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对糖尿病的影响
2016-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国人喝酒是一种文化,酒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但是对于有代谢疾病的糖尿病人来说,糖尿病人可以喝酒吗?糖尿病人喝酒对身体好不好呢?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了解下。
1.酒精可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增多,这是由于每克酒精产热7千卡,病人可能因喝酒而减少饮食,但酒精的吸收和代谢较快,不能较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而且酒精本身也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2.饮酒往往会打乱糖尿病患者的正常饮食(过饱或饥饿)和用药,从而导致血糖波动和失控。例如,有的患者在饮酒同时吃进许多食物,由于酒精本身含有较高的热量,这势必造成总热量摄入过多,致使血糖升高,不利于饮食控制。
3.长期饮酒会引起营养缺乏,并对肝脏不利。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出现低血糖。用磺脲类降糖的患者,饮酒可引起心慌、气短、面颊发红等症状。糖尿病患者过量饮酒,可造成酒精性酮症酸中毒,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4.对于肥胖的糖尿病病人,饮酒会增加体重,1瓶啤酒含热量约为千卡,喝多了会引起啤酒肚,也就是腹部型肥胖,这对病人是十分不利的。5.喝酒损害糖尿病人胰腺,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酒精会刺激胰腺,使其分泌的消化酶和胰腺液成分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胰内蛋白质过分浓缩,使蛋白质不断堆积,形成栓子,堵塞胰腺导管,造成钙质淤积,成为胰腺结石。
6.喝酒会加重肝脏负担,肝脏是酒精的解毒脏器。肝功能正常者,肝脏解毒能力强,能把大部分有毒物质加以转化后排出体外。糖尿病患者的肝脏解毒功能差,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还可发生高脂血症和代谢紊乱,尤其是血糖控制欠佳,合并肝胆疾病者,或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严禁饮酒。
7.引起胃炎,酒精对胃黏膜是种刺激,会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发生炎症。若长期空腹饮烈性酒,还会引起萎缩性胃炎,影响营养吸收,发生贫血和周围神经炎等疾病。
当然,糖尿病患者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喝酒。与普通人不同,糖尿病患者如果实在推脱不了,在血糖控制良好,无急、慢性并发症,肝、肾功能正常,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限量饮酒。所谓限量,每次饮酒量以1个酒精单位(含千焦的热量)为限,大约相当于啤酒(含4%酒精)毫升,或葡萄酒(约含10%酒精)毫升,或30度白酒50毫升。每周饮酒不宜超过两次。切忌大量饮酒。避免空腹饮酒,饮酒前后最好测一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血糖波动。
专家介绍姚沛雨开封市名中医、医院副院长、医院糖尿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肾病及其内科疾病。
坐诊地点:B区二楼诊室
坐诊时间:周一、三、五、日上午
联系
鍖椾含涓尰娌荤櫧鐧滈鍖婚櫌鐧界櫆椋庝笓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