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面神经炎治疗的心得体会

2018-6-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无法完成。

1、别称:面神经炎、面神经瘫痪、吊线风

2、英文名称:facialparalysis

3、常见病因:中枢性面瘫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炎症等引起;周围性面瘫常由感染性病变、耳源性疾病等所致。

4、常见症状: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等

5、面神经功能评价:定量评价(Hose-Brackman)

Ⅰ级:正常;

Ⅱ级:轻度功能障碍,仔细检查可见轻度无力,可能有轻度连带运动;

Ⅲ级:中度功能障碍,两侧明显差别,但不是毁容性差异,连带运动、挛缩或一侧面肌抽搐明显,但不严重;

Ⅳ级:中重度功能障碍,明显无力或毁容性不对称;

Ⅴ级:严重功能障碍,仔细检查可见轻微运动;

Ⅵ级:完全麻痹,无运动。

6、鉴别: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核上性损伤,眼裂以下单侧支配,口角歪斜,额纹不消失;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核下性损伤,眼裂以上双侧支配,口眼歪斜,额纹消失。

了解面神经

1、面神经的走行

(1)面神经是人体穿过骨管中最长的颅神经,内含有运动,副交感与感觉性纤维的混合神经。

(2)运动纤维:脑桥下面神经核,部分来自对侧大脑运动皮层椎体束纤维。

(3)副交感及感觉部分组成中间神经。

2、面神经的分段:面神经出脑桥后全长可分6段

(1)小脑脑桥角段

面神经离开脑桥后,跨过桥小脑角会同位听神经抵达内耳门。

(2)内耳道段

(3)迷路段

于内耳道底的前上方进入面神经管,向外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膝神经节约2.25-3mm长。

(4)鼓室段(水平段)

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管,在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鼓室段和椎体段)。

(5)乳突段(垂直段)

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下达茎乳孔。

(6)颞骨外段

在茎乳孔之外侧向外,前走形进入腮腺;主干在腮腺内分上下两支,二者弧形绕过腮腺岬部后又分5支,最后分布于面部表情肌群。

3、面神经分8段

也有面神经分8段(运动神经核上段、运动神经核段、小脑脑桥角段、内耳道段、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颞骨段),穿越骨管最长的脑神经,内含运动、感觉、副交感纤维。

病因

引起面神经炎的病因有很多种,临床上根据损害发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神经炎两种。

中枢性面神经炎病变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通常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炎症等引起。

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常见病因为:

1、感染性疾病,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毒被激活引起;

2、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等;

3、自身免疫反应;

4、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质;

5、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等;

6、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临床表现

1、多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和唇沟平坦,口角下垂;

2、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垂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

3、病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4、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5、进食时,食物残渣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流出;

6、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7、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绝大多数为一侧性,且右侧多见,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活,口角歪斜;

8、外伤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炎可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面瘫两种。依据伤后面瘫发生的迟早程度,电兴奋和肌电图检查,可评估面神经损伤的程度和判断预后。

检查

1、静止检查

(1)茎乳突:检查茎乳突是否疼痛或一侧颞部、面部是否疼痛;

(2)额部:检查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

(3)眼:检查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大或变小,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干涩、酸、胀等症状。

(4)耳:检查是否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或过敏;

(5)面颊:检查鼻唇沟是否变浅,消失或加深,面颊部是否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觉发麻、僵硬或萎缩;

(6)口:检查口角是否对称、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肿胀,人中是否偏斜。

(7)舌:检查味觉是否受累;

2、运动检查

(1)抬眉运动:检查额枕肌运动功能,重度患者额部平坦,皱纹一般消失或明显变浅,眉目外侧明显下垂;

(2)皱眉:检查皱眉肌是否运动,两侧眉运动幅度是否一致;

(3)闭眼:闭眼时应注意患侧能否闭严及闭合的程度;

(4)耸鼻:观察压鼻肌是否有皱纹,两侧上唇运动幅度是否相同;

(5)示齿: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运动幅度,口裂是否变形,上下牙齿暴露的数目及高度;

(6)努嘴:注意观察口角两侧至人中的距离是否相同,努嘴的情况;

(7)鼓腮:主要检查口轮匝肌的功能。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治疗原则: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消退,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

(2)针灸治疗

治则: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泄。

取穴:阳白、颊车、地仓、翳风、合谷、攒竹、大迎、瞳子髎、巨髎

方义:以面颊局部和足阳阴经腧穴为主。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合谷为循经远端选穴‘面口合谷收’,与近部腧穴翳风相配,祛风通络;

(3)电针疗法

取太阳、阳白、地仓、颊车,接通电针仪,以断续波刺激10-20分钟,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

(4)蜡疗热敷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部水肿,缓解神经受压;

(5)经络导平

它是将超高电压、超低频率的单向大功率脉冲电直接作用于人体经穴,通过选用多种不同的平衡疗法,疏通激导平衡病理经络,从而治愈疑难病症;取穴:患侧地仓(—)翳风(—),双风池(+)双合谷(+)双曲池(+);

(6)按摩,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

(7)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预防结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药水、眼药膏等。

2、手术治疗

在保守治疗3个月后面神经麻痹仍未恢复,测定面神经传导速度及面肌肌电图检查均无反应,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护理

1、眼部护理

急性期减少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眼罩盖住患眼或涂抹眼药膏,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尽量减少用眼;

2、饮食护理

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避免坚硬的食物,尽量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注意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康复护理

可对患侧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面肌开始恢复时,需做面肌的肌力训练,以训练表情肌为主,做睁眼、皱额、吸允翘嘴唇,开口笑、提嘴角、吹口哨、撅嘴唇、拉下颌等动作,每次约20分钟,每日1次,直至康复。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佳治疗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jc/10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