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2017-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患者问

我今年63岁,患糖尿病16年,诊断有视网膜病变、肾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同时伴肥胖。年开始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目前,最难解决的是下肢疼痛、脚发凉发麻,走不了路,只能走一段停下来歇一歇才能继续走,同时还有手指麻木,大鱼际肌肉萎缩。有时半夜会疼醒,手拿东西无力。曾用过丹参注射液、弥可保,效果不太明显。曾做过颈椎核磁共振,显示:颈椎序列整齐,生理性曲度存在,脊髓及神经根未见受压,双侧椎动脉未见异常,肌电图检查呈神经性损害。请专家告知我该如何治疗。

王执礼

临床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一般以四肢远端为主,下肢较上肢重。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可分别呈现灼痛、刺痛、刀割样,呈麻木、蚁行、踏海绵垫、手套、触电等异常感觉。有的病人下肢远端呈烧灼性疼痛,夜间难忍,严重时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如下:

1

感觉减退

四肢有麻木感、对冷热不敏感、痛觉迟钝等;

2

感觉紊乱

蚁走感,烧灼感、踩棉花感、手脚发冷或发热、刺痛等;

3

自发性疼痛

气温的改变、湿度的高低、衣服的厚薄,这些变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可引起自发性疼痛,夜间比白天重,有时疼痛剧烈;

4

运动神经功能受损

肌力减退、肌萎缩或瘫痪;单一颅神经病变:睑下垂、复视等。

如何防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首先,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若早期能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控制在6.5%以下,5年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率降低69%。将影响神经细胞代谢的其他危险因素排除也很重要,若长期能将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保持血压和血脂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也有利于延缓、阻断和避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

其次,在治疗上要采取能充分体现个体化的综合性保护胰岛细胞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避免高血糖毒性及脂毒性对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经的损害。予以扩张血管的药物改善全身组织及胰岛的微循环,增强机体组织胰岛素受体的生物活性,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足量的高质量的内源性胰岛素,并使糖尿病患者受损伤的胰岛B细胞有可能得到修复。

其三,针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同时应用增强、促进和保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药物,修复受高糖毒性损害的神经细胞,增强机体神经细胞的生理的功能。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科学指导下,在药物种类的选择、治疗时间和药物剂量上采取适合患者本人病情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病例

贾先生,男,61岁,患者有10年糖尿病史,行糖尿病系统检查,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6.9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42mmol/L,除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并发症外,还发现足末端皮肤温度降低,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提示周围神经病变。根据此患者具体病情,制定符合其本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采取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改善胰岛及全身组织的微循环;修复其已受损伤的神经细胞等。3周左右,平均血糖控制在5.7mmol/L,血压控制在/70mmHg,下肢麻木、疼痛明显好转,已能自己步行走1公里以上,且无下肢不适。粮









































治白癜风重庆哪家医院好
女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yf/5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