京中医药大学六十周年校庆。从年踏入北中医的校门,二十三年来学习中医的历程中,一路得遇很多老师的指点。今天的我,人到中年,也被许多青春洋溢的学生们称为老师,每每回忆起与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中依然充满感激与温暖。在众多的老师中,有几位对我的帮助最大,借教师节之机,向他们献上我最真挚的祝福,师恩难忘!(与吴中朝老师合影)

刘兴仁老师——刘老师是北中医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的老师,我们本科时中基的主讲老师。中基是所有中医专业学生最基础的必修课,可以说,是刘老师最早领我踏入了中医的大门。刘老师讲课极其清晰而有条理,对着我们一群懵懵懂懂的门外汉,用精炼的语言将一个个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解释得明了而不枯燥。上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所有专业课中,中基是我学得最好、最扎实的课,我依稀记得大学阶段得过两份满分的考卷,一科就是中基。正是由于刘老师为我打下了这样扎实的基础,才激发了我对中医学的兴趣,在其后若干年的求学路上稳扎稳打。清楚地记得刘老师上课时说:“老师不需要将自己所有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那样一股脑灌下去,你们会被灌蒙,完全抓不住要点。将现阶段你们能接受的知识点讲清楚就足够了。不但今天你们能听懂、能记住,若干年后,我讲过的课,你们依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的课就没白讲。”刘老师,我想告诉您,从大一学中基,二十多年来历经大大小小各种考试,对我来说,从来无需复习的就是中基。当年您讲过的所有的理论概念,我都了然于心,从未忘记。您做到了!您是真正会讲课的老师,在打基础的阶段遇到您,真的是我的幸运!感谢您!真希望北中医能多些像您这样的明师!

仝小林老师——医院病房轮转,其中半年安排在仝老师担任科主任的糖尿病肾病科。仝老师不但中医思路纯正,还非常重视针灸。知道我是学针灸专业的,鼓励我在他所主管的病区开展针灸治疗。记得当时病区有二十多张床,很多患者都是比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很多的并发症,如大面积的带状疱疹、周围神经炎、水肿、癃闭、结肠炎等等,只要能配合针灸治疗的,仝老师都鼓励我给患者扎针灸,还亲自给我演示应用芒针针刺八髎穴,叮嘱我要胆大心细。记得当时因为我要给患者扎针灸,病房的护士多出了一些消毒针具的工作。仝老师亲自跟护士长交代“不要嫌麻烦,针药结合对患者有利,要支持京京开展针灸。”可以说,那是我最早独立治疗的一批重症患者,当同在一个病区的肾衰带状疱疹患者,配合针灸治疗后比应用西药恢复得又快又好时,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对自己所从事的针灸专业的信心就这样一点点被树立起来。感谢仝老师给了我那样宽松的空间和难得的锻炼机会,也让我领略了大家的胸怀和魄力。

图娅老师——我的硕士导师。年我上大三,图娅老师给我们班主讲针灸医经选。还记得那时老师刚刚从日本回国,长发披肩,气度非凡,讲起课来大段古文信手拈来,滔滔不绝,简直让人崇拜至极。跟好友在下面悄悄地说,等我们四十岁的时候,如果也能拿到博士学位,像老师那样知识渊博、自信满满的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该多好。及至年终于如愿投入图娅老师门下攻读硕士,才越发觉出自己的差距有多远。老师自带威严,虽然她常说:“王京京,你放松点!”,但每每见到老师,我依然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么清晰的一些画面每每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站在老师的办公桌前,急得自己上下牙直打颤也背不出《难经》条文时的窘迫和难堪。毕业答辩时,某位专家的提问令我一时有点蒙,正一边兜圈子一边想如何圆回来,可刚绕到一半,就被老师用《素问》中的一句经典名句打断了:“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惭愧!图娅老师,感谢您在我最稚嫩的时候引领我入门,鞭策我发奋学习,您有着大将的气魄,直率勇敢、令我仰慕,一生敬畏的严师!(与图娅老师合影)

