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的介绍与治疗

2016-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面神经炎的介绍与治疗

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或“面瘫”,病因尚不明,系指茎乳突孔以上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中医称之为“口眼歪斜”。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外邪侵入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相互作用所致。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面神经炎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这与面神经管是一狭长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关,当岩骨发育异常,面神经管可能更为狭窄,这可能是面神经炎发病的内在因素。面神经炎发病的外在原因尚未明了。有人根据其早期病理变化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及轴空有不同程度的变性,推测可能因面部受冷风吹袭,面神经的营养微血管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所致。也有的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但一直未分离出病毒。近年来也有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反应。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HuntSyndrome)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使膝状神经节及面神经发生炎症所致。

  二临床表现

  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发病与季节无关,通常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可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有的患者病前1-3天患侧外耳道耳后乳突区疼痛,常于清晨洗漱时发现或被他人发现口角歪斜。检查可见同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因眼轮匝肌瘫痪,眼裂增大,作闭眼动作时,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而眼球则向外上方转动并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下眼睑外翻,泪液不易流入鼻泪管而溢出眼外。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被牵向健侧。不能作噘嘴和吹口哨动作,鼓腮病侧口角漏气,进食及漱口时汤水从病侧口角漏出。由于颊肌瘫痪,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蹬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时,因蹬骨肌瘫痪,同时还可出现同侧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受累时除面瘫、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外,还有同侧唾液、泪腺分泌障碍,耳内及耳后疼痛,外耳道及耳廓部位带状疱疹,称为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Huntsyndrome)。

  三诊断要点

  1急性起病,几小时或1-2天达高峰。

  2病侧面肌上下部瘫痪,表现表情肌丧失、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偏向健侧。病侧不能蹙额、额皱眉、闭眼、露齿、吹哨、鼓腮等动作。病侧直接、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

  3病变进展出现以下症状:

  3.1病变扩展至茎乳头孔上方的鼓索神经出现舌前2/3味觉丧失。

  3.2蹬骨神经受累,除味觉丧失外尚有听觉过敏。

  3.3累及膝状神经节,在面瘫、味觉丧失、听觉过敏的基础上出现耳后疼痛、耳廓或鼓膜疱疹,称为Hunt氏综合症.

四针灸治疗

那针灸治疗在什么时候介入较好呢?

有观点认为本病在初始的急性期内不宜针灸,认为早期针刺刺激患侧会加重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的水肿、缺血,从而加重病情,因此不主张针灸的早期介入,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国内相关资料报道,以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效关系为目的的临床对照试验证实,在发病2周内开始针刺治疗者痊愈率为77.2%,在2~4周开始治疗者痊愈率为51.8%,病程在1个月以上才开始治疗者半年内的痊愈率仅为4.5%,3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早期恰当的治疗是本病快速完全恢复的关键。再者,面瘫急性期间针灸治疗并不针刺患侧,一般选择健侧面部穴位及远端穴位,这也就是中医理论中的: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因此早期针灸有百利而无一弊。在针灸期间配合运用牵正散加减之类中药-祛风止痉,以及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索Bl2注射液),TDP频谱仪照射,可祛风散邪,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迅速消除水肿,降低神经损害,使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缩短,加速痊愈,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另外,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忌食生冷辛辣之物,注意休息,调畅情志,还应注意避免面部吹风受凉,寒冷天气外出应戴口罩、围巾。患者每天用热毛巾敷捂患处,轻轻按摩面部,并且常作些面部肌肉运动,如闭眼、收缩口角等,这些动作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恢复面神经功能。

  五功能锻炼

  进行面肌的自主运动或被动运动锻炼,促进面肌功能的恢复。在肌电图确定有神经变性反应或肌肉失神经支配后,应早期开始运动治疗及自我按摩,可把方法教给患者,让患者对着镜子自行锻炼。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

  面肌训练的原则:肌力2级以下时可用手指帮助做被动运动,肌力3级以上时做主动运动,同时进行速度、灵敏度、协调性的训练。

  训练方法

  ①额肌:抬眉,做吃惊样的动作,蹙额;中指与眉平行放在眉毛上,让患者抬眉的同时上举患侧眉毛,另一手的手指压在健侧眉毛上,限制健侧肌肉运动。

  ②皱眉肌:皱眉,两眉向中间集中,中指放在患侧眉毛内端向中间推,另一手的手指限制健侧运动。

  ③眼轮匝肌:用力闭眼,将中指压在眉毛上(眉弓上),轻轻向下方推,眼睑闭合,注意勿使中指压到眼球,用另一手抑制健侧闭眼动作。

  ④鼻根肌、鼻肌(翼部、横部)、鼻中隔下降肌;前者可令患者皱鼻根部来完成;后者可令患者张大鼻孔、伸长鼻下部位来完成。

  ⑤提上唇肌:让患者提上唇,并向前突出,治疗者将指放在上唇上,把唇向鼻孔处提起;将食指中指放在上唇缘处轻轻上提,健侧上唇要用手指抵住,限制其活动。

  ⑥提口角肌:让患者示齿,引口角向上后方;治疗者手指可向上方牵拉口角,以助麻痹侧口角上提。

  ⑦笑肌、颧骨肌:让患者像笑时那样引口角向外上方,可将食指稍放入患侧口腔内或放在口角上,向外牵拉;注意限制健侧运动,可给健侧口角一些阻力来完成。

  ⑧颊肌:闭嘴引口角向后,指尖可放在口角上向后牵拉口角,注意限制健侧口角的运动。

  ⑨口轮匝肌、颏肌:让患者将上下唇噘起,用手指由上或下唇的下外方向中央推挤口唇,在健侧面上下唇施加压力,限制健侧运动。

  六注意事项

  1激素治疗必须在急性期进行,一般7天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以防“反跳现象”。

  2急性期一般不采用强刺激疗法。

  3面肌功能锻炼尽可能及早进行。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yf/1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