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记
2017-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春天到了,朋友圈里一片鲜花灿烂。当然还有文艺青年伤感的吟诵落英缤纷。
济南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大街两旁这几年春天到夏天都是鲜花盛开的烂漫景象。数一数路边的开花植物,我认识的不过玉兰、榆叶梅等寥寥几种,不认识的倒是一大堆,当然还有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的迎春花和连翘。说到这两个,我昨天百度了一下,刚输入连翘两个字,系统就自动推荐了“连翘与迎春花的区别”,看来分不清的大有人在。
对比与朋友圈的花红柳绿和大街边的柳绿花红,我只能看着阳台上的一片花盆和花盆里苦苦挣扎求生的一片残枝败叶黯然神伤。
想必很多人都有一段养花的心酸史,要不然朋友圈里不会盛传诸如“献给那些养花却总是把花养死的人”之类的攻略,收藏和传播这些攻略的背后是多少花儿生命的代价。
我曾亲自经历这些代价。在我的养花生涯中,见证了许多花的死亡,有正常死亡,更有非正常死亡,而更让人心痛的正是好不容易养的挺好的非正常死亡。
我曾经有一盆兰花,叶片飘逸秀美。说实话我觉得我这盆兰花不算是让人操心的植物,长势也一直十分喜人,隔三差五还能从根部发出一尖新芽来,让人看着充满生机的欣喜。偏偏家里有一个也热爱花草的小小顽童,那时候也就三岁多点,专心致志地坐在兰花盆边,把每一条叶子从根部到叶尖仔仔细细地用指甲沿中线给剖成了两条。叶子的数量增加了一倍,每一条都没有放过。下班回到家看到了当真可称得上“开枝散叶”的那一盆兰花,简直要无语凝噎。没几天,所有的叶子变黄变枯,终于变成了一个空盆。
还有一盆大的绿萝,中间一根圆柱周围好多株依着圆柱往上爬的那种,围绕着小圆柱长成了一个大的绿叶的圆柱。同一个顽童先后的时间,把他所能够到的高度以下的所有叶子全部揪的稀烂,最后这盆绿萝只剩下顶部的一圈叶子,像一个头戴帽子的麻杆。好在这支麻杆足够坚强,不仅没有生气挂掉,反而奋发图强,从每一株的顶部猛长出许多细长的枝条,枝条从顶部都垂下来到地面上,如一团乱麻,凌乱却充满生机。我感动于这生机,于是把它们都给剪断了,拣粗壮的枝条剪成二三十公分长短插入花瓶里。这二三十公分没用一年都长成有三米左右了,从接近天花板的衣柜顶一直垂到了地上。只不过水培和土培的似乎产生了变异,原来的大叶片都变做了碎碎的小叶片,不知道在进化的道路上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而原来那一大盆仍没有停止努力疯长的态势,没多长时间又用细长的枝条搅乱了生长的空间。前几天只好重新动用调控手段,将之从半截斩断。好了,现在又是一个清爽的戴着帽子的麻杆了。剪下的枝条仍旧插入花瓶,待活的旺盛了便从窗户外边垂下去,应该能爬在防盗网上形成绿篱。
这是非正常的被虐待的死或不死。不死是因为努力的活,如荒野猎人里小李子扮演并凭此收获奥斯卡小金人的格拉斯。
正常死的更多。其实所谓的正常死亡,多半是死因不明。
我养过两盆龙血,每一盆里都是三株。刚到家的时候,茂盛挺拔,十分精神。然而,好景不长,三株植物似乎在一个花盆中不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宁愿以自己的死亡为代价来表达自身的抗争。总是其中一株看起来发蔫,然后发现根部软化并有溃烂的迹象,然后整株垮掉。这样一个过程下来,两盆六株到最后只剩下了两盆一株。好在最后这一株继承了其他五株的遗志,奋发图强,坚定坚挺的活着,并且粗壮了不少,看来还能活许久。
还有一种开白花叫做一帆风顺的植物。两盆中的一盆初时长得那叫一个茂盛,盆里面都立起好几支白帆,根部还不断有新芽涌出,眼见得盆里面变得拥挤了。另一盆长得却不太高兴,别别扭扭。于是又进行调控,从长得好的盆里迁移一部分到长得不好的盆里。岂不料,调控之后两盆花都不高兴了,从此便开始娇瘦羸弱了起来,生生地从薛宝钗变成了林黛玉,最后也如林黛玉一般香消玉殒了。
养花,一开始是从实用出发的。房子装修后买了一批如绿萝、发财树、一帆风顺等号称能净化空气吸收甲醛的绿植,寄望它们能够吸收装修的空气遗留物,所以既无名贵品种,也不曾费心照料。因而总是一批既倒,又一批新驻。有的时候心血来潮,倒盆弄土扦插之类的折腾一番,弄得满地泥水,结果却总不如意,活下来且活得好的少,活不下来的多,能勉强活下来却看着就活的辛苦的也总是有那么好多。花也如同人一般,有了合适的土壤,遇见合适的人,知道如何掌握水分肥料,知道如何修枝剪叶,才能长得旺盛生机满满。人若一直在一个贫瘠难挨或旱或涝的地方,日子也未必过得舒服,长不成一个能独当一面有所成就的人。
此时春意暖,去年冬天因花盆破碎而被肢解的多肉,残枝插在土中一个冬天,现在竟然发出了新芽。
____________
春意已满,花开正浓。畅享春意,放纵骸形。此时须进酒,歌呼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