黄龙祥老师——16年前,我与黄老师的学生武晓冬同住一个宿舍,因常跟晓冬一起去办公室自习而认识了黄老师。犹记当年黄老师对我们说过的话:“想在任何领域有所成就,都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你们刚刚参加工作,要拿出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好好积累、磨炼自己。”听着黄老师的谆谆教诲,看着他已经取得了那么多的成就,仍然孜孜不倦、加班加点地工作,我和晓冬也不敢有一丝懈怠,常常一起结伴学习到深夜。这些年来,黄老师就像一个精神领袖高高地伫立在远方,令我仰视。今年我在申请ISO/TC项目时因遇到一些很棘手的问题,一度心情沮丧。黄老师得知了我的困难,及时地指点了我,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我“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罗马行前会上,黄老师力陈此行的困难,指出我PPT的不足。去罗马的飞机上,一路都在看我们提交的材料。机场排队等待过关时,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填报材料中的问题,说:“稍微聪明点的人也不会写成这样。”我当时只觉无地自容。到了宾馆抓紧每分每秒修改。困到极点时,想想黄老师失望的表情,又激灵一下精神了。答辩通过后我非常兴奋,但黄老师给我泼了盆冷水:“别高兴得太早,不到最后大会宣布决议,一切都有可能被更改,喜怒不要形于色。”直到最后大会宣布决议,我的项目通过了,我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黄老师也终于露出了笑容。黄老师,您学术上达到的高度和您处事的低调反差如此强烈,您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对事业极致的追求和严谨的态度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感谢您的教诲和引领!(与黄龙祥老师合影,左一)

吴中朝老师——我最想感谢的、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我的博士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吴中朝老师。年毕业分配到针灸所,最先遇到的就是吴老师。那时他还是灸法研究室的主任。清楚地记得那天人事处的老师带我到灸法室,8月初的诊室没开空调,热浪滚滚,吴老师被一群患者围在中央,奋笔疾书在开方子,吴老师飘逸的行书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从小被爸爸逼着练书法的我,对字有着一种天然的敏感,“字如其人”,字这么漂亮的老师,学问也一定很棒吧!那一刻的认定,便有了此后多年的追随,直到年正式考上老师的博士研究生,算是正式拜入师门。老师知识渊博、涉猎很广,对各种针灸技法了然于心、应用娴熟,实为临床大家。除了毫针刺法以外,老师还手把手教我火针、放血、蟒针、埋针、埋线、耳针等等各种各样的实用的针刺技法,尤其艾灸是老师的重点研究领域,我也因此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灸法。老师非常勤奋,门诊从来都是提前开始,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常常深夜还在审稿、改稿,在网上回答患者的问题,似乎永远不知疲惫的样子。老师非常乐观开朗,总是举重若轻,笑呵呵地,将紧张繁忙的工作变得轻松愉快。老师好像从来也没有对我严厉过,他总是鼓励我,“做得好!辛苦了!”,说我是“马不扬鞭自奋蹄”,不用再加压了,唯一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要再随和一点,多些笑容,开朗乐观一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许是被吴老师感染的,这些年来,内向的我越来越爱笑了,人也不再那么紧张,更松弛一些了。这些改变都是在老师身边潜移默化的结果,所谓“近朱者赤”,老师用他的火热温暖了我们一门的学生,尤其是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成熟了很多,但我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温暖了很多,这得益于十八年来,我的身边常驻一位温暖的老师——吴中朝。老师,谢谢您!希望您生命之树常青,热情永驻!(与吴中朝老师合影,左二)

二十三年学医路上,得遇诸位良师指点,实乃吾之大幸!值此教师节之际,祝愿我所有的老师们:节日快乐!健康幸福!

今天,我也已成为了一名老师。常常我也在思考,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学生们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人师表,自身要有高度,老师的存在就是学生最好的示范,因此,对自己的要求就要更高。“教不严,师之惰”,应该做个严师吧?医学容不得半点马虎,严格要求是必须的。但学生的资质、性格各异,又不可能以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们。“伯乐难寻,千里马亦难寻”,遇到一个优秀的学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看着一张张朝气蓬勃、青春洋溢的脸庞,常常告诫自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有能不吝教,见过可隐规”,这是我喜欢的老师的感觉,最终还是希望自己做这样一个老师吧。能成为师生,是一种缘分,只是缘深缘浅各不相同。缘浅的可能只有短暂的交集,缘深的便可更长久的相处,那便要对他们更珍惜,教他们更多些。不管怎样,珍惜这份师生缘吧!









































哪家医院能治愈白癜风
哪家医院能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zz/1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