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肌肉萎缩怎么办医生50岁后,饮食和
2025/5/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
身体状况好,通过饮食和运动可以保持体重稳定,身材好的人肌肉量不少,这些强壮的肌肉可以避免骨骼受到伤害,但是有些人随着年龄增长不断衰老,不只是容貌改变的还是体态,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肌肉萎缩。
不同部位的肌肉萎缩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想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应该进行规范康复的运动,治疗还要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必要是通过电刺激神经药物改善,推拿针灸辅助控制病情,才能让肌肉萎缩有效缓解。
那么人在患了肌肉萎缩之后,对身体有哪些影响呢?通过实物是否可以解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肉眼可见的肌肉整体体积萎缩变小,是由于肌纤维数目减少或容积变小所致,因此肌肉萎缩症不一定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临床症状,肌肉萎缩可分为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和废用性肌萎缩三类。
神经源性肌萎缩疾病主要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肌萎缩下运动神经元病变,主要指脊髓前角细胞及周围神经等,下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尤其前脚细胞损害出现的肌肉萎缩,通常进展迅速如脊髓灰质炎、肌萎缩侧索硬化等。
肌源性肌萎缩指骨骼肌本身病变所致,肌萎缩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废用性肌萎缩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肢体瘫痪、长期卧床、运动减少等情况导致的肌萎缩,多累及废用肢体,不同类型不同病人的肌萎缩在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式及预后上各有不同。
02肌肉萎缩的病因?
1、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如果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这类疾病就很容易导致自身出现肌肉萎缩的症状,这主要因为这一类进行性疾病的首发症状就是肌肉无力及萎缩。
一般情况下,在一侧手开始,然后逐渐蔓延到患者的上肢部位,在慢慢发展到患者的另一只手及上肢部位,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全身都会出现肌肉萎缩以及无力的症状,甚至还会出现其他症状,比如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
2、烧伤:如果身体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烧伤情况的话,很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严重烧伤,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形成纤维性瘢痕组织,同时还会导致患者体内血清蛋白大量丢失,从而大大限制患者的肌肉活动,时间久了以后,就很容易导致患者自身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
03老年人肌肉萎缩怎么办?医生:50岁后,饮食和运动都要重视
人上了岁数,年纪大了,身体活动不方便,有一部分人平时就喜欢坐着,很少运动,他们认为作者比较舒适,但是一直坐着不动的话,肌肉就得不到锻炼,长期以往肌肉就会松弛,慢慢的肌肉也会变得萎缩,特别是老年人,体质比年轻人差了很多,所以更加需要注意这方面的护理。
1、适量的进行锻炼:老年人肌肉萎缩不能进行激烈运动,因为激烈的锻炼会使骨骼肌疲劳,这样会影响骨骼肌功能的恢复,不利于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2、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能为老年人肌肉提供补充,能量也是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重建的必需物质,想要增强肌力、增长肌肉,就应多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在平时一定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保持身心愉悦,如果老年人长时间的精神紧张,或者烦躁焦虑和悲观情绪的波动,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从而使肌跳加重,这样老人的肌肉就会向萎缩方向发展。
4、预防感冒:老年人本身自身免疫机能下降,缺失某种免疫,如果老人肌肉萎缩再患上感冒,自身免疫技能会更加低下,可能会使疾病加重,出现肌萎缩无力和肌跳加重的现象,有些患者可能会并发肺部感染,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