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7岁的男子在ICU里不洗空调清洁

2024/9/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个37岁的男子在ICU里不洗空调!清洁空调器也有问题吗?使用正确吗?

夏季空调有多重要?许多人描述,“我这条命是空调机给的”,说这话的人多半是调侃的意思,但位于北美地区的美国、加拿大部分地区,近日行动告诉人们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从六月中下旬开始,北美部分地区的气温达到49.6℃,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空调,现在已经有多人死于这一层,高温的空调的确能救命,但是,如果空调器在高温的天气下的确能挽救生命。

日前,湖北宜昌37岁的李先生在ICU住院一周后仍未脱离危险,据医生介绍,李先生患了“空调病”,进入ICU时已有严重的肺部感染,在ICU接受治疗一周后,仍未脱离危险。

这个时候许多人也许会反驳,我每天使用空调,什么都不用?

事实上,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堵住你的嘴巴,这个实验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实现。

先准备两碗饭,同时将两碗饭放入空调下,一碗米饭盖上盖子,另一碗暴露在空调风口下,72小时后,会发现盖上的米,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但暴露在空调出口下的米饭,已经开始长毛发黑,同时还出现了大片霉斑。

食品本身比较容易发霉,如果空调对着的不是食物,会不会也容易出现发霉现象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做过一项实验,在密闭的环境下,实验人员将空调的出风口放在一块玻璃上,通过摄像头记录下玻璃上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48小时后,玻璃表面开始出现大团块的霉菌,四天后整个密闭空间的玻璃壁都变得黑乎乎。

毋庸置疑,看似光彩夺目的空调室,其实里面隐藏着许多细菌和真菌,也叫“军团菌”。他们大多生活在空调滤网和散热片上。

就连,也有网友总结说,不同地区的滤网颜色都不一样,然后推断出该地区的奇葩空气颜色…

单从肉眼看,这些滤网已经很脏,那么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数据更是惊人。专家们在北京大学生物气溶胶实验室,利用微粒计数器对家用空调滤网和汽车空调滤芯进行了测试。

本实验室的李心月博士表示:一个使用了一年的家用空调滤网,只要抖一下空调滤网,大于1微米的微粒就会上升五六倍。一辆汽车空调滤芯使用了大约一年,大于一微米的微粒已超过七万升,而超过0.3微米的微粒则达到了12万。

事实上,真正让人震惊的不只是尘土,还有微生物和其他生物残留物。

李心月博士利用ATP检测过滤网表面微生物,他通过试纸,将滤网涂在滤网表面,检测结果为63,属于严重污染水平,我们屋内经常清洗表面,数据可能是在10左右。

事实上,空调内滤网并不是最脏的地方,空调内部散热片就是藏污纳垢的根源。热气经过换热器变成了冷气,而其中的灰尘和细菌很容易进入换热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散热片上的灰尘和细菌就会越来越多。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国内88%以上的空调散热片中细菌总数超标,一块从未清洗过的空调散热片,细菌含量是马桶的60倍。

因此空调吹出的冷风,即携带了大量的灰尘,又有许多细菌,吸入人体后不生病才怪。

假如你在吹冷气,突然开始持续高烧,此时极有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的。

事实上,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散热器里的“军团菌”。

军团菌能在20℃-42℃的环境中生长,而散热片工作时会产生湿气,这是该菌特别喜欢的环境。

它们一旦被吸入人体,就很容易感染“军团菌肺炎”,导致急性呼吸衰竭。上面提到的李先生,是因为吸入了“军团菌”。别小看这种细菌,它的致死率高达30%。

那怎样才能安全的吹空调呢?

长期无用的空调,首先要进行清洁,其实也不难。

当停电时,打开空调室内机空气调节盖,先取下滤网,再用流水清洗。清洁翅片时,用毛刷清除翅片内的灰尘,然后购买专业散热片清洗剂,再将翅片内喷洒干净。

您认为这一切都行吗?

之前,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小伙子吹了一夜冷气,醒来后突然“歪嘴斜眼”,医生最后诊断出,这家伙患面部神经炎,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面瘫。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夏季室外温度较高,然后满身是汗进入空调房,紧接着脸一汗流浃背,一顿狂吹,这时脸部血管在一冷一热的交替刺激下,产生痉挛,进一步损伤面部神经,也就会导致面瘫。

因此,空调、WiFi和西瓜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前提是你要使用空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zz/16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