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发病例93万关于结核病你了解多少

2017-3-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目前结核病在我国仍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93万,占全球的10%。肺结核若不加以控制,对家庭、社会和经济发展都会造成重大影响。

春暖花开季谨防结核病肆虐结核病菌虽老,但依然活跃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李亮

结核病,曾经的“白色瘟疫”,时至今日仍然是对全球以及我国公共卫生的最大挑战。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流动性增大,结核病依然呈高发态势。

结核菌靠飞沫传播

近年来通过DNA技术,发现结核病至少已经存在1.5万年。结核病的传染源则是能够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结核菌没有运动能力,要实现从传染源排出,必须借助“交通工具”,而这一交通工具就是飞沫核。当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可以产生大量飞沫核,结核菌就借助飞沫核被排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样的空气,结核菌就从传染源进入了另一个人体。

感染结核菌后,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抵抗力与结核菌毒力的强弱。若人体抵抗力强而结核菌毒力弱,结核菌仍可被杀死,人体没有任何病变;若人体抵抗力弱而结核菌毒力强,结核菌就会大量繁殖,人体就会出现结核病灶和症状,也就是感染了结核病;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体抵抗力和结核菌毒力相当,结核菌就会处于“睡眠”状态。一旦条件合适(如人体抵抗力突然降低),此时的结核菌就会苏醒而重新繁殖,发病后的患者就会成为新的传染源而传染更多的人。

预防还需面面观

结核病如此严重,那么大家如何预防呢?

1需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结核菌的传播看不见摸不着,要完全避免吸入结核菌是极难实现的。只要人体抵抗力强,即使吸入结核菌也可能被消灭。因此,提高自身抵抗力对于防止感染结核病非常重要。

2室内要多通风

结核菌是经空气传播的,因此通风有助于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进而减少吸入的可能。

3到结核患者聚集场所要戴口罩

这医院的门诊和病房,医院的呼吸科门诊。四是若有家人患结核病,一定要与老人、儿童相对隔离居住。因为老人和儿童身体比较弱,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五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如遇咳嗽、打喷嚏时,不要对着别人,要捂着口鼻。

治疗结核病,吃饭与吃药同样重要首都医科医院丛林

对于很多结核病患者来说,长时间且不间断吃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杀灭结核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药物间断会产生耐药性。但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往往是药也吃了,罪也受了,可病却好得很慢,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多数结核病患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光吃药就可以治疗疾病,其实不然。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光吃药等于事倍功半,所以治疗结核病吃饭与吃药同样重要。

首都医科医院营养医师马皎洁介绍,结核具有慢性消耗性的特点,有时会出现结核中毒症状,如发热(低热)、盗汗、消瘦等,多数结核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处于一种营养失衡状态,这些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因此,此类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需要大量营养物质的补充。

马皎洁表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营养治疗原则是在平衡膳食的情况下高能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充足矿物质、多饮水。建议结核病患者每日至少保证进食克主食、克蔬菜、克水果、1个鸡蛋、毫升奶、克肉、克豆制品及1.5升水。只有做到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身体抗击结核病。

患有结核病,服药五注意首都医科医院结核病多学科诊疗中心主任唐神结

目前,临床上抗结核药种类众多,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如何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如果服用不当,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1药物副作用

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副作用,抗结核药物也是一样。如链霉素可导致第八对脑神经损害,表现为平衡失调、眩晕、恶心、呕吐和眼球震颤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听力减退,严重者可致永久性耳聋;异烟肼可致周围神经炎如四肢麻木、感觉异常、轻瘫;乙胺丁醇可引起视力减退等。若服药期间发现以上问题,医院就诊。

2服药时间

早晨空腹服用利福平效果好,且不宜与米汤、牛奶、豆浆等同时服用,以免药物的吸收受到影响。此外,服用利福平后患者小便的颜色发红,鼻涕、眼泪也可发红,这是利福平的代谢产物,属正常现象。大多数药物可以不用空腹服用。

3定期复查

由于不少药物对肝脏、肾脏等都有一定的损害,因此,要注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有些药物对视力和听力有影响,也应注意监测。

4坚持用药

有的患者治疗期间不遵医嘱,擅自停药,更有严重者治疗断断续续、反复多次。这样不但不能治愈,很可能最后成为难治性的耐药患者,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应严格按照医嘱,规范用药,医院复查。

5保证休息

避免劳累、受凉,保持愉快的心情,适度锻炼,不嗜烟酒。

专家提示呼吸道疾病高发,肺结核病史患者应重视首都医科医院结核科副主任医师段鸿飞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目前,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对于常人来说,呼吸道疾病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有过肺结核病史的人来说,就要小心了,因为这极有可能成为新发肺部感染的诱因。

结核病是由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过去又称痨病,可侵及全身除毛发和指甲外的所有器官,以肺部最为常见。目前治疗结核病以服用化学药物治疗为主,但是相当多的患者在就诊时肺部病变已经存在了较长的时间。

查体表现是胸片上有“新”“老”病变共存的特点。“新”病变经积极治疗后可以全部或大部分吸收,而“老”病变大部分不能吸收。所以多数患者临床治愈后,肺内会残留一些疤痕组织,属不可逆的改变,永远不会消失。人体呼吸道每天都接触病原菌,由于呼吸道有着自身的保护机制,就像一堵厚厚的墙,把这些病原菌拒之门外。而肺部有疤痕组织的人群,这堵墙就不那么坚固,接触病原菌后细菌侵犯人体的机会可大大增加。

随着进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出现咳嗽、咯痰和发热等症状的患者也会明显增多。

因此,提醒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一定要重视所出现的呼吸道症状,如果肺部存在不可逆的损害,更是呼吸道病原菌繁殖的温床。当结核患者有低烧、咳嗽、面颊潮红、盗汗、疲乏无力、消瘦等症状出现时,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治愈后肺内疤痕组织的发生,避免呼吸道屏障的损害。

(本版与首都医科医院共同策划)

编辑

董超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广东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jc/6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