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薇儿患上莱姆病详解莱姆病并谈避免蜱虫
2017-4-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日,著名歌手艾薇儿(Avril)在接受《早安美国》采访时,首次在镜头前谈及她因蜱虫叮咬患上莱姆病(Lymedisease),期间因医生误诊耽误了治疗,曾经有数月的时间卧床不起,不过现在已经找到了治疗莱姆病的专家,即将康复。
艾薇儿的访谈新闻一出,无数人因此知道了莱姆病。而你知道吗,莱姆病与我们并不遥远,且很需要了解和防范。
什么是莱姆病?莱姆病是一种以蜱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以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
莱姆病的进程人感染莱姆病之后,早期会出现游走性红斑,有灼热感和瘙痒。还可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
然后进入播散性感染期,出现多系统受损症状,如脑膜炎、面神经炎、神经根炎、周围神经炎,房室传导阻滞、心包炎等心血管系统疾患。
到了晚期,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炎,如膝关节炎、但有的患者急慢性期的界限并不明显,常混合出现。由于莱姆病有慢性化倾向,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仅可使病人的早期症状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能防止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止疾病转变为慢性。
(本图片来自于
医学美图)诱因:蜱蜱,又名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的节肢动物寄生物,世界已知约余种,我国记录约多种。
蜱只有2毫米左右,仅约火柴棒头大小。常栖居于墙壁、石缝、草地、树林及动物的巢穴处。宿主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虫类和两栖类动物,大多以吸食血液为生,叮咬的同时会造成刺伤处的发炎。
蜱未吸血时背腹扁平,吸血时头部钻入皮肤,吸血时间可达数天甚至十几天。雌性硬蜱饱血后体重可增加至50~倍。螯肢长杆状,外围螯肢鞘,其末端具齿状的定趾和动趾,用于切割宿主皮肤。
蜱不仅吸血损害皮肤,还是莱姆病、森林脑炎、Q热、野兔热、鼠疫、布氏杆菌病及蜱媒出血热、蜱媒斑疹伤寒、非洲蜱咬热等疾病传播媒介。国内有多地蜱虫叮咬致死的报道。
怎样预防蜱虫叮咬?“莱姆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蜱可传播“莱姆病”不甚了解。天气转暖,野外出游过程中,为防止蜱的侵袭,除了要做好个体防护,还要做到以下四点:
1、在进入森林、灌木丛或草地中活动时,要穿上色彩鲜明的长袖、长裤,入林先紧腰,袖口裤管需扎紧,颈领加围巾,尽量穿高帮鞋。
2、在森林、灌木丛中宜快步行走而不作停留或尽量减少停留,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
3、在林区或山区游玩了2~4小时后,要进行全面检查衣服和体表,发现有蜱应及时去掉。蜱叮咬机体的时间越长,传播病原体的可能性就越大,叮吸时间若短于24小时则难以传播感染。因此,及时发现叮吸人血的蜱并尽早拔除,是预防和减少莱姆病发生的最重要的措施。
4、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因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所以不要直接用手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医院用麻醉后取下。自行取下(包括用镊子)会刺激蜱大量吐唾液,导致病毒量在体内剧增。强行拔除,蜱虫口器会折断在体内。
小贴士:春夏季节小心三种虫!①蜱虫:被叮咬可能引发皮炎、肌肉麻痹,还会传播多种疾病;
②恙虫:喜欢叮咬人发际、颈项、腋下等,引起恙螨皮炎;
③毒隐翅虫:其体液沾染人皮肤,可能导致皮炎。
防范:避免在草丛中坐卧休息;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袖口上喷驱避剂。
沃德皮肤科咨询和预约-
白癜风治疗方案北京中科医院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