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血糖糖尿病患者的居家
2024/8/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原创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
健康生活,健康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居家康复
作者:崔珂萌
指导老师:李庆雯
单位: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硕士研究生
主审:潘钰
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委
医院康复科主任
01
糖尿病知多少
糖尿病:血糖是维持人体组织器官正常运转的重要能量来源,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受到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人体血糖调节能力可能会受到损害,导致血糖过高。这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严重危害机体健康的一类疾病,称为糖尿病。临床最为常见的类型是2型糖尿病,表现为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
02
糖尿病的症状
1.任意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
2.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三多一少)
3.疲乏无力、肥胖
4.长期高血糖可能出现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
※糖尿病患者除了按时服药外,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疾病预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03
糖尿病患者居家健身运动
Part.01上肢运动
双手持壶铃等重物自然放于身体两侧,缓慢做肩外展动作直至双手举于头顶。
Part.02下肢抗阻运动
仰卧位,下肢伸直,弹力带位于小腿处,
一侧下肢不动,另一侧下肢保持膝关节伸直,
抵抗弹力带阻力缓慢做髋关节屈曲动作。
Part.03核心肌群训练
仰卧位,双手置于腰后,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髋屈膝。做躯干前驱动作,尽量使头部靠近膝盖。
Part.04踝泵训练
仰卧位,下肢伸直,弹力带位于足底,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拉紧弹力带,足部抵抗阻力,缓慢做踝关节跖屈动作(下压脚背)。
“
踝泵训练可以促进末梢循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04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1.运动方式: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采取步行、慢跑、游泳、八段锦、太极拳等,根据自己情况加以选择。若没有特殊禁忌,建议联合抗阻运动。
2.运动强度:根据患者年龄、一般情况,计算最大心率(-年龄),最大心率的70%作为运动中靶心率。合适的运动量为运动时略感气喘但不影响对话,运动后轻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短暂的疲乏休息后即可消失。
3.运动频率及时间:5次/周,每次40min,包含各5min的热身和放松活动。尽量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患者不要在胰岛素或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易导致低血糖。
05
运动中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糖尿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且有基础性疾病,不适合对抗性强的运动,适宜选择跑步、太极、水中运动等较温和的项目。
2.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在清晨锻炼,容易诱发低血糖甚至血糖昏迷。应选择在晚上进食1-2小时后再进行运动。
3.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外出运动时携带糖果或饼干,感到头晕、心慌、大汗淋漓、极度饥饿时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糖分。
4.选择合适的运动鞋:部分糖尿病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变,要选择大小合适、较软的运动鞋,运动结束后要仔细检查脚部是否受伤或破损。
06
“五驾马车”治疗糖尿病
1.糖尿病教育
做好健康宣教,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糖尿病,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2.运动治疗
运动干预在糖尿病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要养成运动习惯,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量力而为。
3.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基础,饮食治疗有以下原则:少食多餐,控制总量,固定热量,品种丰富,合理搭配。
4.血糖监测
口服降糖药患者每月监测3-4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治疗患者需每日监测空腹、三餐后2h、睡前1h血糖
5.药物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干预、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时也可根据医嘱使用胰岛素。降糖药品种很多,只要坚持治疗,大多数患者血糖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编辑:朱佳晔、贾静、杨晓颜
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为全国获得年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联合表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的为数不多的学会组织之一,长期致力于打造“科普之翼”,凝聚以科普工作委员会为主干力量以及70多个分支机构康复同仁的共同努力,建立全国50余个科普示范基地,开展康复科普推广、学术培训与科技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及时、全方位的向全生命周期人群传播康复科技成果及健康知识,指引大众了解更多科学的防病治病知识,正确的认识疾病、了解康复、理解健康,努力融合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发展,借助多样化媒体平台,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具有康复特色的现代化康复科普工作体系,形成符合创新型国家水平的康复科普工作新格局。
本平台所有科普作品仅供学习交流,作品版权归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所有,请勿随意转载!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