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间悄然兴起修家谱热
2016-4-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我市民间悄然兴起“修家谱热”
本报讯徐军国报导:“国有史,以民族兴盛为荣;族有谱,以流芳百世为证。”连日来,在采访时发现,修谱、续谱之风在我市悄悄兴起。五一前夕,我市几位退休干部从安徽返回随州,他们此行是寻觅曾从随州移民到安徽的刘姓人。从2009年开始,我市刘姓人开始萌生编撰《刘氏族谱》,并付诸行动中。今年1月16日,由湖北省谢氏宗亲联谊会带领的武汉、黄石、孝感等6个地市的56名谢氏代表集聚随州,到炎帝神农纪念馆共祭始祖炎帝神农。“之前不修族谱还不知道,现在一修就知道,自己还是出自名门以后哩!”说起修族谱之事,城区居民小包是一脸地满足。了解到,时下寻根问祖、合族立谱就像人们热议房价一样,成了我市民间一个流行的话题。前日,在随州市档案馆,翻开《湖北省包家墩现光山莲花包氏族谱》,581页的书内包括人物、叙言、世系图类、附件等4大类型,在叙言中讲到包姓的起源与发展。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有周氏、杨氏、林氏、毛氏等8多个姓氏将新修的家谱、族谱,主动送到该馆馆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藏。而近些年来到该馆咨询修家谱的达20余人。民间的修家谱热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据档案馆专家称,悄然兴起的修家谱热反应我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们怀旧意识的与日俱增。修家谱,从小处来讲,是一种传统宗族观念的体现,旨在感念先恩、鼓励子孙增强感;从大处上讲,修家谱不但浸润了深厚的地方文史观,更加后人展现了一定的地方社会历史风貌,留下了地方特色文化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发展的轨迹,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