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第7期
2017-6-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年第7期报道专题为“梅毒螺旋体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上,医院饶明俐教授的大会报告《警惕神经梅毒再次蔓延》,引起了全国神经科同道的警醒,编辑部以此为机组织重点号,特邀请饶明俐教授撰写述评《警惕极易误诊漏诊的神经梅毒》,邀请首都医科医院王佳伟教授作为专题组稿专家,精心组稿约稿。
在“梅毒螺旋体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专题中,王佳伟教授概述了以眼肌麻痹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脑干脑炎;并邀请医院崔俐教授对神经梅毒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进行剖析;首都医科医院彭滢医师系统阐述了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状况;医院郭守刚教授就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进行了详细分析;医院邱峰教授对脊髓痨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首都医科医院李琳医师报告了12例梅毒性视神经炎患者。
此外,本期还刊登了应用神经解剖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临床病理(例)讨论、临床医学图像等栏目的精彩文章,以飨读者。
1警惕极易误诊漏诊的神经梅毒饶明俐,黄朔,付希英,长春,医院神经内科[付希英(医院内分泌科,邮政编码:)]
大约公元年(年前)梅毒传入我国,当时称“杨梅疮”或“广疮”。我国最早有关梅毒的专著是明代韩懋编著的《杨梅疮论治方》,最早有关神经梅毒的论著则见于程玉麐教授于年编著、因抗日战争推迟于年出版的我国首部《神经病学》专著中。新中国成立前,列强入侵、国弱民穷,鸦片和娼妓泛滥,梅毒十分猖獗;新中国成立后,立即严禁吸毒、封闭妓院,积极对梅毒患者进行治疗,并组织医疗队深入梅毒重患区进行驱梅治疗,加之当时青霉素已经问世,对抗梅毒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年,我国向全世界宣布已基本消灭性传播疾病。此后,全国各医学院校的课程中略去神经梅毒相关内容,临床常规检测项目中也去除梅毒相关检查。然而,近二三十年来,临床常发现梅毒病例,且有升高趋势,截至年,我国已有梅毒患者超过41万例。国外由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亦称艾滋病)发病率升高,梅毒及艾滋病伴发梅毒发病率均升高。因神经梅毒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无特异性,潜伏期从数年至数十年不等,加之患者常隐瞒冶游史或不洁性生活史,易导致误诊和漏诊(55.60%~80.95%)。为引起全国同道重视神经梅毒的再次蔓延,特书此文以供参考。2从眼肌麻痹到脑干脑炎王佳伟,马秋英,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王佳伟、马秋英),中心实验室(王佳伟)
眼肌麻痹是神经内科常见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眼球活动障碍和瞳孔改变,可发生于大脑皮质、脑干、海绵窦和眶上裂至眶内的任何部位,分为核下周围性、核性、核间性和核上性眼肌麻痹,其中,因核上通路受双侧大脑皮质支配,且大脑皮质支配眼球协同运动,故核上性眼肌麻痹仅表现为协同运动障碍,即凝视麻痹。年,Bickerstaff和Cloake报告3例以眼肌麻痹、共济失调、意识障碍和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旋即引起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重视,随着后续的深入研究,Bickerstaff于年又提出“脑干脑炎(brain-stemencephalitis)”的概念。3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研究进展彭滢,王佳伟,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彭滢、王佳伟),中心实验室(王佳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亦称艾滋病)和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危害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我国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神经梅毒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检索目前国内学者发表的HIV和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文献,总结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策略,以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4神经梅毒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王娜,张馨月,张吴琼,张微观刘,崔俐,长春,医院神经内科
神经梅毒系指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极高,特别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时,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更加复杂。神经梅毒迄今仍无诊断“金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青霉素是治疗神经梅毒的首选药物。本文拟就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神经梅毒的认识。5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分析王宝洁,汪春娟,孙昊,郭守刚,济南,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总结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早期神经梅毒5例,包括4例脑(脊)膜梅毒、1例脑(脊)膜血管梅毒;晚期神经梅毒7例,均为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治疗及预后。结果12例神经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脑脊液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均呈阳性,9例脑脊液RPR试验阳性。5例早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3例白细胞计数增加、4例蛋白定量升高;7例晚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7例白细胞计数增加、7例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细胞学均呈淋巴细胞反应且以小淋巴细胞为主。12例患者分别静脉滴注不同剂量青霉素或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8例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好转、4例未见明显改善。结论神经梅毒发病形式多样,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明确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6脊髓痨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王晓风,边洋,黄鑫,戚晓昆,邱峰,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总结脊髓痨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明确诊断的3例及文献报道的7例脊髓痨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电生理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10例患者分别以行走不稳、腰腹部和双下肢针刺样或闪电样疼痛、四肢麻木(以双下肢显著)首发,临床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双下肢麻木、躯干和四肢针刺样或闪电样疼痛、排尿障碍等,以及双下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Romberg征阳性、深感觉障碍、跟-膝-胫试验欠稳准、浅感觉障碍等。血清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1∶8~;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加、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TPPA试验阳性、RPR试验滴度1∶1~8。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多表现为退行性变。体感诱发电位呈现双侧P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变化。其中6例患者经青霉素治疗后症状均缓解。结论脊髓痨临床表现复杂、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易误诊,明确诊断应综合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电生理学表现,仅少数患者表现出相应的影像学改变,对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7梅毒性视神经炎12例临床分析李琳,王佳伟,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李琳、王佳伟),中心实验室(王佳伟)
目的总结梅毒性视神经炎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回顾分析12例梅毒性视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12例患者(18只眼)均以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呈单眼或双眼先后发病,视力损害程度不尽一致,伴视野缺损、眼底改变;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加、蛋白定量升高;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脑脊液RPR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TPHA试验阳性;视觉诱发电位P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MRI显示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眶内段或视神经全长异常信号;予水剂青霉素静脉滴注和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后视力好转。结论神经梅毒作为视神经炎的病因临床并不常见,应注意与特发性视神经炎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相鉴别,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有助于诊断,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视力恢复至关重要。北京哪能治白癜风不复发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