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维生素全家都能吃长期吃错,危害太大
2021-3-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在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补充维生素也有讲究,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也并非人人要补,更不能全家一起补。
临床研究表明,如果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1常见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维生素C、维生素B1、B2、B6为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在肠道吸收时,与脂类吸收密切相关,如摄取过多,可引起中毒,如摄入过少,可缓慢地出现缺乏症状。
维生素A:影响视神经、皮肤、免疫系统的功能,可防止夜盲症和视力减退,有助于对多种眼疾的治疗。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禽蛋。
注意:摄入大剂量可引起急性、慢性及致畸毒性。
B族维生素:包括B1、B2、烟酸、泛酸、叶酸、B6、B12、生物素、胆碱9种,与能量释放以及血细胞形成等密切相关。常用的有:
(1)维生素B1:有增进食欲,维持神经正常活动,预防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作用。最为丰富的来源是葵花子仁、花生、大豆粉、瘦猪肉;
谷物过分精制加工,食物过分用水洗,弃去食物汤液,加碱,高温等均可使维生素B1有不同程度损失。
注意:如果摄取过量,只会造成其他维生素B的相对缺乏。此外,服用维生素B1时应忌食鱼类和蛤蜊。
(2)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症的病变主要表现在唇、舌、口腔黏膜和会阴皮肤处,故有“口腔生殖综合征”之称。
良好来源是动物性食物,绿叶蔬菜中维生素B2含量较其他蔬菜高。
注意:一般而言,维生素B2不会引起过量中毒,大量服用时尿呈黄色。
服用维生素B2时应忌食高脂肪食物和高纤维类食物,因为高脂肪膳食会提高维生素B2的需要量,从而加重维生素B2的缺乏。
(3)维生素B6:在肉类、全谷类产品、蔬菜和坚果类中含量较高。
注意:维生素B6长期过量服用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现感觉神经异常、步态不稳和手足麻木等症状。
维生素C:主要来源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柑、橙、柚子、红枣、酸枣等。
注意:如果过量服用维生素C,轻者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严重的话可能还会诱发血尿、肾结石等情况。
此外,长期过量摄入可造成依赖性,即使摄入量较多但达不到长期已形成的高水平,也容易出现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D:经常晒太阳是良好的获取维生素D的方式,食物中一般普遍含量较低,鱼肝油、高脂肪鱼类和鱼卵、动物肝脏中含量相对高一点。
注意:儿童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D可出现厌食、呕吐、头痛、嗜睡、腹泻、多尿、关节疼痛和弥漫性骨质脱矿化。
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如果滥用补充维生素D的钙剂,还可能引起肝脾肿大、肾脏损害,甚至加重心肌梗死和心衰程度,突发死亡。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临床上常用于不育症、习惯性流产、心血管病、脂肪肝、皮肤病变等疾病的防治。
含量丰富的食品有植物油、麦胚、硬果、种子类、豆类及其它谷类;蛋类、鸡(鸭)肫、绿叶蔬菜中含有一定量。
注意:毒性相对较小。有证据表明人体长期摄入mg/d以上的维生素E有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视物模糊、头痛和易疲乏等。
维生素E过量最令人担忧的是凝血机制损害导致某些个体的出血倾向。
2常见维生素如何正确服用?对于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必须溶于脂肪类食物才能被吸收,如果空腹服用的话,不能溶解,就没法被吸收。
维生素C、维生素B1、B2、B6为水溶性的维生素,性质不稳定,受热后易破坏失效,不宜用热水送服。
服用时间:最好饭后服用。
如果水溶性维生素如果饭前服用,不能完全被人体吸收利用。
饭后服用由于有其他食物,通过胃肠的速度就会变得缓慢,吸收利用率更高。
3其他注意事项(1)不宜全家同吃一瓶综合维生素
男女老少各族群每日所需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含量都不一样,所以应依年龄、性别选择不同的配方。
建议在服用前详阅说明、了解各营养素含量,按照建议使用剂量服用。
(2)检查每天补充的营养素剂量
在补充维生素同时,建议记录并计算每天吃的营养补充品剂量。
(3)维生素保存要防潮
保存维生素时要注意防潮,尤其是维生素C更容易潮解。
首先不要将维生素放在厨房、冰箱,应放在避光阴凉处。
另外,不要反复开启瓶盖,取用时可以倒在瓶盖上,而不是倒在手上,否则发现倒多了再放回去,会将手上的水分带入瓶内。
最后,维生素打开后,如果发现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即使在保质期内,也不应服用。
摘编自:医院订阅号;专家:医院临床营养科汪燕主管营养师
编辑:秦嫣
投稿及合作:ganslhelian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