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精神病国家级名中医裘
2017-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常常存在一种错误的概念,就是把神经病和精神病混为一谈。每当听到人家说“神经病”,马上就会想到“疯子”、“傻子”。神经病和精神病这两个词在医学语言中,这两者有明确的区分。精神病和神经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为一谈。
一、神经病与精神病一样吗?
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病变或机能发生障碍的疾病。强调神经系统的组织的病变。精神病是指人的大脑功能紊乱而突出表现为精神失常的病;主要出现“精神失常”。
通俗地总结一下:精神表现不正常的人,如果经过医生的客观检查,发现了病变,就是精神症状直接治疗原发病就可以了;如果没发现病变,就很可能是精神病,需要由精神科医师来治疗了。
神经病
表现为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疾病,根据神经所在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可以把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根据神经所支配的对象的不同,又可以把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神经病指中枢与周围神经或者说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表现出解剖学上的病理特征,其主要特征是神经有器质性的病变。如脑出血、脑梗塞、脊髓灰质炎、脑瘫、末梢神经炎、帕金森病、脑外伤、癫痫、面瘫等。这些疾病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脑、脊髓、外周神经等神经系统组织的器质性损害,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主要症状为感觉麻木、肢体瘫痪、抽搐、肢体运动障碍、意识障碍等,一般思维能力、判断力都是正常的。体格检查会表现出神经定位体征,即神经控制区域感觉运动的异常表现,或其他功能异常。这类疾病通过CT、肌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可以明确病因。
精神病
表现为认识、情感、思维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等。除少部分人继发于器质性疾病,大部分患者不能找到明确的病因,只能靠症状来诊断。
二、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都有哪些呢?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脊髓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痫、偏头痛、失眠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
三、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因素有哪些?
感染、中毒、遗传缺陷、营养障碍、免疫损伤、代谢紊乱、先天畸形、血液循环障碍、异常增生等。
四、裘昌林院长帮您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神经病”
(案例一)裘老治反复性多梦失眠
青年女性,31岁,失眠3年有余,症见心烦失眠,多梦易醒,口干,时有腰酸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数。
裘老治拟滋阴降火、清心安神。方予:黄连、黄芩、丹皮、焦山栀、知母、炒白芍、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远志等中药嘱煎取毫升,冲入鸡蛋黄一个,同时取克阿胶予黄酒蒸化,分20次冲入药法同服,每日2次。一周后复诊,患者面露悦色,自诉已能入睡,各种症状均减。不更方,数周后治愈。
(案例二)裘老治重病肌无力
中年女性,56岁,重症肌无力患者,反复眼睑上垂8年多,症见右眼睑下垂,神疲乏力,晨轻暮重,时有潮热,大便稀溏,夜寐欠安,舌质偏红,苔少,脉细。
裘老治拟健脾益气,补肾滋阴,养心安神。方予:炙黄芪、炒当归、潞党参、炒冬术、升麻、柴胡、炙甘草、仙灵脾、新会皮、淮山药、防风、麦冬、五味子、制黄精、夜交藤、柏子仁、酸枣仁、红枣等味中药,水煎服十四剂。两周后,患者复诊,精神状态较前明显好转,眼睑下垂较前减少,潮热症状减轻,夜寐转安。效不更方,调养数月后,症情稳定。
国家级名中医--裘昌林
男,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副处级调研员,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
擅长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失眠等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较好的的疗效,病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
从事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工作已30余年,一贯倡导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躯体疾病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经多年的临床研究已研制中药制剂2种(马钱子胶囊,肌无力II号),开创了剧毒药马钱子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先河,而且就马钱子的用法、用量、毒副反应的防治、药物炮制以及量效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近期已在深入开展对神经系统疑难病、老年病的研究,特别对老年性痴呆、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并取得一定疗效。撰写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4部。
五、坐诊时间
9月13日起,隔周的周六上午(限号:30个)
六、预约方式
1、网站挂号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