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总论P
1.神经系统区分
1)、按位置和功能区分:
中枢神经系统
脑:位于颅腔内。
脊髓:位于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与脑相连接。
脊神经(31对):与脊髓相连接。
2)、按分布对象区分:
躯体神经系统
中枢部:脑、脊髓
周围部:躯体运动神经和躯体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系统
中枢部:脑、脊髓
周围部: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躯体神经分布到皮肤、运动系、视器和前庭蜗器;内脏神经分布到内脏、心血管、腺体、嗅器和味器。内脏神经除部分独立行走外,皆行于脑神经和脊神经内。
2.神经元的构造:
细胞体: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主要位于脑、脊髓和周围神经节内。
突起:
树突:一个或多个,一般较短,反复分支,形似树枝状。能接受刺激和将冲动传至胞体。
轴突:只有一条,将冲动传出细胞体。
神经元的分类:
1)、按数目分:假单极N元,双极N元,多极N元
2)、按功能分:感觉(传入)N元,运动(传出)N元,联络(中间)N元
3)、根据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可分为胆碱能神经元、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等。
3.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
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界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反射弧──是指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至少包括以下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由于神经元的细胞体和突起聚集的部位和排列方式的不同,而衍生出下列术语。
1)、灰质和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颜色苍白(因多数轴突具有髓鞘),称为白质。
位于大、小脑表层的灰质,特称为皮质;位于大、小脑内部的白质,特称为髓质。
2)、神经核和神经节:在中枢神经内,皮质以外的灰质块,内含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团,称为神经核。在周围神经,神经元细胞体聚集的地方形状略显膨大,称为神经节。
3)、纤维束和神经:在中枢白质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称为纤维束或传导束。在周围神经,神经纤维集聚成粗细不等的集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再集合成一条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p
1.脊髓下端:成年人一般在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一般在第3腰椎
2.31对脊神经前根成分:
1)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运动,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前角;
2)内脏运动纤维:(胸1-腰3)前根含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换元后支配内脏活动,其胞体位于脊髓胸1-腰3的侧角;(骶2-4)前根含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换元后支配盆部内脏活动,其胞体位于脊髓骶2-4的中间带
3.脊神经前根损伤表现:损伤部位所支配的骨骼肌瘫痪(躯体运动纤维受损)和内脏活动消失(内脏运动纤维受损);
脊神经后根损伤表现:损伤部位所管理的躯体深感觉、浅感觉丧失(躯体感觉纤维受损)和内脏感觉异常(内脏感觉纤维受损);
脊髓前角损伤表现:损伤部位所支配的骨骼肌瘫痪(前角躯体运动神经元受损);
脊髓后角损伤表现:损伤部位所管理的躯体浅感觉丧失和内脏感觉异常
4.患者10-12胸椎骨折,最容易损伤脊髓腰段(L1-5)
5.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上、下行投射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
水平切面呈“”形。
内囊前肢:额桥束
内囊膝:皮质核束
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视辐射、听辐射
单侧内囊受损可出现:
①对侧肢体肌肉与面下部表情肌和舌肌运动障碍,这是由于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受损所致,他们分别通过内囊膝和内囊后肢,由于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故运动障碍表现为硬瘫。
②对侧半身浅深感觉障碍,丘脑中央辐射受损
③出现两眼对侧半视野同向偏盲。视辐射受损。以上即所谓的“三偏”症状。
周围神经P
1.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2.膈---膈神经(颈丛神经)
三角肌---腋神经
肱二头肌---肌皮神经
肱三头肌----桡神经
股四头肌----股神经
小腿三头肌---胫神经
3.肱骨干骨折,易损伤桡神经---引起“垂腕症”
肱骨端骨折,易损伤尺神经---引起“爪形手”
腓骨颈骨折,易损伤腓总神经---引起“马蹄内翻足”
4.“爪形手”---尺神经损伤
“手枪手”---正中神经损伤
“猿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
“钩状足”---胫神经损伤
“马蹄内翻足”---腓总神经损伤
5.舌的神经支配及损伤表现
舌下神经支配同侧舌肌,损伤后同侧舌肌瘫痪;
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的分支管理舌前2/3粘膜一般感觉,损伤后舌前2/3粘膜一般感觉丧失;
面神经管理舌前2/3粘膜的味蕾的味觉,损伤后舌前2/3粘膜味觉丧失;
舌咽神经分支管理舌后1/3粘膜的一般感觉和味觉,损伤后舌后1/3粘膜的一般感觉和味觉丧失。
6.眼球外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支配
动眼神经受损: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不能向上、内、下转动;瞳孔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滑车神经受损:瞳孔斜向外上方
展神经受损:瞳孔内斜视
7.面神经管内损伤表现:
(1)伤侧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变平坦。
(2)发笑时,口角偏向健侧,不能鼓腮,说话时唾液常从口角漏出。
(3)角膜反射消失。
(4)泪液分泌障碍,角膜干燥。
(5)唾液分泌障碍。
(6)舌前部味觉丧失。
(7)听觉过敏。
面神经管外损伤:只有上述(1)、(2)、(3)项症状。
传导通路:P
1.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传导路:躯干四肢的肌、腱、关节等处本体觉及皮肤精细触觉→周围突→脊N(第1级N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中枢突→后根→同侧后索上行→薄束(T4以下)、楔束(T4以上)→薄束核、楔束核(第2级N元)→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第3级N元)→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上2/3、中央旁小叶后部。
2.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运动区锥体细胞及其发出的锥体束
下运动神经元:脑干躯体运动核神经元及其发出的脑神经
脊髓前角躯体运动神经元及其发出的脊神经
◆损伤表现:
症状及体征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瘫痪特点痉挛性瘫痪弛缓性瘫痪
肌张力增高降低
深反射亢进消失
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消失
病理反射短期内出现不出现
肌萎缩不明显明显
3.针刺右侧合谷穴痛觉传导:痛觉→右桡神经→脊神经节→脊髓后角→二级纤维交叉→左脊髓丘脑束→左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左侧中央后回上2/3处。
内脏神经p
1.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效应器
骨骼肌(受意志支配)
心肌、平滑肌和腺体(不受意志支配)
纤维成分
一种
二种:交感和副交感
低级中枢→效应器
一个神经元
二个神经元:节前神经元(节前纤维)
节后神经元(节后纤维)
纤维种类
较粗的有髓纤维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维)细纤维
分布形式
神经干
神经丛
2.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3).分布范围不同
4).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5).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
脑血管被膜、脑脊液p
1.脑室
侧脑室:左、右大脑半球内。
第三脑室:左、右两侧背侧丘脑及下丘脑之间的矢状裂隙。
第四脑室:延髓背面上部、脑桥背面与小脑之间的腔隙。
2.脑脊液产生:脉络丛产生,无色透明,蛛网膜下隙内,95%来自侧脑室脉络丛。
作用:保护脑、脊髓免受振荡,维持颅内压,营养脑、脊髓,运走代谢产物。
循环:左、右侧脑室→左、右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V。
3.大脑A环(Willis环)
位置:在脑底面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
组成:颈内A末端、大脑前A的起始段、前交通A、大脑后A的起始段、后交通A。
功能意义:使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互相交通,具有调节血流的作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儿童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