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发育
2016-12-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添添开心,宝宝的健康呵护
神经系统分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神经系统从简单的组织发育成极其复杂的网络结构功能,是以高度有序的时间顺序贵穿于胎儿期、幼儿期、儿童少年期。
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极为迅速,妊娠第8周起胎儿脑细胞开始增殖,妊娠中晚期胎儿脑细胞增殖达到最高峰,至生时大脑有近~亿个神经细胞,皮层脑细胞数目与成人基本相同。新生儿脑重占体重12~15%(而成人仅占2.5%),神经胶质细胞的增值与分化神经细胞晚,在幼儿期才达到高峰。突触的形成开始于妊娠中期(胎儿期4个月),妊娠晚期出现突触小泡盒神经递质,可执行兴奋和抑制功能。
出生时新生儿大脑外观与成人相似,有主要的沟和回,但大脑皮质较浅较薄、分化不会、发育还不完善。
幼儿期(出生后至满3周岁)脑神经细胞的胞体体积增大、突起(树突和轴突)的增加和加长、脑神经细胞的分化达到最高潮,脑内DHA的合成再次出现高峰。3岁时脑发育已完成60%。小脑在幼儿期发育也最迅速、至3岁幼儿的小脑已基本发育成熟、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准确性,至3周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已基本完成。
学龄前期(4周岁至6周岁);脑神经纤维完成髓鞘化,一个神经细胞最终与5万个脑细胞相连接,神经系统突触密度为成人的%。这时活跃(使用频率高)的脑传导通道加强,未使用的被淘汰。大脑的成长至6岁已完成80%。
学龄期(6周岁至12周岁):大脑皮层网络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发育(大脑皮层灰质在12岁达到最厚),并完成突触结构成熟的过程。
少年期(13周岁至18周岁);大脑皮层网络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健全、复杂化完善(大脑皮层灰质以每年0.7%的速度缓慢减少,神经传导速度加快)。
新生儿的脑重为g;到6个月时脑重增加到约为g-g;2岁时脑重约为g-g;5岁时脑重达g;12岁时接近成人脑重约0g。
脊髓起源于神经管下段,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成熟,3岁时结构已接近成人。脊髓的发育与运动功能进展平行,并随年龄而增重加长,出生时重量为2~6g,成人时可增至4~5倍。脊髓的髓鞘(自上向下)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约5岁时脊髓完成鞘化。
神经髓鞘的形成是神经纤维成熟的重要标志,早期髓鞘始于胎儿期5—6个月,视和听神经髓鞘在出生后1~3个月形成;椎体束至出生后2岁完成,大脑皮质的神经髓鞘化则开始较晚(出生后),其神经传导通路至10岁左右才完成髓鞘化。故幼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当外界刺激引起的冲动经神传入大脑,不仅传导慢,同时因无髓鞘的隔离而易于泛化,在大脑皮层内不能形成明显的兴奋灶,这是小儿对外来刺激反应常较慢且易灶化的原因。
小儿智能发育的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组织结构发育和网络功能复杂化完善的程度。
另外,小儿大脑富有蛋白质,而类脂质、磷脂和脑苷脂较少,仅占大脑组织的33%,而成人为66.5%。生长时的脑组织耗氧较大,小儿脑耗氧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50%,而成人为20%。故长期营养缺乏可引起脑的发育滞后。
所以研究发现:脑分化成各种信息处理系统的敏感时期是早期发展的关键期。同时研究发现:大脑中各种信息处理系统,如视觉的、听觉的、语言的、运动的等,它们的结构特征以及功能上的复杂程度,与胎儿和婴幼儿的周围环境很有关系。大脑的微观结构,是从胎儿一直到小儿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可以看出:健全的、良好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的结构和整个机能的发育。而智能差异本质上就是脑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差异,这种差异是与营养、环境和培养的差异无法分开的。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